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0年的发展,我们高兴地看到,到2003年底,我国汽车工业年产量已达到444万辆,在世界排名第四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汽车工业也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笔者认为,当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到了关键的阶段,必须需要解决好三个重要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时代汽车》2005,(5):54-55
反思一,市场换技术的学费交得值不值?在享受引进绐中国汽车工业带来发展的快乐的同时,应该反思的是,20年过去了,市场出让了,但我们学到了什么?这么多的学费交得值不值?形成自主开发能力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最终目标,但今天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3.
最近关于中国汽车出口的消息不绝于耳,并且出口国的范围已从第三世界发展到了汽车工业先进国家。出口品种也已从载货车、微型车、轻型客车发展到了轿车SUV等车型.甚至于我国企业还能在海外设厂.就地生产,似将走上日本,韩国发展汽车工业的道路,对此当然值得高兴。好像昨天还在讲自主开发如何滞后,今天忽然间民族品牌汽车却蜂拥出口了。  相似文献   

4.
前一阵,应上海东方汽车杂志社邀请,要我在中国汽车工业创业50周年到来时刻,写写当年汽车工业开创的情景。我虽算是一汽的第一代工作者,而且在汽车行业工作和服务快50年了,在这重要时刻的即将到来,感慨颇多,就答应下来。但冷静一想,我在一汽工作时,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普通技术干部,对当时工厂的情况了解很片段,能不能写好呢?只能试试。现仅以当年为推进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性重要人物为背景,描述老一辈汽车工业创业者,毕生奋斗的动人情景。我们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今天汽车工业的新一代,已经把中国汽车工业推向更加光明、伟大道路上。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世纪,有关中国汽车工业在加入WTO背景下,如何加快自主开发、培育自主品牌话题,研讨、争论持续不断。在中央领导多次过问批示下,今年“两会”前后达到了高潮。尽管在有的问题上见仁见智.但实现自主发展需要自尊自律社会发展环境,为业内外所共识。曰前媒体两则报道,引发人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华汽摩配》2004,(6):32-34
近几年来,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然而,在迅速发展的同时,汽车工业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从根本上讲,我国只是汽车产销大国而非强国,汽车市场格局还是由跨国巨头主导和操作的,我们自己的发言权着实有限。  相似文献   

7.
王钢 《汽车工业研究》2001,(9):14-18,31
十堰市是我国老汽车工业基地之一。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十堰市地方汽车工业在多元市场的冲击下,效益开始下滑。求生存、求发展已成为十堰市地方汽车工业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根据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和十堰市地方汽车工业发展的实践,就如何解决十堰市地方汽车工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促进老汽车工业基地再铸辉煌,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搞好中国的汽车工业,是每一个中国汽车人的终身奋斗目标和愿望.至于如何把汽车工业搞好,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管怎样,在全国汽车界志士仁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了;中国已经成了世界上的汽车大国,并正在向汽车强国迈进,我们都为此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9.
“第一辆车买,第二辆车学,第三辆车造”,这是韩国汽车工业发展之路。中国汽车工业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时期.已经越过了买车和学车的阶段,正在致力于“造车”。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强调自主开发,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胶着拚杀的态势.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向何处去?是继续走开放竞争的道路,加强同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跨国公司的一部分,还是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扶持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同时,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努力建成一个自成体系、自我满足的完整汽车工业?围绕中国汽车产业新的五年发展规划,业内对这一问题有各自的说法,甚至是激烈的争论。就此,记者采访了我国汽车界知名专家、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兴业。张老强调.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应当走第三条路.即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发展相结合之路。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作为一本见证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媒体,我们有幸记录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点点滴滴,我们经历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跌宕起伏,我们更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而强鼓与呼!  相似文献   

11.
印度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讲.有着值得中国同行们参考评析的价值,从地缘政治与经济区域的互动观点来看,从世界汽车工业的全球化发展潮流来看,印度汽车工业的近几十年来发展历史有着许多令人深思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产销两旺。但同时,尤其是今年.汽车工业发展中的些新问题、新课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部门的探索。汽车产业界、科技界、理论界以及广大热心汽车业发展的人士.差不多都卷进了争论的热浪。这场争论也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这使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应如何发展的争论达到了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3.
华诚 《汽车技术》1994,(10):55-56
汽车是高度综合性的精密机电产品,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把汽车工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来发展,因为它的相关产业广泛,既可与钢铁和石化等为首的材料工业、零部件加工工业和工业机械制造业之间相互联合协作,又可以带动销售、维修服务、加油系统、公路运输等服务行业乃至整个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可以预见,汽车工业也将成为本世纪末和下个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新的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如何?如何使汽车工业成为我国真正的支柱产业?如何积极迎接“复关”的挑战?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一、中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们预计汽车工业将仍会继续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但和前两年高速增长的趋势相比,汽车工业整体运行将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增长态势。具体而言,2004年汽车工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2010年12月16~17日,“2010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国际论坛”在牙克石举行,会上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陈哗总经理作了“被动约束系统发展趋势和新技术”报告,很受启发。  相似文献   

16.
张小虞 《时代汽车》2008,(12):20-22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汽车工业5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引,得益于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得益于各级政府部门的扶持,得益于汽车相关工业的协同配合,依靠全行业员工的创造和奋斗,经历了创建、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改革开放前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改革开放以来的汽车工业从小到大。总体概括是,一个方针指引,就是改革开放,成为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两个驱动轮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汽车工业经过51年的发展,汽车产、销量一下子都上去了,唯独搞自主品牌步履艰难。这个困扰业界多年的问题使我们处于一种尴尬的局面:年产量处于全球“坐四望三”位置的中国汽车业在世界汽车舞台上仍然扮演着“配角”。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长期以来存在着散、乱、差等问题。要想改变 种落后的局面,只有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同时,实现战略思想的根本转变,中国汽车工业才可能踏上健康的发展之路。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大支柱产业,有其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汽车工业的特点及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昭示我们,出口导向珠出路。日本、韩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程证明,国民经济欠发达的汽车生产后发国,将汽车工业作为  相似文献   

19.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29):11-13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51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汽车零部件工业仍是个软肋。探其原因是,我们在一再强调整车制造重要性的同时,却忽视了汽车零部件工业是汽车工业的基础以致造成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一直上不去。因此,我们今天应该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汽车零部件工业国产化的重要性。在这方面,上汽集团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展望——合作与自主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背景与回顾1.认识汽车工业 汽车是唯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产量以百万计,保有量以亿计”的“第一商品”,它的巨大市场潜力,不断产生着使科技进步的不竭动力,它是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