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路段限速的目的是在给定的路段上设置一个合理的、安全的限定车速。理解这句话至少要抓住两点:第一是对谁来说是合理的,其次是限速和交通安全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限速制定方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我国道路限速的制定更为合理,借鉴国外相关经验是必不可少的。总结了美国设置限速时考虑的主要因素、限速设置方法及其适用条件。对美国部分城市的州际道路及主干路的限速实施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测速相机等自动执法设备的辅助使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驾驶人对限速的遵守程度。在借鉴美国限速方法及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在制定道路相关限速标准时,应结合国情确定限制速度与运行速度、设计速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限速与安全、执法等之间的关系。然后针对不同的道路类型、等级等特性研究采用不同的限速方案,解决速度区限速取值及不同速度区之间如何平滑过渡衔接等问题,明确了我国限速研究的基础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美国道路建设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成型,到目前为止.相关速度管理研究领域也较全面,取得的一些成果已应用到实际道路管理中.鉴于目前我国的研究现状,有必要借鉴国外的研究经验,开展相关研究,为我国道路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确保隧道交通安全前提下的最佳通行效率作为限速的依据,分析了驾驶人通过隧道的驾驶行为过程,标定了关键的驾驶行为参数。基于Vissim仿真软件,建立了某高速公路隧道及出入口的交通仿真模型,观察不同车流量和车速下,车辆的运行状态。在满足高峰流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优车流量下的车速,并根据高速公路圆曲线半径与超高的设计对应要求,通过交通仿真验证了高速公路隧道限速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目前,由于缺乏合适的数学模型或确定标准,限速值确定成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限速值确定方法的研究,适应当前交通安全管理的需求,对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运行速度的角度出发,结合高速公路车辆运行安全和运输效率等因素;通过分析影响高速公路运行速度的主要约束指标,以限速区间段长度为基础变量,利用迭代法求得最优限速方法;依托永新高速初步设计,对限速方法进行验证.结论 表明:合理的限速方法能提高一条车道通行能力6.85%,降低车辆平均通行时间13.27%,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  相似文献   

7.
结合因子分析的特点,对调研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样本检验结果显示适合因子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及陡坡图上的坡度显示,确定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来作为因子分析的命名指标.对初始的矩阵进行转置,使公因子对各指标的贡献两极分化,确定公因子的命名解释,从而得出限速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可变限速技术通过自动化采集交通流运行数据,并按照控制策略实时调整限速值以适应交通流运行的时空变化特征。目前,该技术已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广泛推广,在我国尚未开展大规模的实践应用。以我国驾驶员的驾驶行为特性为主要考虑因素,通过采集城市快速路驾驶员驾驶行为特性数据,标定参数得到符合我国驾驶员行为特性的智能驾驶员(IDM)模型,构建微观交通仿真环境,研究快速路可变限速技术在我国驾驶行为环境下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可变限速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快速路通行效率,但受驾驶行为特性参数差异性的影响,其改善幅度低于国外驾驶环境的快速路交通流。  相似文献   

9.
安新路系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南境内的首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一部分,在南北交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干线作用。而限速作为规范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保障行车安全的一种主要管理手段,其标准的合理制定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道路运营者的一个难题。从运行速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安新路限速值的合理性,并分析该路段的事故状况,提出一些遏制超速行为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速度控制技术,可为其他类似道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纵断面线形,分析路段通行能力差异性,从小客车驾驶员角度分析、计算能看到前车和前车尾灯时的最小纵坡视距,提出了以控制车流扰动过大和保证减速舒适性为目的的纵坡限速方法,并以此建立了基于驾驶行为和纵坡路段服务水平的纵坡限速分析模型.实例计算表明,通过该模型获得了邵怀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80 km/h路段的最佳限速值为100 km/h,从而对山区高速公路的路段最佳限速值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新路系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南境内的首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主骨架的一部分,在南北交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干线作用.而限速作为规范道路上车辆行驶速度、保障行车安全的一种主要管理手段,其标准的合理制定一直是困扰世界各国道路运营者的一个难题.从运行速度的角度出发,探讨安新路限速值的合理性,并分析该路段的事故状况,提出一些遏制超速行为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速度控制技术,可为其他类似道路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高速公路能够在风雨条件下智能限速,作者采用反传播神经网络(BPNN)技术,设计了一个高速公路风雨天气限速系统。由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根据交通环境,参考实时天气指标,凭经验判断“安全限速”的值,并作为专家样本,供BPNN训练。通过分析“拟合误差”的方法,排除了少量异常的专家样本,从而提高了BPNN的预测精度。实践表明,采用BPNN对高速公路按天气指标智能限速,无需推理数学模型,操作效率高,成本低,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车辆速度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美国国会准许各州把乡村州际公路某些路段的限速从89 km/h提高到105 km/h,1995年国家公路系统取消了最大限速89 km/h的规定,并把制定限速的权力下放给各个州,1996年32个州对不同的公路都提高了限速标准.通过对比限速前后交通流的变化,研究速度和交通事故的关系,美国提出了管理车辆速度的原因和方法,分析了限速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提出了管理车速应该考虑的因素,以及执行限速管理的要点.通过介绍美国管理车辆速度的背景、经验和效果,特别是限速作为速度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我国的车速管理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速度差或者速度离散性是反映交通流运行过程稳定性和协调性的重要指标。为保障路段交通的通行顺畅、减少事故隐患点,需要对路段速度一致性进行合理评价。本文通过提出巢湖市北外环路的限速问题并对其进行路段协调性评价,介绍了基于运行速度协调性评价标准的路段速度协调性评价方式,主要从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限速之间的协调性;不同路段间速度协调性;不同交通方式间的速度协调性三个方面进行,并给出了对于改善速度协调性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超速行驶目前已成为困扰我国交通界的一大难题,且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不仅导致了交通事故数的增加,同时也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通过对重庆市渝宜高速公路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采用超速事故比和超速死亡比两项指标来衡量超速行驶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和事故严重程度,并对其超速状况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提出从合理设置限速、严格执法并加强信息诱导、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入手,提倡系统地、综合地解决超速这一复杂问题,提出超速行驶违法行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事故现场的存在改变了交通流状态,影响车辆的安全行驶,如果事故现场处置不合理,易诱发二次交通事故.根据车辆行驶特征以及驾驶员行为特性,将高速公路事故路段进行区域划分;参考驾驶员的动视力和视野范围,建立基于信息感知的高速公路事故路段限速逻辑模型.在仿真环境下,选取通行能力、最大排队长度、平均速度和速度样本标准偏差等评价参数,比对限速方案和不限速方案,结果表明:在各特征交通流量下,通行能力变化不大,限速方案下平均速度降低,最大排队长度和速度标准差也降低.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国家,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都是一种严重危害道路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各国具有说服力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足以证明,超速行驶是道路交通的第一杀手,其危害远远超过其他交通违法行为。由于超速行驶的严重危害性,世界各国都立法严禁超速行驶,并采用各种手段努力控制超速行驶,对违法处以严厉处罚,以期减少因超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道路限速辅助决策系统,通过对车速和道路、交通、气候等限速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限速要素共同作用时采用的串并行控制关系的分析,并借助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以下功能,即在不同的道路等级条件下,当用户输入限速要素的各种条件及参数时,计算机通过对可选限速要素产生的各个限速值进行平均加权处理,对加权平均下的速度值进行车道宽度修正和有无中央分隔带的修正,最后将其与设计车速进行比较,取小值,并将与该值最接近的整10倍数作为辅助决策限速值。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高速公路出口区域限速方案的效果,研究提出了逐级限速方案(一级限速、二级限速、三级限速),并开展不同交通流情况下的驾驶模拟实验。引入情境意识理论(Situation Awareness, SA)和ACT-R认知理论从驾驶人角度对逐级限速方案进行研究,建立了道路交通驾驶人SA的定量计算模型,通过与情境意识全面评估技术(SAGAT)结果的对比,评估出SA定量计算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在自由流状态下,车辆在分流鼻端的速度分别超过限速13.4 km/h(一级限速)、7.4 km/h(二级限速)、4.0 km/h(三级限速),在不稳定流状态下则超过9.7 km/h(一级限速)、6.2 km/h(二级限速)、1.7 km/h(三级限速);(2)交通量一定时,随着限速次数增加,驾驶人的SA水平提高,事故的可能性下降,其中三级限速方案是考虑驾驶人SA的最佳方案;(3)瞳孔面积和平均扫视频率可作为衡量SA的眼动行为指标,分流鼻端速度可作为衡量SA的操纵绩效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