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章以某一款欧六客车为例,根据整车总布置的任务,设计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分析系统性能需求并对关键部件散热器、中冷器、风扇等作出计算选型,开发出满足整车路况需要的冷却系统,最后进行整车热平衡试验验证。旨在为客车冷却系统的设计选型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2.
商用车冷却系统对商用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型及稳定性等。因此,商用车冷却系统的合理匹配在商用车车型开发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初步通过经典的理论计算求得商用车冷却系统中最主要的三个性能参数:散热量、通风量及水流量,并匹配与之相应规格的散热器、风扇,水泵为发动机自带,初步确定了冷却系统的匹配方案。结合高温环境下冷却系统的热平衡实验测得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际测得的水流量高于理论计算值,不符合设计要求。经原因分析优化匹配方案之后,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相近,满足设计要求。因此,理论计算并不能完全指导冷却系统的匹配设计,而应结合热平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找出问题,优化匹配设计,才能使商用车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变速箱油冷却系统的匹配设计决定了自动变速箱的高温适应性,因此其设计开发需要充分的分析和验证。文章以某款车型的油冷却系统匹配为实例,系统地阐述了变速箱油冷却系统匹配设计的方法和过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3D CFD分析,确定设计方案能够满足三种验证工况的技术要求,并最终通过试验验证,确认车辆的设计达到标准要求。最终试验结果与设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反应了该分析方法具备指导设计方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某款重型牵引车发动机舱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整车仿真分析模型,并对发动机舱的流场进行分析。针对原方案存在热风回流严重、散热器风速不均匀及风扇流量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增加热风回流挡板、改用环形风扇等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经过仿真分析,优化措施改善了发动机舱内流场,解决了冷却常数不满足要求的问题,达到了预期的换热效果;试验结果与仿真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车型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转速为3 100 r/min和3 510 r/min时产生噪声峰值问题,通过锤击试验、CAE分析、振动噪声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确认此峰值是由发动机舱结构不合理产生的.通过采用在散热器上、下横梁和左、右立柱上焊接加强板及延长副车架内部加强板等优化发动机舱结构的措施,降低了加速时车内噪声,同时整车怠速、匀速工况下车内噪声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车型发动机舱内多个零部件发生烤焦和烤化问题,根据CAE对整车爬坡工况时机舱内空气流动状函分析结果,得出此问题是由发动机舱进风量不足、发动机舱前部和后部存在空气热回流等现象所引起的。文章通过增加散热器导风板、修改前保险杠上部装饰板和发动机底部护板等措施,使总进风量提高了5.6%,发动机舱后部靠近前围外隔热垫温度明显降低。改善了发动机舱的内流状况,为后续的机舱内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国六排放升级,发动机对冷却系统散热量需求增加下的冷却系统布置方案研究。通过对国六发动机增加EGR冷却器后串联式冷却系统和并联式冷却系统方案工作原理分析,并应用原理进行整车方案设计,最终根据整车热平衡试验对整车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为国六车型设计开发提供数据及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持续优化某商用车型整车热管理性能,改善整车热流场、优化冷却系统散热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针对不同导风装置对发动机舱流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章在某重型商用车上匹配一款13 L燃气发动机,通过优化发动机定位及护风罩结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型式的护风罩对机舱流场的影响,得到了发动机舱内部压力、速度分布,流经冷却系统各个位置的风量及回流情况,为优化机舱热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优化后护风罩在额定工况、大扭矩工况机舱内流场流线更均匀,且冷却模块各个位置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回流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9.
针对某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的冷却问题,改进设计了一款新型液冷散热系统,用ANSYS对该液冷散热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液冷系统对动力电池散热的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0.
温差发电系统最重要的前提是有足够大的温差,为此通过建立基于温差发电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能量模拟回收系统,研究了冷却方式对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循环开启之前,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度基本一致,当开启大循环后,两端温度迅速升高,由于集热器材料存在热阻使得冷却水和热端之间存在温差,温差发电器本身能够导热使得两端的温差较低;采用强制风冷可以显著提高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差,相比于侧面冷却,正面冷却方式更具有优势,但是只能冷却一面;采用热管连接冷端和散热片的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冷端温度,提高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差。可见,冷却方式对于能量回收系统的温差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正>本文利用AMESim软件为某车用汽油机冷却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在发动机冷起动过程中节温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冷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节温器的布置位置、时间常数和滞后温度等。  相似文献   

13.
轿车发动机水温偏高会导致发动机过热,引起功率下降和油耗增加,是发动机开发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发动机冷却系统零部件性能入手进行分析,并进行了试验方案设计,找出了引起发动机水温偏高的主要原因。提出通过修改节温器的开启温度和升程,可解决冷却系统水温偏高的难题。为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排除指出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优化车辆发动机热管理的结构形式与控制模式是提高车辆节油性能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公交客车平台基础上,比较了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新型发动机热管理系统与由皮带直驱的风扇冷却系统,阐述基于电动风扇冷却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对整车节油性能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Bernardi生热速率方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建立了可靠的电芯生热模型,仿真和实验误差在2%以内。在此基础上建立汇流排产热影响下的模组生热模型,针对原冷却系统对模组顶部区域和汇流排上冷却效果不足等进行改进设计,在冷却板布置方式上提出将冷却板布置在模组侧面,再通过仿真分析选取合适的冷却板厚度、冷却液体积浓度和冷却液入口流速,最终设计的冷却系统模组汇流排体平均温升降低了15.56%,电芯体平均温升降低了11.48%,模组顶部表面平均温升降低了20.34%,同时模组电芯上的温度分布也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6.
基于某SUV车型,通过数值计算和风洞试验研究了14种后扰流板和侧扰流板方案对整车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加装任意一种扰流板,其减阻效果均较小,而在后扰流板和侧扰流板的共同作用下,减阻效果最大可达3%,且所有方案在降低阻力的同时,都会使后升力增加.根据计算得到的流场信息和尾迹区结构特性分析了扰流板的减阻机理,并根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汽车整车电气系统电量平衡发电机、蓄电池和用电器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整车电气系统负载情况,以某车型负载5为例,分析在模拟城市工况、60km/h匀速行驶工况和试验场综合路循环工况下,怠速降低前后整车用电设备试验数据,论证发动机怠速情况整车电平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赵飞云  王松 《商用汽车》2021,(6):99-101
某品牌客车搭载康明斯国Ⅵ发动机,当车辆运行15 km左右后,发动机巡航功能失效.此时,发动机黄色故障指示灯亮,同时报故障码241.本文对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进行介绍说明,包括对和巡航功能有关的车速信号进行分析,排除了行车记录仪输出的车速信号对发动机ECM巡航功能的干扰,排除了EBS的车速信号对发动机ECM巡航功能的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整车网络架构设计入手,结合开发过程中的案例,提出网络架构设计对整车电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简要地阐述了某车因进气温度高而影响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了从中冷器布置形式来解决进气温度高的方法,并通过设计验算和整车试验对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理论和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