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占公路总里程的87.4%,绝大部分道路上没有或缺少配套的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设施,这是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尤其是特大交通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强制减速、被动防护、预告警告等是目前保障农村地区公路交通安全、设置安全设施的基本需求。以“节约投资,最小的投入带来最大限度的安全保障”、“关键的复杂路段、路口基本保证设置”为基本原则,农村地区公路亟需设置的基本安全设施主要应选择减速设施、路侧安全护栏、示警诱导设施、基本的警告和禁令类交通标志、车道划分类交通标线等,遴选这些设施中工程造价最小、技术可行性高的形式,综合应用设置在路侧险要路段、急弯陡坡、过村庄等复杂路段和平交路口等,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村公路行车安全和降低事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安全设施是公路不可缺少的基本设施,它对发挥公路的优势.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同一条公路采用的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原则和设计方案宜保持一致,交通安全设施之间、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主体工程和其他设施之间应互相协调、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分布特点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针对目前中国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多、发生频率高、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突出的特点,通过对以西安市作为典型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研究,提出了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时间分布、空间分布、人群分布等特点,即交通事故时间分布存在“高峰”现象,多发区域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位和主干路上,机动车驾驶员是事故的多发人群,但行人引发的事故死伤严重;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了成因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控制和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马勇 《交通标准化》2011,(21):79-82
分析造成交通事故的原因,针对兵团公路的特点,从交叉口、路线、桥涵、路侧等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四个方面,提出适合兵团公路安全保障工程的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去年以来,邯郸市公路安保工作在河北省公路局和邯郸市交通局的正确领导下,开展以“消除隐患、珍视生命“为主题的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克服资金、技术等遵方面的困难,采用设置各类标志、施划各类警示标线、设置防撞护栏、现浇钢筋混凝土挡墙、排除危岩等措施。使实施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次数和交通事故的伤亡率明显下降,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公路具有行驶速度高,通行能力大等特点,由于高速公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交通事故大为减少,其事故率只有一般公路的1/3~1/4,但是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快,一旦发生事故,其严重性增大,高速公路事故的死亡率是一般公路的两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伤人数较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高速公路起步不久,驾驶员对高速公路不熟悉、不适应,也和高速公路管理水平落后有关。我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迅猛发展时期,高速公路发生重大事故,其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都十分严重,所以,研究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多发,交通安全隐患严重,为了提高山区二级公路交通安全水平,有必要对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成因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基于主元素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以重庆南(岸)涪(陵)二级公路事故多发路段为例进行宏观交通事故成因分析,确定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及影响作用大小,得出山区二级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成因,为有针对性地交通工程设施改善提供依据与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公路作为人流、物流和重要载体,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基础作用不断加强。随着公路交通流量迅猛增长,交通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交通死亡事故越来越频发,我国已进入交通事故高发期。预防和减少公路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安交通科技窗》2007,(5):F0002-F0002
8月29日下午,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坚决遏制特大交通事故电视电话会议,对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的70天决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刘金国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采取超常措施,以超常的工作力度取得超常的效果,坚决遏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沙漠公路交通安全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对沙漠公路交通安全现状、事故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广泛收集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通车以来的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并深入实地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沙漠公路交通事故次数春秋高于冬季,午间、傍晚和夜间相对较高;交通事故自北向南逐渐减少,然而事故的严重程度却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天气现象主要有沙漠高温和风沙天气,人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主体是汽车驾驶员;道路交通环境极易导致超速和违规;公路沿线绿化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沙漠公路上仍然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应急反应机制。  相似文献   

11.
公路设计应考虑的交通安全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公路设计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在视距、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平纵组合、路肩与分隔带、平面交叉、交通安全措施等7个方面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研究了这些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目的是希望道路设计人员能通过公路设计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2.
山区长下坡道路避险车道设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载、超载车辆在长下坡道路上长时间、连续地做强度很大的刹车,会使制动器温度迅速升高,制动性能出现“热衰退”现象,从而出现刹车失灵、失控现象,导致重特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本文根据山区长下坡道路交通事故中车辆和道路的原因,总结和研究了避险车道的技术参数和设置方法,以促进道路安全保障设施的完善,确保道路安全。  相似文献   

13.
钢护栏作为高速公路上的基本安全设施是公路上不可缺少的基本设施,对发挥公路的效能、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欢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2):172-172,175
通过分析道路上交通事故频发原因,分析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与道路交通事故的关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见解,采取整治措施解决二、三级公路交通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省某干线公路31km路段交通安全设施现状为实例,通过收集交通事故资料,根据交通事故损失情况,划分道路交通安全度,并结合交通安全设施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实施质量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该方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安保工程实施质量的现状: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交通事故统计年报中,事故数据趋势分析列出了全国交通事故情况及各地(都道府县,相当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划)的交通事故情况,并有道路种类交通事故情况趋势、汽车乘车(包括驾驶)各年龄死伤趋势、摩托车乘车(包括驾驶)各年龄死伤趋势、助动车驾驶死伤各年龄趋势、自行车和行人各年龄死伤趋势等共12项数据趋势。同时,对交通各关系指标或数据进行了趋势分析,如对汽车保有量、驾驶员人数、违章处理件数、信号机台数进行了趋势分析。这些数据的趋势分析,影响了日本政府制订的交通安全规划目标,  相似文献   

17.
唐柳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1):153-156
交通安全正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事故黑点改造上,事故预防往往也只是停留在一些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设施的设计。通过分析道路平纵横线形指标与交通事故关系,研究了如何运用主动安全理念选取线形设计指标,进行线形设计,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低等级公路还是高等级公路,道路因素对汽车安全行驶的保障作用尤为突出,公路不同线性的衔接与组合方式,对于行车安全具有重要的潜在影响。统计数据表明我国70%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在山区  相似文献   

19.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交通安全则是交通运输正常运转和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不仅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人员伤亡,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数多达5000万,平均每天有3000多人死于交通事故,预计到2020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将成为全球第三大人员死亡和受伤原因,每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伤害的损失估计为5800亿美元。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持续发展阶段,道路建设和汽车工业高速发展,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2006年全国交通事故死亡89455人,受伤431139人;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1671起,造成6611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交通事故326起,造成2244人死亡,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38起,造成558人死亡。我国交通事故多发的严峻形势,严重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从人、车、路、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对道路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公路设计理念,完善道路安全设施,增强车辆的安全性能,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道路交通立法、加大交通执法力度,加大科技投入等对策,达到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数、减轻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