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城市枢纽型高铁站站区是人员、信息、资金等要素快速流动的地区,兼具交通节点和城市场所双重功能。文章基于节点-场所模型,选取我国20座大城市的枢纽型高铁站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节点-场所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指标测度,对以高铁站为中心、半径为1500m站区空间的一体化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以期促进枢纽型高铁站充分发挥潜能,带动站区空间、城市乃至城市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保证无砟轨道几何形位服役状态是高速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核心内容,轨道不平顺波长因素直接影响列车运营舒适性.采用分形尺码法对无砟轨道不平顺的分形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分形维数表征轨道不平顺短波、中波和长波的能力,确定分形维数对应的波长范围.对某高铁线路实测200 m区段长度的高低和轨向不平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波段分形维数对应波长尺码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无砟轨道不平顺的分形维数可分为3个波长区间,即D1(0.135~2.16 m),D2(4.32~17.28 m)和D3(34.56~138.24 m);分形维数对应波长尺码具有较好地稳定性;采用分形维数指标可以有效地对区段轨道不平顺的波长进行定量化评定.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城市群的发展需要在重要的核心城市和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1小时内的交通圈。以高铁、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能效高、排放低的特点,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城市群之间和城市群内部的骨干运输方式,有利于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压力,提高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要素聚集能力,优化城市群内各城市空间布局,对我国城市群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形态和客流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问题,结合分形理论和客流分配理论,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和客流特征的分形计量方法.提出了4个半径维数和2个分枝维数指标,分别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和客流的复杂程度及其变化特征进行数字描述.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以北京地铁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实例测算分析结果表明:北京五环内区域的地铁线网结构和客流分布均存在分形特征;线网供给和乘客需求基本匹配,但局部区间和换乘车站超载严重,线网仍需加密.  相似文献   

5.
在分形的研究中,给出了许许多多的测度和维数的定义,即给出了空间曲面的一种测度及维数定义和相应的测度和维数的性质 ,并与其它维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在分形的研究中,给出了许许多多的测度和维数的定义,即给出了空间的曲面的一种测度及维数定义和相应的测度和维数的性质,并与其它维数进行了比效。  相似文献   

7.
运用分形理论,对湖南省张家界市长茂山铁路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软岩隧道围岩变形在时间上具有分形特征,并且表现出很好的自相似性;在相同埋深条件下隧道拱顶变形量的时间分形维数最大,拱肩次之,边墙最小;当隧道埋深≤14 m时隧道拱顶变形量的时间分形维数具有随埋深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趋势;当埋深14 m时隧道拱顶变形量的时间分形维数趋于稳定,受埋深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
高铁时代,铁路网的完善与高速铁路建设对沿线中心城市可达性变化产生重要影响。选取2008年、2015年及2025年作为时间断面,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及全国交通数据为基础,应用可达性技术分析方法对高铁通车前后沿线中心城市的交通可达性演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25年高铁时代,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可达性水平显著提高;沿线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辐射影响增强;宝兰客运专线建成使得天水至西安段交通可达性增幅超两倍;兰渝高铁的建成缩短甘肃省至中部及南方大部分省份时间,实现地理时空有效收敛。"一带一路"背景下,研究可达性演变有利于廓清各地市空间发展导向,明晰省内各地区和省际地区间的联系,为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娟  黎明  王有为 《中国铁路》2021,(2):107-116
作为国家空间政策的重要抓手,高铁枢纽选址应遵循“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以烟台中心城区为例,建立高铁枢纽选址的“交通、产业、空间”主要指标体系和选址模型,分析“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关系及时序特征、空间特征,厘清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利用空间句法和重力模型组合的方法,研判烟台市区未来“交通、产业、空间”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从发展关系来看,2006—2016年“交通、产业、空间”未实现同步发展,总体呈现“核心区最高、东西两翼次之、南部最低”的空间分布;(2)从未来发展来看,烟台南站北部地区适于建设新的城市中心,能推动空间优化和产业升级;(3)选址潍烟高铁烟台南站能促进未来烟台城市空间拓展,据此提出基于“交通、产业、空间”耦合协调的高铁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网络在不断增强区域经济联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在全域旅游观念推行的大背景下,高速铁路实现了旅游者出行的高效时空整合。本文基于旅游者行为决策过程和效用函数的原理,构建旅游者出行价值效用函数模型;通过Logit模型得出高速铁路相比较普通铁路、公路的分担率;采用回归预测法测算未来京津冀各区域旅游人次和都市圈内旅游者的高铁出行需求。研究结论:(1)旅游景点资源等级、交通费用、出行距离、旅游地影响力、交通时间是影响旅游者出行决策的主要因素,构成旅游者交通出行方式价值评判的依据;(2)Logit模型假设出行者对交通方式的选择符合正态分布,综合考虑影响旅游者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整合成一个特征函数变量的线性方程,可得到京津冀区域高速铁路相比较其他交通方式的分担率,已有的京津冀高铁线路分担率基本保持在20%~30%之间,高速铁路已经成为京冿冀都市圈旅游者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之一;(3)2009~2016年高速铁路开通以来京津冀各区域旅游者人数和年份高度相关,进一步回归预测表明,至2020年,京津冀区域旅游者高铁出行最高将达到20 913.02万人次,最低为671.09万人次;(4)本研究结论可为区域高铁项目规划及运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或指导。  相似文献   

11.
城际铁路是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实现了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快速联系。通过对比研究了广深、广珠和广佛肇等3条城际铁路线的客运总量、空间分布、时间分布及客流成长等特征,为国内其他城市群发展城际铁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无缝换乘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合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无缝换乘的运营特点,充分考虑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出行时间和换乘次数),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有属性,构造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广义费用函数,并分析乘客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路径选择行为。在此基础上,基于随机用户平衡原则提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问题的数学优化模型,在模型的求解中,分析目前常用的有效路径搜索方法并设计了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以得出符合现实的有效路径集合,并给出求解配流模型的连续平均算法。最后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对模型和算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客运管理信息系统是高速及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中心及车站两级组网,实现核心层数据采集、控制,并向各子系统提供服务。系统由通告显示类、安全监控类、时钟等系统组成。  相似文献   

14.
从最小曲线半径的确定过程和运营组织两方面,对城际客运专线进入市区后能否与城市轨道共轨做了初步探讨.通过对高低速列车共线运行线路上最小曲线半径取值的试算分析得出:由于高低速混跑最小曲线半径取值过大,不能适应市区内建筑密集区的定线标准,故在市区城际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共轨运行时最好采用同一速度运行,不采用混跑越行的方式.从运营方面分析了几种可能实施的方案,得出结论性意见.认为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通盘考虑城际线与城市轨道的共线,有利于做好线网布局.  相似文献   

15.
以金华至台州铁路为背景,针对其速度目标值研究,认为应根据该铁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客流构成特点、时间目标值要求及与相邻路网速度目标值的匹配情况等因素,提出可能的速度目标值方案,而后分析不同速度目标值方案对工程投资、运营成本及铁路技术装备等的影响,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研究年度最优速度目标值.最后,对推荐的速度目标值方案与路网、铁路技术发展等进行适应性分析,得出速度目标值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6.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由转移运量和诱增运量构成。本文以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为例进行分析,以便对高速铁路运营初期运量结构有初步认识和理解。研究结论: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运输方式投入运营,必然打破原有运输系统平衡,使高速铁路产生转移和诱增运量。随着高速铁路运营趋于成熟和时间的推移,运输系统中各种运输方式将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高速铁路的转移和诱增运量将会逐渐消失,随之而来只有在新的系统平衡基础上与其它运输方式共存发展的趋势运量。  相似文献   

17.
伴随城市群建设进程的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呈多制式和网络化发展,多制式交通协同指挥系统是多制式交通协同运输的关键,提出打破传统各制式轨道交通间封闭的信息服务模式、运营组织方式及应急指挥体系,构建基于轨道快线、轨道普线和市域(郊)铁路多制式轨道交通一体化全方位监督和管理平台,并从管理体系、总体定位、系统架构、主要功能、支撑系统等方面提出适用的建设方案,充分发挥不同制式轨道交通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应,提升多制式交通的综合运输效率、协同处置能力以及乘客出行获得感,对现有交通网络化运营起到支撑和完善作用,并为后续多制式轨道交通协同指挥中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部分线路存在的上下班客流朝夕现象突出的问题,通过分析客流需求与折返条件、信号及乘客引导等运输技术设备的特点,根据客流在时空和方向的分布情况,提出工作日高峰期采用不均衡运输的组织方式,在不增加上线列车数的条件下,通过对有限运力的时空分配进行优化,把运力集中安排到尖峰客流的时段、区段和方向中,形成一个单向超高峰,有效疏解高峰大客流,从而实现满足客流需求、降低满载率以及有效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目标。实践证明,该优化方案既能满足运营服务的需要,又能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对地铁运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运输组织以及车辆段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地铁网络节点重要性进行评价在城市交通体系的运营和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TOPSIS法是一种节点重要程度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已有的TOPSIS法在评价地铁网络节点重要程度时存在贴近度评价不合理,权重算法没有考虑网络空间特性两方面问题。针对上述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结合垂面距离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方案与理想解的贴近度;(2)设计适用于空间网络的局部熵赋权法。最后,以北京地铁网络为例,利用改进的TOPSIS法测算了节点的重要性程度。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并且优于现有的TOPSIS法,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选型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速度目标值均为80 km/h,车辆的选型相对比较固定.V≥120 km/h的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应用较少,可适用的车辆型式不仅有地铁模式,国铁动车组也是比较适合的方案之一,具体采用哪种模式需根据线路在线网中的衔接关系、设计速度目标值以及城市景观的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车辆选型不仅受运量控制,还受线路坡度、曲线半径、站间距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其对工程投资有着直接的影响.正确的选型对节约成本,提高运能,增加乘客的舒适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