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科学掌握河南省及其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基于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社会经济因素相关程度构建了平均每起事故死亡人数、致死率、平均1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死亡人数和10万人口死亡率等7个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然后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南省2011年18个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进而凸显河南省地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的显著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道路交通的安全问题,在道路线形速度一致性评价指标定量化的基础上,依据模糊数学原理,使指标的界限模糊化,采用隶属度最大化原则,构建道路线形安全模糊评价等级,将模糊安全评价运用于道路中,证明用模糊隶属度的安全等级指标进行评价能更充分的利用道路交通安全信息.  相似文献   

3.
以道路交通安全常用的五个评价因素即发生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和日均死亡人数,构建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中国2000~2010年的数据对中国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和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选取能够反映交通事故数量及严重程度的客观评价指标,应用最小欧氏距离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层次分析,确定其权重值,建立了一套由定量指标构成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针对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本文结合投影理论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统计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2年起,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增长的势头得到了遏制,并呈现了逐年下降的喜人趋势,但死亡人数仍居于很高水平,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旧非常严峻。因此,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仍然值得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技术是预测、预防交通事故的重要手段,其核心是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预测和决策技术。其中,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何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找出人、车、路、环境等交通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有侧重地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大幅度地减少交通事故损失及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理统计学中的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对佳木斯市近几年的道路安全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构造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能够真实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状况,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征、变化趋势以及事故原因类型,是对现有评价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针对现有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中存在的因素单一、指标量化难等问题,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对比同一城市不同路段(交叉口)安全状况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可用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重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作用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运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行车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为了评价重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选取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作用的评价指标,利用二级综合模糊评价方法对重庆ITS示范工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ITS工程能够极大地改善重庆道路交通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安全体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探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体系,构建基础层、过程层以及阶段层的空间结构系统.基础层包括:交通安全理论和交通安全技术;过程层包括:事故预防、安全保障及事故救援体系;阶段层包括:交通安全规划、设计与管理。针对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及未来,提出了道路交通的事故预防、安全保障和事故救援理论体系及技术体系,使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具备系统性、理论性、标准性及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安全目标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技术在安全管理上的应用,在进行广泛调查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结合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实际,提出了构建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目标控制指标体系,并讨论了该体系的实施和评价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分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并结合专家意见建立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确定多层指标体系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实效性进行综合评价,并利用该模型对上海市某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评价模型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反映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的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李强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7):192-192,194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城市道路的建设也遇到很多不确定因素,施工质量需要得到保障,因此建立施工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十分重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建立必须从系统观点出发,综合考虑交通系统各组成因素及相互关系,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前、发生中、发生后的状态分析,以保证指标体系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210国道陕西省宁陕段具体路况,运用道路安全理论对安全保障工程试验路段进行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针对事故黑点特征,分析了山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的各种影响因素,提出了安全保障工程实施判定指标;结合判定指标和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省级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基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与机动化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构建了8个评价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它们综合为3个主成分变量并评价了我国2006年31个省级区域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将31个省级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分为了3类.结果表明,我国省级区域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差异明显,社会经济发达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高于社会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5.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模糊层次组合交通安全评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交通系统的非线性、随机性、动态性及不确定性的特点,决定了作为道路交通系统行为特征量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复杂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变权的方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将评价者定性分析的结果定量化地组合模型进行交通评价.  相似文献   

16.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相关因素的分析,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道路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可为道路交通安全水平的科学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交通仿真技术已经渗透到交通工程领域的方方面面.鉴于此,根据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相关研究,选用等效最小安全距离和速度标准差的变化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提出了一种基于交通仿真的道路安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公路安全评价中线形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公路线形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综合考虑评价者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评价者群体综合赋权的可拓评价模型。结合实例,对公路的线形安全性能开展了综合评价,为公路线形安全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灰色聚类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深入研究了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确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聚类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对神经网络输入、输出指标属性值的量化方法进行了讨论,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的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最后,介绍了该模型在各省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针对焦作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采用道路安全综合指标K值法,依据事故统计数据确定事故频发路段并排序,对事故频发的时间分布规律和主客观影响因素展开探讨,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对策,研究结论可为提高焦作市道路交通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