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是一种事故灾害类的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时间紧迫性、不确定性四个特点,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道路交通畅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和驾驶人数量迅猛增长,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深层次因素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导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仍处于高发、易发态势,特别是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构建道路交通事故预警机制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和道路交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进入道路交通事故的高发期,道路交通事故成为危害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交通事故多发,尤其是重特大事故的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社会增添了新的不安定因素,遏制道路交通事故上升趋势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由驾驶人错误判断道路结构和路况弓起的交通事故,在分析中,使用了“道路情况误判”这个词,主要对涉及四轮汽车的事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交通标准化》2010,(16):10-13
同志们:近一段时间,全国连续发生了多起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特别是辽宁阜新“5·23”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33人死亡、24人受伤,是近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起道路交通事故,教训极为深刻。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频发,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要求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群死群伤事故多发的势头。  相似文献   

5.
汽车内的任何附加设备都会改变驾驶人、车辆、其他道路使用和道路环境之间原有的关系。驾驶人开车时分心是因其注意力被吸引到路外而导致的,这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据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局估计,至少有20~3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因驾驶人开车时分心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交通参与者是人一车一路环境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国内外研究表明,道路交通事故成因中人的因素约占90%;人为因素中又以驾驶人的因素为主,占交通事故总数的70%以上。大量事故反映出驾驶人操作行为、认知特性、心理生理状态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巨大的相关性,但由于缺乏技术支撑手段和基础研究实验平台,深入的研究无从开展。  相似文献   

7.
预防交通事故,降低交通事故死亡率,已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深入分析交通事故的成因,研究事故多发地点的鉴别方法和整治措施尤显重要。通过对贵阳市事故资料调查与统计分析,运用事故累计频率法鉴别事故多发地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治措施,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改善道路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对近10年来云南省发生的937起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寻找特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域特点以及与道路、车辆、驾驶人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今年以来发生的42起特大交通事故从人、车、路、事故形态、事故直接原因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指出特大交通事故在驾驶人的分布特征、肇事车辆特征、公路的具体分布方面的主要特点与规律。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经济发展、山区道路的安全性、路面的交通执法管理以及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化等方面,对特大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由此简要提出预防特大交通事故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交通建设也逐渐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态势,越来越多的车辆使得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频发,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通常在道路安全事故中会将驾驶人当作是引发安全事故的关键因素,而在驾驶人的实际行车过程中也会受到人、车、道路和环境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导致驾驶人的心理状态不稳定,从而出现交通事故。因此,驾驶人的心理安全是其安全行车的重要原因,本文就驾驶心理对交通安全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10.
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了疲劳驾驶事故中驾驶人特征、事故时段分布及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主要成因,研究了疲劳驾驶对操作行为的影响和驾驶人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疲劳驾驶预防对策。分析结果表明:30岁以下男驾驶人、3年以下驾龄和10年左右驾龄的驾驶人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群体;2:00~6:00与15:00~16:00是疲劳驾驶事故的高发时段;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比例远高于普通公路;疲劳驾驶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长时间驾驶、睡眠不足或质量差、生理节律、驾驶人因素等。通过保证驾驶人有充足的睡眠与短暂休息,合理安排行车时间及使用疲劳预警装置等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疲劳的产生,减少疲劳驾驶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事故多发路段和黑点的鉴别与整治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哈尔滨市道里区主要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分析,利用质量控制法对各主要道路的交通安全水平进行评价,应用经验一鉴别指数法对事故多发道路进一步鉴别,找到事故黑点,通过对事故黑点的成因分析,并针对事故成因给出具体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用于道路交通事故成因以及事故多发点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系统,并描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开发策略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公路的发展和运输车辆的增加,交通安全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公路交通事故的高发生率除了与人为因素、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因素相关外,还与公路自身因素密切相关。山区公路的坡道和弯道是事故的多发地带,是交通安全的极大隐患。针对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的严重性,从道路条件的角度,对云南山区公路事故多发段中弯道坡道存在的主要隐患以及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主要问题提出了改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黑点及事故多发路段是城市交通管理中的顽疾所在,但如何在现有数据基础上精准识别和定位事故多发路段尚无统一定论。以深圳市为例,基于2014—2016年交通事故数据,利用空间模糊度搜索调用数字地图API来确定事故点位,并基于累计频率分析法对道路进行事故黑点分析,最后利用GIS线性参考技术对事故点位进行精确定位。结合GIS平台进行系统封装和二次开发,构建一套基于GIS空间聚类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鉴别分析系统。应用实例显示,系统可实现城市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精准定位及分析等多项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江西省近5年普通国省道公路交通事故数据为基础,结合各主管部门的管理经验,使用事故多发道路筛选方法,以事故起数、路产损失绝对值为参考,以单起事故路产损失、事故起数占比/里程占比、路产损失占比/事故起数占比相对值为依据,筛选出事故频发的普通国省道公路。同时根据事故黑点识别方法与模型,使用事故频数法计算单元路段平均事故次数与事故次数临界值,将单位里程路段交通事故起数与事故临界值进行比较,高于事故临界值的路段即为事故黑点路段。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交通事故多发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并建立预警机制, 考虑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地理视角特点, 综合交通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方法, 研究了事故多发点分析模型。首先明确被分析道路交通系统的内涵和层次结构, 针对交通系统的点、线、面不同层次确立基本评价指标体系, 集成常规统计法、矩阵分析法和改进的质量控制法等构建事故多发点鉴别分析模型, 并研究了参数的选取及分析结果的输出形式, 最后对某地9条道路的事故多发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道路4为事故多发道路, 道路3具有最高的事故次数和当量事故次数, 道路5具有最高的事故率, 经综合评价, 确定事故多发道路为道路3、4、5, 因此, 该模型可以对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进行多层面鉴别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危险因素的模糊诊断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危险因素诊断是事故路段改造的前提和基础,建立可靠的道路危险因素诊断模型,可以更有效的提高危险路段整治的效果。根据模糊诊断原理,建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事故形态与事故原因模糊关系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历史事故数据统计的隶属度函数。利用模糊关系诊断模型,得到道路的主要危险因素及其排序,为道路安全设施改善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汽车在转弯、超车、变换车道以及躲让其它车辆等行驶状况下,必须保证曲线行驶的稳定性,否则,汽车非但不能按转向角听预定的方向行驶,甚至出现侧滑,严重时会出现汽车整体大回转或行驶方向失控,导致通事故的发生。笔认为,造成曲线运动汽车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驾驶人在高速行驶中急转弯或转向、制动时的不当操作,另一方面是与车辆本身的技术状况有关。本主要从技术方面分析了曲线运动汽车交通事故的原因,供有关部门在进行车辆安全技术检验或分析处理交通事故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青光焱 《交通标准化》2014,(23):134-139
对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段的交通事故形态进行分析,结合道路结构、道路线形、运行环境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事故多发路段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处治对策,降低了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道路容错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无信号交叉路口的迎头相撞事故是日本最常见的道路交通事故类型之一。制定预防措施的出发点无非是向驾驶人明示通行优先权·非通行优先权的关系。停车让行规则是明示优先权·非优先权关系的最常用方法,它对防止迎头相撞事故有着巨大的作用。但是,从已往事故肇事的违法行为来看,在指定场所违反停车让行规则的违法行为还是占据着相当的比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