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8 毫秒
1.
上海轨道交通莘庄地铁枢纽改造工程将于2011年8日启动,计划用3.5年时间基本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并投入使用。改造工程完成后将成为上海西南地区功能最完善的综合交通枢纽,集轨道交通1、5和17号线(规划)换乘大厅、铁路莘庄站和南、北公交站点于一体。  相似文献   

2.
全长21 km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计划》中唯一全线实施快速运行的市域线,其北段工程是连接上海市嘉定地区、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的一条主干线。其设计最高时速为100 km,而其他线路一般为80 km。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沿线先后与1、6、8、9、10、12号线和11号线南段共7条线、5座车站换乘,其中3线换乘站2座,2线换乘站3座,另设川杨河车辆基地1座(与13号线和11号线南段共享)。另据了解,正在建设中的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北起嘉定区的城北路,南至江苏路,全长46 km)将于2009年底建成通车。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在2012年建成以后,将与同年建成的12号线、13号线一期工程一起,形成总共13条线、总长500 km运营里程的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每天可接纳近800万人次,占全市公交出行总量的40%以上,使上海的轨道交通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最高时速为100km的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工程开工!记者@徐巍 !记者@金嘉模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1):F0003-F0003
缝上海轨道交通南北骨干线7号线于2009年12月5日开通试运营后,轨道交通9号线二期、11号线北段一期也于12月31日开通试运营。至此,上海轨道交通路网增至10条线路,运营总里程约330km,投运车站增至221座。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终端折返站的折返能力是制约线路运能的瓶颈。结合上海轨道交通5号线既有线进行的信号系统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改造,对莘庄站的站后折返线改造方案进行折返能力仿真与分析,提出了实际改造过程中基于CBTC和终端站土建条件提高终端站折返能力的措施与建议,并给出了莘庄站站后折返线的改造方案和改造时机。  相似文献   

5.
建设     
2010年上海将建成400km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已拥有8条线路、运营里程234km、162座车站的轨道交通网络。2009年年底前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浦东延伸段、7号线、9号线二期、11号线北段一期将相继建成通车试运营。  相似文献   

6.
3月1日,随着嘉定北站打下第一根工程桩,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正式启动全面建设。这条全长58.97km的线路建成后,将成为上海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最长的线路,把浦东新区和嘉定区一线相连。今后,居住在三林的居民想去看F1赛车,乘坐轨道交通只需1h左右。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工程首次出现主线和支线的分叉线路,在嘉定新城站分线。[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宣布:12月30日,全长为40.4 km的轨道交通12号线正式开工。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是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一条纵贯中心城区的“西南—东北”轴向的直径线,也是轨道交通路网中一条重要的主干线。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线路正线起点为闵行区的七莘路,工程终点为金海路。线路途经闵行、徐汇、卢湾、静安、闸北、虹口、杨浦及浦东新区,共8个行政管辖区。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共设31座车站,沿线先后与1、2、3、4、6、7、8、9、10、11、13号线及规划中的15、16、18、19号线共16条线、19座站换乘,是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中换乘仅次于4号环线的线路。轨道交通12号线在2012年建成后,将与同年建成的11号线北段二期和13号线一期工程一起,形成总共13条线、总长500 km运营里程的上海轨道交通基本网络。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开工!记者@吴卫群 !记者@金嘉模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16日,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东延伸工程18A标轨道工程招投标结果揭晓,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以15020.4万元的价格中标该工程。这意味着在整整阔别两年之后,中铁二十四局集团以首次成为亿元以上标的轨道交通工程主建单位的姿态重回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市场。此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曾参建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承轨台、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停车场、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宝山路~溧阳路接轨段、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北延伸段和上海轨道交通M3北延伸段车辆基地等5项上海轨道交通工程。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8):I0004-I0004
深圳: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共建设8条(段)线路,长约246km,总投资约1130亿元。其中7、9、11号线的试验段计划将于2010年年底动工建设。上海: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二期、12号线、13号线一期、11号线南段等4条线路进入车站开工建设高峰,76座新线车站已有40座开工建设。常州:7月l4日至7月16日,受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常州市主持召开了《常州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常州市的轨道交通将由4条线组成,全长约129km。  相似文献   

10.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昨天宣布,计划于2010年世博会前完成的上海轨道交通400km网络中的7号线、8号线二期、9号线二期、11号线北段、2号线东延伸、7号线北延伸、10号线和13号线世博段等8个在建工程项目已全面进入施工高潮,涉及的116个车站已全部开工。  相似文献   

11.
按照公交都市的创建要求,南京市逐步开展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一体化换乘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力求打造高效、安全、舒适的一体化换乘体系,使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协调发展,但缺少对方案实施后的评估研究。以南京地铁3号线江北段为例,通过对一体化设施实施后需求和使用情况的调研分析,并结合方案规划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方案规划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证重庆市轨道交通5号线项目的顺利进行,有必要对5号线与其支线在歇台子片区的运行方式与接线方式进行研究。根据5号线与其支线既要独立运营又有预留贯通运营的需求,提出3个线路方案进行研究,线路通过修建渡线、联络线等配线形式预留贯通运营条件。从地形条件、周边现状、线路运营、车站使用功能、施工难度、建设影响、技术经济性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方案3(即半-歇-奥-石走向)具有明显的优势,建议5号线与其支线拆分独立运营。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结束阶段,末班车在路网换乘站内能否实现合理地衔接,最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客运服务以及科学高效的运营秩序。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编制的原则。从站间列车运行时间约束、线间列车换乘衔接、末班列车线间衔接目标等角度,研究了轨道交通网络末班车衔接优化量化方法,建立了网络末班列车衔接优化模型。以北京轨道交通城区1号线、2号线和5号线局部路网为实例,编制了网络末班列车的优化时刻表。算例结果表明,模型及其优化算法可行,对路网运输计划编制工作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南京地铁3号线新庄站3号出入口通道采用大断面矩形顶管施工技术,在复杂地质及环境条件下施工难度大。顶管施工区段主要处于淤泥质黏土、粉土及冲积-洪积粉细砂地层,地下水丰富且承压水头高,在掘进中易产生排土不畅或造成砂层固结以及顶管进出洞施工风险较高等问题,对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保护要求高,交通疏解难度大且管线迁改工期长。通过周密的现场调查研究,在顶管机选型、顶进参数与姿态控制、渣土改良、环境监测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关键技术措施,逐一攻克各个工程技术难点,确保工程的如期贯通。  相似文献   

15.
铁路大断面隧道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目前已经在黄土、强风化岩层等Ⅳ、Ⅴ级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普遍采用。但由于湿喷设备、施工工艺衔接等诸多原因,隧道施工工效低下。因此研究开发了松土器、三喷头湿喷机械手等设备,不断优化了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工艺,显著地提高了施工效能,其研究成果在沪昆客专云南段大坪地隧道出口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沈阳地铁一号线沈阳站站暗挖段洞桩施工实例,对洞桩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通过采用改良桩机和研发自动泥浆分离系统进行机械作业,并采取钢筋笼分节直螺纹连接,成功地完成了地铁车站洞桩施工。  相似文献   

17.
以广州地铁21号线快慢车越行运行图规划为实例,提出了越行运行图规划的策略和基本方法。通过具体的编图实践展示了快慢车不同开行比例及密度条件下的越行方案,并对运行图规划的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编图结果证明了快慢车越行方案的可实施性,也从实践上证实了越行运行图的规划策略,解决了具体的工程规划及设计问题,可为行车组织设计及方案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合广州地铁3号线、5号线的工程实践,对土压平衡盾构穿过喷涌地段、长距离硬岩地段、上软下硬地段、瓦斯地段、空洞地段以及盾构小曲线半径始发等掘进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保障地铁工程按期通车运营,以成都地铁5号线为例,在工程筹划中创新性地应用风险管理手段,对工期进度进行专项研究。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影响工程进度的风险进行识别,应用风险矩阵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定量评价,详细研究高架段区间箱梁运输架设不及时这一重要风险因素,并以此为案例提供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风险管理理念的引入是成都地铁5号线工程筹划设计的创新与突破,工程顺利通车运营对该创新点进行了有效验证,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空间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铁的地下空间功能多种多样,编制地铁地下空间规划必须关注地铁地下空间综合功能.在地铁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中,确定商业开发量应建立在一定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为地铁站点地下空间的设计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以成都地铁1号线南段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为例,着重论述了地铁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商业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