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商用车冷却系统对商用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燃油经济型及稳定性等。因此,商用车冷却系统的合理匹配在商用车车型开发过程中具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初步通过经典的理论计算求得商用车冷却系统中最主要的三个性能参数:散热量、通风量及水流量,并匹配与之相应规格的散热器、风扇,水泵为发动机自带,初步确定了冷却系统的匹配方案。结合高温环境下冷却系统的热平衡实验测得的实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际测得的水流量高于理论计算值,不符合设计要求。经原因分析优化匹配方案之后,实验值与理论计算值相近,满足设计要求。因此,理论计算并不能完全指导冷却系统的匹配设计,而应结合热平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找出问题,优化匹配设计,才能使商用车的冷却系统设计合理,发动机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变速箱油冷却系统的匹配设计决定了自动变速箱的高温适应性,因此其设计开发需要充分的分析和验证。文章以某款车型的油冷却系统匹配为实例,系统地阐述了变速箱油冷却系统匹配设计的方法和过程。通过理论计算结合3D CFD分析,确定设计方案能够满足三种验证工况的技术要求,并最终通过试验验证,确认车辆的设计达到标准要求。最终试验结果与设计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反应了该分析方法具备指导设计方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文章介绍了国六排放升级,发动机对冷却系统散热量需求增加下的冷却系统布置方案研究。通过对国六发动机增加EGR冷却器后串联式冷却系统和并联式冷却系统方案工作原理分析,并应用原理进行整车方案设计,最终根据整车热平衡试验对整车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为国六车型设计开发提供数据及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持续优化某商用车型整车热管理性能,改善整车热流场、优化冷却系统散热性能,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针对不同导风装置对发动机舱流场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章在某重型商用车上匹配一款13 L燃气发动机,通过优化发动机定位及护风罩结构,对比分析两种不同型式的护风罩对机舱流场的影响,得到了发动机舱内部压力、速度分布,流经冷却系统各个位置的风量及回流情况,为优化机舱热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优化后护风罩在额定工况、大扭矩工况机舱内流场流线更均匀,且冷却模块各个位置的流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回流均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9.
10.
温差发电系统最重要的前提是有足够大的温差,为此通过建立基于温差发电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能量模拟回收系统,研究了冷却方式对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循环开启之前,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度基本一致,当开启大循环后,两端温度迅速升高,由于集热器材料存在热阻使得冷却水和热端之间存在温差,温差发电器本身能够导热使得两端的温差较低;采用强制风冷可以显著提高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差,相比于侧面冷却,正面冷却方式更具有优势,但是只能冷却一面;采用热管连接冷端和散热片的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冷端温度,提高温差发电器两端温差。可见,冷却方式对于能量回收系统的温差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正>本文利用AMESim软件为某车用汽油机冷却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在发动机冷起动过程中节温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对冷却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主要的影响因素为节温器的布置位置、时间常数和滞后温度等。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利用Bernardi生热速率方程,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建立了可靠的电芯生热模型,仿真和实验误差在2%以内。在此基础上建立汇流排产热影响下的模组生热模型,针对原冷却系统对模组顶部区域和汇流排上冷却效果不足等进行改进设计,在冷却板布置方式上提出将冷却板布置在模组侧面,再通过仿真分析选取合适的冷却板厚度、冷却液体积浓度和冷却液入口流速,最终设计的冷却系统模组汇流排体平均温升降低了15.56%,电芯体平均温升降低了11.48%,模组顶部表面平均温升降低了20.34%,同时模组电芯上的温度分布也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16.
17.
18.
某品牌客车搭载康明斯国Ⅵ发动机,当车辆运行15 km左右后,发动机巡航功能失效.此时,发动机黄色故障指示灯亮,同时报故障码241.本文对该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进行介绍说明,包括对和巡航功能有关的车速信号进行分析,排除了行车记录仪输出的车速信号对发动机ECM巡航功能的干扰,排除了EBS的车速信号对发动机ECM巡航功能的干... 相似文献
19.
20.
简要地阐述了某车因进气温度高而影响动力性和经济性能的现象及原因,提出了从中冷器布置形式来解决进气温度高的方法,并通过设计验算和整车试验对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理论和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