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CCS)能根据行车阻力的变化自动增减节气门开度,驾驶员减少油门踏板踩踏次数就可以保证汽车以设定车速行驶,进而改善汽车的燃料经济性和发动机的排放性能。介绍马自达6轿车巡航控制系统工作模式检测、故障码读取和故障码检测方法,通过该种故障码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排除故障,提高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汽车巡航控制系统能自动控制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可降低驾驶员的疲劳、节省燃油、提高行驶安全性。它作为一种主动安全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系统介绍了汽车四种巡航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3.
信号交叉口的车速控制不当会降低车辆的燃油经济性甚至引起追尾碰撞事故,车路协同环境下的车速引导系统可以有效提高信号交叉口处的通行效率和燃油经济性。现有车速引导研究大多忽略了驾驶员风格的差异性,将导致驾驶员无法准确跟踪引导速度。针对该问题,建立考虑驾驶风格的闭环反馈车速引导模型。首先,分析不同风格驾驶员车辆最大纵向加速度的概率分布;其次,研究闭环反馈车速引导方法,使驾驶员更准确地跟踪引导车速;然后,基于机会约束规划方法优化闭环反馈车速引导模型,使模型更加符合驾驶员的不同风格;最后,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中设计仿真场景,对激进型、适中型和保守型3种闭环反馈车速引导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车速引导模型,本文模型可使不同风格的驾驶员更容易跟踪引导车速,其中,激进型和适中型车速引导模型可以使车辆以更短的时间通过交叉路口,保守型车速引导模型可以提高车辆在绿灯相位通过交叉口的概率。本文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信号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油耗管理决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燃油消耗管理分析系统,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后,提出了车队燃油消耗标准制订的方法和公式,同时提出了驾驶员技术水平和车辆技术状况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5.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最重要的传感器,用于发动机电子燃油喷射、电子点火、自动变速器、巡航系统等控制系统。介绍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的类型、结构原理及其故障检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智能车辆的自适应巡航功能,基于车速跟踪及PID控制理论设计了具有上下两层结构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下层控制器根据上层控制器计算出的期望车速对节气门开度和制动力矩进行协调控制.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前提下简化了算法.多种工况下的仿真实验表明控制器的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驾驶员培训的重要性 在卡车运输中,燃油和安全一直是影响运营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才能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运输安全? 一个驾驶技术优秀的驾驶员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跨度悬索桥竖弯涡振条件下桥上驾驶员的行车视线,首先,基于传统的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理论,引入桥梁涡激力数值模型,自主编制了涡振条件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其次,以有3个半波的涡振振型为例,借助几何作图法推导了桥面发生涡振时车内驾驶员视线盲区的计算公式;最后,基于已建立的涡振条件下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程序和驾驶员视线盲区的计算公式,以一座发生竖弯涡激共振的大跨度悬索桥为工程背景,分析了车型、车速和入桥时刻对车内驾驶员视觉盲区最大高度、盲区总持时和盲区占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盲区最大高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周期约为车辆前进一个涡振半波长度所需要的时间;车速变化不会影响驾驶员盲区的最大高度,但车辆类型不同则驾驶员目高不同,车内驾驶员目高越低,驾驶员前方视觉盲区最大高度也就越高;车重会进一步增加驾驶员前方视觉盲区的最大高度;车辆入桥时刻对驾驶员盲区总持时的影响很小,但驾驶员盲区总持时随着车速的提高而降低;车辆入桥时刻或车速对驾驶员盲区占比的影响小,而车型则对驾驶员盲区占比的影响显著,其中小轿车驾驶员的盲区占比最高(21%左右),大客车驾驶员的盲区占比最小(12%左右...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培训的重要性 在卡车运输中,燃油和安全一直是影响运营成本的两个重要因素。如何才能降低燃油消耗,提高运输安全?一个驾驶技术优秀的驾驶员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0.
期望车速是驾驶员驾车过程中依据道路条件、车流状况、所驾驶车辆性能等因素,经综合考虑后存在于自身心目中并认为可以实现的一种"目标车速",它对行驶车辆的实际行车速度高低产生影响。为了反映车辆运行过程中不同驾驶员运行车速选择的差异,本文提出了基于期望车速的跟驰模型。该模型能够解释不同驾驶员在相同道路条件下选择不同行车速度的原因。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之上,作者讨论了保持交通流稳定性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最后,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当驾驶员的期望车速接近均衡车速时,交通流是稳定的;反之,当驾驶员期望车速与均衡车速差异较大时,交通流的稳定性可能下降。  相似文献   

11.
影响车辆燃油消耗的因素较多,主要有车辆的技术状况、燃油的质量和载客量多少等,但是在车辆技术状况相同的条件下,驾驶员操作方法的不同对燃料的消耗影响较大.正确合理的驾驶操作汽车,可以大大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不同技术水平的驾驶员,在相同条件下行驶相同线路,驾驶同一车辆,油耗可相差20%~40%.车辆驾驶的各个环节都有节约燃料的潜力可挖,现就车辆节油的驾驶技术方面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威伯科(WABCO)作为全球领先的商用车辆电子制动控制、稳定控制、悬架控制和变速控制系统产品供应商,在上海车展上充分展示其针对整车和售后市场的创新产品、技术和服务.主要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和电子稳定控制(ESC)以及驾驶员辅助技术,如自动巡航控制(ACC).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交通》2009,7(6):90-90
北京市发布《关于实施出租汽车租价与油价联动机制的通知》。根据通知规定,当北京市93号汽油价格超过6.5元·L^-1时,将启动出租汽车租价与油价联动机制,即93号汽油价格在6.50(不合)~7.10(含)元·L^-1时,在由政府和企业向出租汽车驾驶员发放临时燃油补贴的基础上,对乘坐距离超过3km(基价公里)的乘客加收l元燃油附加费。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卡车队列动力学异构性所导致的系统弦稳定性、内部稳定性以及队列耦合性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构协同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器设计方法,建立了基于前馈多源信息的异构动力学卡车队列闭环耦合系统;考虑由异构车型所构成的卡车队列存在发动机执行器的饱和态异构问题,建立了发动机饱和性和状态约束条件;在上层协同控制器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非线性下层异构发动机扭矩输出控制模型,用于控制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TruckSim中的真实车辆模型;建立了基于三维燃油特性图的车辆能耗模型,用于计算实时车辆油耗和节能性分析;通过频域分析法,结合已知异构动力学参数量化标定了协同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器的增益,确保系统满足弦稳定条件。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同构动力学控制器,异构协同自适应巡航系统控制器可以确保距离误差在-0.01~0.15 m内,优于同构控制器作用下的-0.3~0.5 m,且当领航车进入匀速行驶状态时,跟随车辆能立刻收敛至相同的行驶状态,收敛性能优于同构协同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卡车队列节油率最大可达8.15%,随着车头时距减小至0.5 s,平均节油率最大可达8.10%。由此可见,多源前馈信息异构控制系统能有效降低车...  相似文献   

15.
汽车电子巡航控制系统,简称CCS,根据其特点一般又称为"巡航行驶装置"、"速度控制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  相似文献   

16.
驾驶汽车遇到红灯或者堵车时,若将发动机熄火,便要再行启动;若让发动机继续运转,便会白白浪费燃油。这个临时停车耗油与增加驾驶员麻烦的问题,有望通过“Start(起步)-Stop(停车)系统”这项新技术得以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7.
奥迪A6轿车装备了具有电子差速锁系统的制动防抱死系统(ABS+EDS),并配套使用了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ABS在汽车进行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EDS借助电子控制对空转驱动轮进行制动,ASR在加速时通过降低发动机功率防止驱动轮打滑并在各种车速范围内起作用。介绍了奥迪A6轿车ABS/ASR的自诊断功能、安全措施、故障诊断原则及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于检测设备和检测方法在实际检测中存在许多问题,目前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汽车燃油消耗测量很难开展,通过对原理、内容、关键技术和测试准确度评价,对燃油消耗快速测量系统的开发提出一些新构想。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宏观预测方法——以苏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苏州进行的城市交通系统汽车燃油消耗试验,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中影响汽车燃油消耗的诸因素。在对试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交通系统燃油消耗宏观预测模型,提出通过城市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交通工程改善、市民错时上下班、公共交通优先等政策和手段降低汽车油耗,减少能源使用,改善城市环境,形成集约型城市交通体系,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为控制车速,我国在高速公路各路段设置了为数众多的限速设施,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但对车辆的燃油效率和尾气排放却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为量化研究这一影响的程度,在对多条高速公路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某一路段由于限速设施的存在而带来的车辆速度变化,继而运用车辆微观仿真软件TruckSim得到车辆在这一过程中的燃油消耗量;同时应用运行速度预测模型,计算假设限速设施不存在时车辆的行驶速度以及在这一预测车速下车辆通过同一路段的燃油消耗量,通过量化对比发现限速设施的存在成倍增加了燃油的消耗,这对控制尾气排放是极为不利的.最后提出在限速设施铺设前,应基于多种因素综合判断,全面考虑其可能带来的正负效应,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限速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