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铁路开启智能高铁新篇章从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运营,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运用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再到2017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 km商业运营,中国铁路竖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  相似文献   

2.
正从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运用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再到2017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 km商业运营,中国铁路竖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2016年4月,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  相似文献   

3.
<正>从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运用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再到2017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 km商业运营,中国铁路竖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2016年4月,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  相似文献   

4.
正从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运用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再到2017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 km商业运营,中国铁路竖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2016年4月,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BIM等先进技术,通过信息的全面感知、安全传输、融合处理和科学决策,实现"旅客智能出行,铁路智能运输,软硬件相得益彰"的京张高铁开工建设,中国铁路开启智能高铁新篇章。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务院温家宝6月30日出席了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仪式,并登上首列京沪高铁列车。在北京南站举行的京沪高铁开通运营仪式上,温家宝说,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对于完善现代交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意义重大。据了解,京沪高铁是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也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中国快速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京沪高铁的开通运营,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沿线人民群众出行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京沪高速铁路(简称京沪高铁)是当今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标准最高、设计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集大成者。把京沪高铁打造成为中国高速铁路的样板工程,这既是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殷切希望,也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高标准要求,更是京沪高铁公司加快发展的自我内在需要。管好用好京沪高铁,确保京沪高铁持续安全稳定高效运营,关乎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关乎铁路市场化改革进程,关乎中华民族的形象。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京沪高铁公司董事长吴强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京沪高铁公司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历史赋予  相似文献   

7.
<正>从2008年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到率先建成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商业运营速度最高、运用场景最丰富的高铁网,再到2017年"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实现时速350 km商业运营,中国铁路竖起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2016年4月,采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BIM等先进技术,通过信息的全面感知、安全传输、融合处理和科学决策,实现"旅客智能出行,铁路智能运输,软硬件相得益彰"的京  相似文献   

8.
<正>2010年5月14日上午11:18,随着京沪高铁沧州段最后一孔长32.6m、重900t的梁缓缓地落在青沧特大桥245号和246号墩柱上,宣告着京沪高铁中铁十八局集团48km管段全线架梁完毕,同时也标志着京沪高铁沧州段全长137.8km架梁全线贯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范成国出席架梁仪式。京沪高铁全长1318km,设计时速为350km,年单向运输8000万人次,与既有京沪铁路平行,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行设计、标准最高、规模最大、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铁工程史无前例。十八局集团承建土建一标管段  相似文献   

9.
<正>7月27日上午,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在京沪高铁开展时速350 km的体验运营。同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发布消息称,预计在今年9月京沪高铁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后,将组织"复兴号"按时速350 km正式上线运营。权威消息称,初期京沪高铁"复兴号"数量为7对。届时,京沪高铁全程运行时间约为4.5 h。7月27日,"复兴号"时速350 km体验运营,共有300余人参加体验。此次列车是今天早上  相似文献   

10.
京津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无疑给中国高速铁路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也揭开了中国高铁革命的序幕."海豚"的外形,风一般的速度,体贴入微的细节设计,"和谐号"的诞生宣告了中国铁路实现了快速自我"造血功能",也把中国高速铁路推倒了世界前列."中国速度"超越了"世界速度",这是外媒对中国高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京津城际铁路的建成通车无疑给中国高速铁路注入了一剂兴奋剂,也揭开了中国高铁革命的序幕。“海豚”的外形,风一般的速度,体贴入微的细节设计,“和谐号”的诞生宣告了中国铁路实现了快速自我“造血功能”,也把中国高速铁路推倒了世界前列。“中国速度”超越了“世界速度”,这是外媒对中国高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正>截至6月29日,京沪高铁已奔驰了6个年头,6年来累计安全运送旅客突破6.3亿人次,开行高铁动车组列车58万余列,累计行程超过76 955万km(接近7.7亿km)。京沪高铁作为国家战略性重大交通工程和重大创新工程,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绩单"令人瞩目。在京沪高铁线上最大的高铁车  相似文献   

13.
中天科技的创新产品已经全面进入铁路市场。公司各类铁路信号电缆、铁路贯通地线、电力电缆、特种通信光缆陆续中标轨道交通工程近10000km,良好服务于我国轨道交通建设。我国首条跨海铁路——粤海铁路就使用了中天科技海底光缆。中国京沪高铁超过60%线路使用中天科技阻燃光缆,数量达2600km。世界首条耐严寒高铁——哈大高铁大量使用中天科技耐低温光缆,穿越-40℃冰天雪地。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动态消息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三波浪潮第一波浪潮--20世纪末,以上海、广州建成第1条地铁线路为标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至2011年6月底,全国已有12个城市开通运营线路48条,运营里程1395km。第二波浪潮--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客运专线、高速铁路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包括京沪高铁、武广高铁、沪宁城际  相似文献   

15.
正全国铁路将于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在部分线路增开客货列车。届时,"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km时速运营,我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复兴号"是按照时速350km运营研发制造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集成了大量现代高新技术,其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以及节能环保等性能有较大提升。今年7月,"复兴号"动车组在京沪高铁开展了时速350km实车、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8日,在京津高铁TD—SCDMA网络项目中,艾默生网络能源成为户外电源柜的设备供应商。 京津高铁是全国第一条高等级城际高速铁路,设计时速高达300km,最高时速超过350km,线路长120km。超高的时速让乘客感受到飞一般的速度,但对于移动通信无线网络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北京铁路局     
《铁路技术创新》2012,(5):38-39
北京铁路局所辖线路分布在北京、天津市和河北省及山东、河南、山西省部分地区,截至2011年底,管内共有正线161条,管辖铁路营业里程全长5728.1km。近年来,北京铁路局不断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京津城际、石太客专、京沪高铁的相继开通,北京南站、天津西站、石家庄等大型新客站的启用,都使得铁路客货服务质量提高到了新的水平。即将开通的京石武高铁、津秦客专,以及正在建设的京津城际延伸线、张唐铁路、津保铁路、邯黄铁路、和邢铁路等工程已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北京铁路局又好又快发展创造着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正>9月9~10日,在"9·21"新图实施前夕,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专程到京沪高铁进行现场办公,检查京沪高铁标准示范线建设和"复兴号"按时速350 km运营准备工作情况。他强调,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最务实的举措和严紧细的作风,精益求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京沪高铁"复兴号"350 km时速运营的铁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成果,响应人民期盼,树立世界高铁建设运营新标杆,以铁路改革发展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总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文新参加现场办公并主持现场办公会。  相似文献   

19.
截止2010年12月,上海铁路局管内新建高铁已开通线路达到了6条,总计运营里程1103 km。另外,京沪高铁660 km线路联调联试已经逐段展开。如何接好、管好新建高铁,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全国铁路将于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7对"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 km时速运营,我国将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此外,2017年8月21日起,除京沪高铁之外,还在京津冀地区安排开行22.5对"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高速动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