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廓清本体论言谈空间入手,全面梳理了本体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本体论就其原初含义来说,特指西方哲学传统形态,与形而上学同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对其深刻的批判,实现了哲学革命;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城中,本体论又在两个层面加以言说一是作为世界本原学说,二是指称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范畴或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是在认识论意义上谈论所谓世界本原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不在于以某一个核心范畴或理论建构一个体系,而是其革命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法国后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吉尔·德勒兹有着特立独行的个性,一方面,他对马克思的信仰是坚定不移的;另一方面,马克思的思想渗透在其著作中,又具有深刻的隐蔽性。德勒兹坚持哲学的批判使命,倚重马克思的范畴和分析方法,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的话语批判资本主义。但与同时代的后马克思主义者不一样的是,德勒兹不是一味去摧毁,而是批判与建构并行,在透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建构性的生成,从而衍生出一种新的思想。德勒兹与马克思特殊而复杂的关系,为我们彰显马克思的思想活力,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般观点认为,现象学和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分别是“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的源头,并着意强调两之间的差异。但本认为,这两虽有区别,但就分析前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思想脉络而言,它与现象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并代表了现代西方哲学对传统哲学批判的真正革命之处。  相似文献   

4.
重构中国哲学:前景、可能与资源清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目前中国社会广泛流布的哲学主潮大致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中国哲学及西方哲学三大部分。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相互碰撞与激荡之后,三者必然会在一个崭新历史起点上实现有机整合,完成中国思想史上的第三次的思想大融合。在重新整合这三个部分的中国哲学重构过程中,西方现代哲学理性分析、批判创新的气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的方法论总结。传统中国哲学始终与生活世界、人生体验相联系的品格都将成为可充分利用的哲学资源。不可否认,重构中国哲学也将面临着来源于社会基础、主体内容承接、话语转换等方面的困难与挑战。在本质上,中西激荡、内外交汇的最终结果应该是一个由现实实践、社会历史作出选择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5.
无论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中,还是在他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分析(即对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揭示)中,矛盾概念都成为其方法的核心。本文试图论证这种矛盾概念是受其人本哲学观点浸润的,而这种哲学观点亦构成了他整个社会理论的基础。马克思的哲学方法产生于他在1843—1846年间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为表述清晰起见,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考察:第一,关于本质矛盾的思想。这是他在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采用的。与此有关,也体现在他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的教学存在一定的滑坡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一番检讨性的思考,并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课的教学工作者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宣传者,在扭转这一局面中应该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卢卡奇试图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用历史辩证法的原则来克服古典哲学的困难,但他最终还是偏离了马克思并陷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然而,我们并不能由此而简单地否定卢卡奇对德国古典哲学所作的深刻思考,因为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能够"走进德国古典哲学"并"回到马克思"的重要路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阿富汗尼的生平经历和改革主张认为:其振兴伊斯兰的思想不仅仅是简单地遵照《古兰经》和圣训的思想原则,而是整合了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并包括近代发展的科学技术。这种思想理论是构建于充分发挥人类理性和智慧判断的方法论框架中,而绝不是像教条主义那样机械地模仿和照搬。根据时代变化的特征对经训进行重新的诠释是振兴伊斯兰理论的精粹。这样的思想也包括了伊斯兰哲学和科学的内容,认为两者为伊斯兰思想原则注入了新的活力,因此,阿富汗尼的思想不只是对伊斯兰原有文化的借鉴和发扬,而是对传统的一次重建。  相似文献   

10.
人们对于教学过程的认识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由于教育家分析问题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完全不同。自古以来,就有“形式派”和“实质派”的争论。进入现代社会,更出现了种种不同的学说。其中著名的如桑代克、斯金纳的“刺激——反应过程”学说;杜威“以教育对象为中心的活动过程”学说等。这两种学说,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的权利哲学不应理解为其预先规定或设计的逻辑学方法的技术性试验与应用,或三段论逻辑命题的机械构造.相反它是“绝对精神”作为人类自由-权利本质实现自身的政治现象学批判,包括对从法-道德-伦理到家庭-市民社会-国家等不同的自由实现环节或发展阶段的肯定与批判.这正是人类寻求自身自然、道德和理性三种根本自由本性及其权利在法和伦理政治世界中获得全面发展与实现的历史性实践创造,即自由-权利的辩证法,它对当代国家法和伦理政治世界的真理认知及制度安排具有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12.
加里·D·鲍里奇在《有效教学方法》一书中认为,面向学习者的智力水平、人格特征和社会环境等具体因素是判断有效教学的准绳,其具体特征体现为五种关键行为和五种辅助行为的有机统一。为此,需要在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策略以及交错的教学评价。可以说,他提出的面向具体的学习者的有效教学理论决不是可望不可及的,而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造车讲究的是一种哲学,沃尔沃(Volvo)的造车哲学体现在一种蕴涵在汽车骨髓里的独特文化。散发着北欧气质新教教义教育信徒们,要努力工作,有了钱别忘了帮助别人,要懂得与他人分享;讲究社会贡献与国民意识。瑞典就是一个信奉新教的国家,受新教思想的熏  相似文献   

14.
1现代教育观念的产生基础 人的成长与成熟的过程被称为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人在社会化过程中获得知识,并用知识来武装自己,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这种武装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通过教育能使人感知到外界的知识信息,再通过个人的心智和悟性进行消化和吸收,使之转化成个人的知识底蕴,提取这种知识底蕴作用于社会实践,便表现为能力状态.这种知识底蕴和能力状态便是个人素质的一种存在形式.但个人素质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产生的,而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日积月累,长期沉淀后提升的结果.这就要求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学校教育能够给受教育者以全面系统的素质教育,并始终强调创新教育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外作家"文心相通".贾平凹和杰克·伦敦以狼为主题的小说,都以狼为生命力的艺术符号,表达了对强健的人性理想和文明的向往;对人性中的"狼性",尤其是动物本能在特定状态下"迷狂"的艺术解剖,展现出作家对人类文明的疑虑和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注.不同在于, 杰克·伦敦以狼的艺术视角反观人类行为,张扬社会达尔文思想和"超人哲学",也有对人性异化和社会文明的批判,流露出对爱和人道主义的呼唤;<怀念狼>对人性中"狼性"的艺术开掘,隐含了作家对当下人类困境的忧虑和对东方"天人合一"观的怀念,给人以哲理启迪.两位作家关于"狼"的小说艺术,极富哲学意蕴,异曲同工.  相似文献   

16.
政治哲学的本质就是对所有政治活动及其对象化形式之合法性(legitimacy)与正当性(justification)的理性设计和实践模构.超越政治哲学之"门派纷争"狡黠,问 题更在于一种"实践生成论"基础上的政治哲学所探讨的具体问题的厘定.深入开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创新研究,当是走出现行政治哲学的藩篱从而实现其视域转换的必然趋势.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实践创制,说到底就是当代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的建构问题.而其"政府主导性"(非自发性)和"官民双重性"的特质亦决定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建构具有一系列迥异其趣的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哲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反思是哲学思维的基本维度.对于预设和前提的自觉的反思,学习哲学史过程中对于传统问题的不断解释都是反思维度具体的表现方式.马克思的哲学创新-实践的唯物主义,就是立足于对哲学传统的自觉反思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在《巴黎手稿》中,马克思在区分抽象自然与现实自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差异的“人的科学”。循着马克思“人的科学”的思想路向,本文从研究视域与主题、思维方式与把握尺度、功能目的三个层面对哲学与科学作了清晰的划界,为对马克思哲学做出符合其文本原义的诠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的理论内涵及其历史发展看,哲学教育体现为一种反思性教育、知识教育和价值观教育,其目的是确立理性的信仰。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在他博学的思想中,根据研究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对科学进行了分类,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结构图式。他对哲学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确定了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并对《范畴篇》和《形而上学》中集中研究了本体学说,对西方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