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深化对地铁车辆段与上盖建筑环境振动影响因素的认识,从振源特点、控制标准、传播规律、预测方法及减振措施这5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工程实践和研究成果,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研究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现有地铁车辆段与上盖建筑环境振动评价与控制标准不统一,有必要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对车辆段进行合理分区,制定科学、统一、合理的标准;上盖建筑振动来源于与轨道不同距离的承重结构能量的叠加,振动量级取决于振动源强、土与建筑结构的耦合损耗以及上部转换结构的能量衰减;从合成振级上看,振动随楼层的变化并非单调增减;从分频振级上看,低频段振动在不同楼层体现出整体振动的特点,在峰值频率以上的高频段随楼层的增大呈衰减趋势;振源随机性、土与结构接触的不确定性、上盖建筑结构的振动传播特性等因素均对振动在建筑内的传播规律有较大影响,也是决定环境振动预测方法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应根据车辆段振源特点对其进行分区,对工程设计不同时期进行分段,进一步研究振动传递路径清晰且便于高效应用的上盖建筑振动预测方法;车辆段减振措施设计主要依赖振源处减振,传播路径隔振和敏感目标自身隔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明显不足,有必要研究传播路径永久性隔振措...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是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平台上开发的建筑,结合其较为特殊的交通特性,根据交通工程、系统工程学原理,判断车辆段上盖物业进行交通影响研究及交通优化组织的关键问题,构建评价标准,以深圳塘朗车辆段上盖物业为例,指导车辆段上盖物业的交通影响分析及交通组织。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广州市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由于大尺度空间形成的城市"孤岛"问题,理顺上盖出入交通与周边交通系统的便捷衔接问题。在分析客户来源和交通模式特征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适合广州市实际的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项目交通系统规划方法,将地铁车辆段上盖较好地融入到周边环境中,为国内其它城市解决上盖项目交通难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场实测某地铁典型双层车辆段运用库道床、柱子和盖板的振动加速度,分析运用库振源特性及其传递衰减规律。结果表明:列车分别通过一层和二层时各道床和柱子的振动相差不大,但一层道床-柱子的振动衰减相对较大;运用库盖板振动的卓越频率主要集中在30~80 Hz,靠近板中的测点振动响应大于盖板端部测点;列车在运用库二层行车比一层行车引起上方盖板的振动响应大,若进行上盖开发应当考虑对运用库二层进行减振设计;无论是一层行车还是二层行车,振动由道床传至柱子时全频段均在衰减,且振动能量中的低频部分容易引起盖板的共振。  相似文献   

5.
以西安地铁2号线6、号线通过钟楼工程为背景,针对铺设浮置板轨道和采取隔离桩两种减振措施,分6种工况分析了地铁2号线及6号线运营对钟楼结构的振动影响,预测了减振隔振措施的效果,并分别对不同工况进行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采取减振措施时,地铁振动会对钟楼造成影响;采用浮置板轨道对地表振动有明显改善;采用隔离桩对减少地表振动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触发采集方式现场实测了某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咽喉区钢轨、道床、地面、楼板及盖板的振动加速度, 采用插入损失、1/3倍频谱、Z振级曲线拟合等方法分析了现场实测数据, 进而分析了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咽喉区的振源特性与地铁振动沿盖板和不同层楼板的传播规律。分析结果表明: 在频域上, 钢轨比道床振动频带更宽, 没有明显的主频段, 其振动分布在800 Hz以内, 道床则有明显的主频段, 主要分布在80~200 Hz; 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地下1、2层钢轨至道床振动衰减幅度分别约为29.9、10.4 dB; 列车引起盖板的振动响应随测点与行车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呈线性衰减规律, 其线性衰减率约为0.2 dB·m-1; 由于边墙对振动的反射与折射, 振动传至盖板端部时出现局部放大现象; 列车无论在地铁车辆段端部还是在中间股道行车, 随着测点与行车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 车辆段盖板振级在2.5、5.0 Hz低频处基本不变, 在10 Hz处衰减缓慢, 在25、40、80 Hz中高频处衰减明显; 列车在地下1、2层行车时诱发的振动的向上传播呈逐层衰减规律, 列车在地下1层行车引起的盖板振动比其在地下2层行车时大约16.1 dB; 下沉式地铁车辆段咽喉区轨道接头多、道岔多的特点导致该区域盖板车致振动响应突出, 需重点对该区域进行减振设计。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某地铁车辆段为研究对象, 实测了试车线与库内检修线引起地面振动的加速度, 分析了两类振源的衰减规律与差异; 建立了车辆段上盖建筑物有限元模型, 将实测地面振动数据采用大质量法进行多点激励, 分析了双振源激励对上盖建筑物楼板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列车通过时, 试车线地面振动主要频率为60~80 Hz, 检修线主要频率为20~40 Hz; 试车线荷载振源强度大于检修线, 约为6 dB; 试车线振动衰减率约为1.07 dB·m-1, 检修线振动衰减率约为1.69 dB·m-1, 说明检修线引起地面振动强度的衰减速度比试车线更快; 与非一致激励相比, 一致激励对上盖建筑物楼板10 Hz以下振动影响显著, 各层加速度级在2.5 Hz处存在明显峰值, 这与建筑物楼板的固有频率有关; 试车线荷载激励下, 底层楼板振动主要频率范围为40~60 Hz, 顶层出现在20~40 Hz, 峰值中心频率集中在40.0 Hz处; 检修线荷载激励下, 各层楼板振动主要频率范围为0~40 Hz, 峰值中心频率集中在31.5 Hz处; 对比单一振源激励, 双振源激励使建筑物楼板Z振级增加了0~3.5 dB, 这在地铁车辆段上盖建筑物的环境振动评价中应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为推进城市用地与交通的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效率,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更好地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咨询法及实地调研法等开展研究。首先,对北京市客运交通枢纽综合开发、车辆段上盖物业、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及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四大类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项目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然后,结合规划、建设及投融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项目推进困难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推出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统一指导意见;优化土地出让政策,最大化利用公共交通用地;创新投融资机制,减轻政府及企业投资压力;搭建市级平台,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2009,(8):54-54
135平方米的展台,展示了北京新建轨道交通已使用或即将运营的各种减震降噪轨道产品、北京多条线路成功铺设的道床隔振技术、具有高级减振降噪效果的钢弹簧浮置板,以及高效减振降噪的道碴垫,和在4号、5号线铺设的具有中高级减振降噪效果的梯式轨枕等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为推进城市用地与交通的融合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效率,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更好地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求,采用文献检索法、专家咨询法及实地调研法等开展研究。首先,对北京市客运交通枢纽综合开发、车辆段上盖物业、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开发及公交场站用地综合开发四大类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项目发展现状进行了剖析。然后,结合规划、建设及投融资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项目推进困难的症结所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推出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综合开发统一指导意见;优化土地出让政策,最大化利用公共交通用地;创新投融资机制,减轻政府及企业投资压力;搭建市级平台,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1.
当今地铁迅速发展,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停车场的建设向深层化、立体化转变符合时代趋势.针对地铁停车场上盖开发的减振问题,提出一些适合综合性轨道交通停车场开发的轨道结构选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深圳某带上盖建筑地铁车辆段为工程依托,现场实测了咽喉区列车走行不同线路时,地面层、平台转换层和上盖4层钢框架结构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分析了咽喉区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和结构振动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车致振动在从地基土向基础结构的传播过程中存在能量损失,实测结构基底加速度幅值较邻近地面加速度幅值...  相似文献   

13.
张贤文 《湖南交通科技》2010,36(1):117-120,133
针对目前盾构隧道管片设计过程中的两种计算方法,以有限元为计算工具,对其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选择了适当的折减系数时修正惯用设计法可以很好的描述接头的受力机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设计。但是这个折减系数的选择有相当的难度。而采用考虑接头刚度的精确计算法则适当地考虑了接头的位置、接头的刚度,能合理地指导隧道管片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08,(9):15-15
中铁十一局电务公司城轨事业部创新的无轨测量新技术。在轨道没有铺设的情况下,确保基础一次性准确定位,实现了上海地铁6号线车辆段接触网架设和轨道铺设同步推进,做到了轨道铺到哪,接触网就架到哪,填补了我国地铁施工空白。最近。这项技术通过了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评审。  相似文献   

15.
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采用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为减少振动、噪音及提供舒适度,在CA砂浆层下设置弹性减振垫层,此工艺在国内时速350km的铁路客运专线项目中首次应用。详细介绍弹性减振垫层的设计、材料控制及铺设技术,对同类工程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奇境 《轨道交通》2013,(4):106-107
随着地铁网络化建设及环保意识的提高,目前,在建地铁多采用大量的不同类型减振轨道结构的技术措施。在各类减振轨道结构中,扣件减振是最经济,最方便施工,养护维修及更换的减振措施,在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中均广泛地被采用。然而,在对我国新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调研中,发现采用减振扣件(如III型或IV型剪切型减振扣件)的一些大直线区段出现了钢轨异常波纹磨耗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多跨长大桥上铺设无缝线路时,长轨一端在桥上断开设置伸缩调节器或普通鱼尾板接头,另一端位于路基上或同样位子桥上用鱼尾板连接的,由于桥梁伸缩对钢轨的作用力(伸缩力)和钢轨的位移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方法,最后给出算例。  相似文献   

18.
地铁减振工程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铁将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产生了地铁运营的振动问题。世界各国在地铁中的减振工程措施有一般减振措施和特殊减振措施。对特殊减振要求地段主要采用浮置板式道床、弹性短轨枕式整体道床轨道、框架式轨枕、减振器扣件、D型可更换式弹性轨枕直接轨道、IST等工程措施。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高速铁路桥上结构的振动与噪声水平,以我国CRH2型高速车辆和32 m跨度高速铁路简支箱梁及CRTS I型板式无砟轨道为对象,建立高速车辆-无砟轨道-桥梁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分析比较了不同行车速度下无砟轨道减振层刚度对车轨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为桥上减振型板式轨道动力学参数设计提供参考。计算结果表明,桥上采用减振型板式轨道可显著降低轨道板垂向振动加速度,在本文计算条件下其最大加速度幅值较无减振层时减小了57%以上;减振型板式轨道能稍微降低轮轨动力作用,可减小简支箱梁垂向振动加速度20%左右;较低的减振层刚度增大了轨道板垂向振动位移,不利于高速行车安全,而过大的减振层刚度不能有效降低轨道结构振动,综合考虑后建议桥上减振型板式轨道弹性垫层刚度在100~200 MN/m3之间选取。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研究冲击载荷下石油测试管柱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在模拟过程中涉及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状态非线性和动态加载等问题。建立新型减振器模型,在一定冲击强度下,脉冲力主瓣频率为150 Hz时分别改变弹簧刚度、橡胶Mooney-Rivlin参数、下接头质量进行有限元分析,并讨论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