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东风商用车发动机悬置系统主要采用4点悬置结构。天龙系列采用了增加变速箱辅助悬置的5点悬置结构。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组成包括:发动机前悬置、发动机后悬置、变速箱辅助悬置。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某皮卡车发动机悬置系统的设计为例,在了解悬置系统的功能及发动机总成所受外部激励的基础上,给出了确定悬置支承点最佳位置和刚度的方法;针对发动机总成在怠速工况下出现晃动较大的现象,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解决了发动机总成沿Z轴的垂直振动和绕X轴的侧倾转动的耦合问题。  相似文献   

3.
发动机悬置支架动刚度对车辆的噪声-振动-平顺性(NVH)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介绍了动刚度分析原理,利用ABAQUS软件对某重型发动机前悬置支架进行动刚度分析。针对局部频率点的动刚度响应较大的问题,对悬置支架及发动机机体局部结构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试验车后排右侧乘员处低频轰鸣声的特性及传递路径灵敏度进行了分析,确定发动机的2阶振动是该低频轰鸣声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发动机的后悬置点传递到车身而引起的。提出了安装动力吸振器来减小发动机后悬置点处对振动传递的方法,并通过锤击试验和整车道路模拟试验表明,在该车前副车架后悬置点处安装动力吸振器,能够有效抑制其发动机转速为2 040 r/min时后排产生的低频轰鸣声。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发现,发动机悬置系统对车辆的NVH表现影响比较大,文章通过调整整车悬置长度、悬置强度、正时罩盖(又称发动机前罩盖、正时链条盖)强度、悬置螺栓安装点等结构参数,对悬置系统进行仿真计算,提高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刚度,优化发动机NVH性能,减轻产品的重量,从而达到最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悬置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发动机悬置的材料、工艺、结构及材料、总成的技术要求,总结出发动机悬置的设计方法和控制发动机悬置质量的技术要求。从发动机悬置性能、连接、支撑、减振、NV H等方面全面了解、熟悉发动机悬置的设计、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过程,明确发动机悬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振动传递系统建模及刚度参数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左曙光  靳晓雄 《汽车工程》2003,25(2):119-123
推导了某类轿车发动机悬置振动系统模型,分析了发动机对车身振动噪声的传递特性,说明该类轿车前梁和副车架是引起噪声放大的主要环节。根据移频减振降噪原理,借助实验优化设计,分析了振动传递系统的六个刚度对抑制振动噪声传递的主次关系。分析说明:降低发动机对轿车的振动噪声最有效的刚度修改措施是调整车前梁与车身联接点的刚度,比直接修改发动机三个悬置点刚度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传递路径分析用于车内噪声贡献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传递路径分析(TPA)的基本原理.建立了TPA模型,并通过在实际工况下的测量和计算,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进行了某车车内噪声各条传递路径贡献量的分析.结果表明,排气管悬置4的Z向、发动机右悬置Z向及发动机左悬置Y向的贡献量最大,为主要的噪声传递路径.对车内噪声主要贡献量路径进行的频响函数与工作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频率为26.7Hz时,排气管吊点Z向的贡献量主要是由其工作力所引起的,即发动机2阶频率时的振动所产生的力;发动机悬置与发动机表面声辐射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从3缸发动机的振动规律出发,分析其合理的模态分布范围;分析了微型汽车悬置系统的布置型式及其常用悬置结构的特点。针对某微型汽车匹配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过大问题,对其悬置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及受力分析。通过调整悬置刚度及悬置结构等措施对悬置系统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前后的动力总成模态分布及转向盘振动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悬置系统解决了3缸发动机怠速振动及转向盘抖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张旭 《汽车科技》2012,(5):10-13
在分析各种优化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发动机悬置系统六自由度动力模型。以六自由度方向的解耦率为最大优化目标,以各悬置点三向刚度为设计变量,选用免疫进化算法对发动机的悬置刚度参数进行优化,最后用Monte Carlo法对悬置系统进行稳健性分析。结果表明,优化解不仅能保证六自由度方向的高解耦率,还能保证悬置系统的稳健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汽车发动机主动隔振系统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国春  田彦涛  欧云  史文库 《汽车工程》2004,26(1):38-41,114
对压电作动器与液阻悬置组成的主动控制悬置进行了研究,采用前馈自适应控制对汽车发动机主动隔振系统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目前轿车上普遍采用的液阻悬置,主动控制悬置可以大大降低发动机在高速运转时向车身的振动传递,减小车内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2.
以磁流变悬置动态性能试验结果为数据样本,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辨识方法建立了磁流变悬置的正、逆模型,并将辨识模型用于悬置系统的控制;建立了基于磁流变悬置的整车10自由度动力学模型,以发动机转速和悬置点处的加速度信号为输入,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对磁流变悬置进行半主动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宽频隔振效果,悬置点处的振动加速度峰值明显减小,验证了GRNN模型和模糊控制器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发动机振动隔离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发动机橡胶悬置、液压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工作原理,由于被动悬置不能满足运载器减振降噪的要求,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已经成为发动机减振降噪发展方向;分析了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包括悬置的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介绍了发动机振动隔离控制中几种主要的控制方法,包括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自适应控制和最优控制等。最后提出了发动机振动隔离控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4.
正(八)3.0L-TFSI发动机的悬置 3.0L-TFSI发动机采用的也是5点式总成悬置(如图11所示),区别仅在于:主动式发动机悬置换成了液压可控式发动机悬置(如图12所示)。这种液压悬置可以在"软"(怠速时)和"硬"(行车时)之间切换。1.液压可控式变速器悬置液压可控式变速器悬置、变速器悬置阀1N262和变速器悬置阀2  相似文献   

15.
介绍在原有汽油车底盘的基础上改装柴油机后,发动机悬置系统和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苎警方法。建立了以发动机悬置系统能量解耦和固有频率为综合目标的优化模型,对悬置系统参数进行了优化。运用相似理论对风扇进行了优选和匹配。  相似文献   

16.
大客车发动机悬置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的悬置设计对汽车的平顺性、发动机的工作性能等都很重要。本文介绍了大客车发动机悬置的几种典型结构形式及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悬置又称作发动机支承,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发动机柔性地支承在车身(或底盘)上,以减少发动机传给车身的振动和噪声。近年来,随着主动控制式发动机悬置的采用,可以说发动机悬置装置有了新的发展。 一、弹性元件式发动机悬置(图1)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主动控制悬置是解决提高环保性能、降低燃耗要求与降低汽车振动噪声、满足发动机高水平振动控制的要求之间冲突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就发动机主动控制的基本理论依据以及常用的主动控制悬置技术进行了论述,并指出发动机主动控制悬置是未来发动机悬置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摩托车发动机弹性悬置减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仕  何玉林  杜静  孙学军  张志弘 《汽车工程》2005,27(3):313-315,387
发动机弹性悬置可以减小发动机激振引起的摩托车振动,设计弹性悬置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发动机质量、转动惯量和弹性元件刚度来计算弹性悬置发动机系统的自然频率,并修改弹性元件结构、材料以尽可能满足√2倍最高弹性悬置发动机系统自然频率小于发动机最低工作激振频率这一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弹性悬置具有很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神经网络技术在车内噪声预测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传学  孙惠春 《汽车工程》1998,20(6):347-349,373
本文根据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单一工况下由发动机悬置点振动信号预测车内特定点低频噪声的神经网络模型,并针对驾驶员耳旁噪声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的单一工况车内噪声观测模型,可以频域内很好地预测出特定点的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