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力 《汽车运用》2007,(8):48-48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汽车行驶证上的车主与肇事驾驶员不符时,赔偿责任应怎样分担?例如,张某驾驶李某的车辆与王某发生交通事故,对王某的赔偿也会由于张某与李某的不同关系,导致不同的赔偿结果。  相似文献   

2.
偷盗车辆、转借、租赁、承包、擅自私用、分期付款买卖而驾驶车辆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较多,交通事故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历来争议较大,是交通事故赔偿案中的难点,本文比较研究国外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主体,并指出现行立法存在的不足,就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提出几点建议,从法律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发生交通事故谁是赔偿主体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于汽车制动后发生的碰撞工况,乘员前倾将会增加人体损伤风险。本文进行了汽车预碰撞制动下乘员离位影响及参数优化分析研究。通过实车制动试验得到车辆在不同制动工况下的乘员颈部前向位移量分布区间;建立了MADYMO主动人体仿真模型,采用变量分析法研究不同制动波形下乘员离位特征;运用正交设计方法进行滑台碰撞试验,得到乘员离位因子对乘员碰撞损伤影响;建立乘员响应面模型,采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方法,研究了主动式安全带参数与乘员离位位移之间的相关性,通过优化设计,得到了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南汇区人民法院对一起硫酸烧残女童案作出一审判决,三方责任人共同对女童作出赔偿。司机朱某赔偿11.9万余元,店主周某和上海某硫酸厂共同赔偿17.8万余元,硫酸厂承担20%的连带赔偿责任。原告要求南汇区某医院承担部分连带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相似文献   

5.
汽车车身结构碰撞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朱西产  刘玉光 《汽车技术》1999,(4):20-22,26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汽车首先必须具备安全车身,以确保事故中乘员的生存空间及缓和冲击,其后应配置合理的乘员约束条件,以避免或减缓乘员与车内结构二次碰撞造成的灾害。详细介绍了车身构件碰撞性能的试验方法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中,肇事方赔偿损失,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本案中救治受害人的医院为何成了被告,并被判决赔付巨款呢?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普通乘员约束系统在乘员保护方面的局限性和负面作用,介绍了多级气体发生器和安全带限力装置等乘员碰撞保护系统的先进技术;给出了两种汽车智能乘员约束系统中控制模块的开发过程。  相似文献   

8.
智能汽车的发展和应用,带来新的碰撞安全场景。本文重点研究智能汽车车内不同乘员姿态、车内布置结构变化以及AEB系统作用等因素带来的碰撞安全场景,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法深入分析不同场景下车内乘员及车外行人伤害情况。结果表明:驾乘人员多样化的乘坐姿态使得碰撞工况中的乘员损伤的潜在风险增大,车内大屏等新型内饰会加剧碰撞工况中乘员伤害,AEB作用后能够降低车外行人伤害,但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乘员的损伤风险。可见,汽车智能化发展增加了碰撞场景的复杂性,对车辆乘员保护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9.
汽车智能乘员约束系统效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智能乘员约束系统的核心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对输入的参量,包括安全带的应用情况、乘员位置以及乘员身体质量等进行判断,碰撞中按输入参量的级别确定约束值,调整气囊充气速度、进入气囊的气体体积、气囊泄气孔的面积和安全带的载荷限值。基于某微型客车乘员约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以安全气囊低能量触发为例,研究了智能系统对乘员保护范围和约束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影响轿车乘员舒适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述评,从道路和环境,车辆悬架特性和结构性能,乘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影响轿车乘员舒适性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改善轿车乘坐舒适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一个持有驾驶证、但未满18周岁的司机开车撞人,交警部门给出了“无证驾驶”的责任认定,那么,办理驾驶证的机关是否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保险中,保险公司不是对于任何原因造成的车辆损失或第三者的损失都负责赔偿的。  相似文献   

13.
村民周福军、周祥生均未戴安全头盔,各驾驶一辆未经年检且无牌照的摩托车.途中两车相撞后,周福军因头部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事故发生后因证据灭失,交警部门未对双方责任作出认定.诉至法院,判决周祥生赔偿周福军因受伤造成的经济损失29.2482万元的的50%,计14.6241万元;赔偿周福军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不同体型后排乘员的安全性,针对后排乘员在50 km/h下100%正面碰撞工况的损伤进行了仿真分析。首先建立后排乘员约束系统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然后分别采用THUMS_AM50、THUNS_AF05、CHARM-70模型模拟不同体型的后排乘员,并分别施加恒定加载限制(Con-LL)曲线、渐进加载限制(Pro-LL)曲线、递减加载限制(Dig-LL)曲线以探究安全带加载曲线对不同体型乘员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工况下乘员的颈部韧带损伤风险较大;遭受正面碰撞时,Dig-LL曲线对CHARM-70保护作用明显,但是对THUMS_AM50保护效果较差;Con-LL曲线不适用于该工况下对THUMS_AM50和CHARM-70的保护;Pro-LL曲线对THUMS_AM50和THUNS_AF05保护效果较好。未来安全带约束系统应根据乘员类型和碰撞工况适配不同的加载曲线,以更好地保护乘员。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侧面碰撞条件下远端老年乘员的运动学响应和损伤机理,首先利用老年人体模型CHARM-70建立台车模型,然后建立整车AE-MDB侧面碰撞和侧面斜柱碰撞有限元模型,进行整车碰撞仿真并提取非碰撞侧B柱底部加速度脉冲,最后,基于THUMS_AM50_V4.0人体模型和老年人体模型CHARM-70建立单乘员和双乘员台车仿真模型,进行AE-MDB侧面碰撞和侧面斜柱碰撞仿真。结果表明:在侧面碰撞中,安全带无法有效限制远端乘员因惯性而导致的侧向偏移;在单乘员台车仿真中,远端老年乘员头部和颈部损伤值远小于阈值,但胸部出现大面积严重肋骨骨折;在双乘员台车仿真中,远端老年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出现严重损伤。  相似文献   

16.
按照CMVDR 294中试验规定,制定模拟工况,建立某跑车整车碰撞仿真的滑车模型。应用碰撞模拟软件ESI/PAM-CRASH进行仿真计算,获得满足法规要求的跑车乘员约束系统的参数。将优化后的乘员约束系统和整车进行组合,进行“整车 乘员 乘员约束系统”碰撞过程仿真,证明用滑车模型进行假人伤害值分析、乘员约束系统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汽车在碰撞中利用乘员保护系统的约束作用避免或减缓乘员与车内结构二次碰撞对乘员造成的伤害。介绍了小红旗系列轿车匹配SRS-40驾驶员气囊的试验原则和乘员约束系统的一般开发方法。通过试验可知,小红旗轿车匹配了SRS-40系统后,驾驶员头、颈部伤害指标较不装气囊时有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8.
使用安全气囊后,由于安全和保险原因,需要识别乘员座椅上是否有乘员,因为在发生交通事故、且座椅上没有乘员时无需打开安全气囊,以免花费不必要的安全气囊维修费。  相似文献   

19.
博世公司不久前推出了一项新技术——智能安全气囊释放传感(iBolt)系统,提高了乘员的安全性。联邦汽车安全208标准要求,安全气囊的释放时间和状态应与乘员的质量相匹配。该传感系统可满足实时监测乘员位置这一要求,在碰撞发生时更精确地释放安全气囊。  相似文献   

20.
欧宝汽车四安全气囊系统及其检测诊断(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2.7 前乘员座侧侧面安全气囊电路检查,(1)检查前乘员座侧侧面安全气囊导线是否短路。断开点火开关,脱开前乘员座侧座位总成2芯连接器,然后接通点火开关,观察诊断测试仪上显示的“前乘员座侧侧面安全气囊点火器电路”电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