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破损舰船浮态稳性实时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一旦破损进水,如果不能有效抗沉,将直接威胁舰船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舰船破损后为了采取正确有效的损管措施,关键是能快速准确地计算出破损后的浮态和稳性.基于液位高度修正方法计算破损前任意浮态的实时载况,采用矩阵方法求解舰船破损后的浮态,并用非线性规划方法计算破损船舶自由纵倾时的稳性,研发了舰船破损后浮态稳性实时计算软件系统,实现了任意当前载况下任意舱组破损时的浮态稳性计算.某舰船的计算实例表明典型载况下文中程序的计算结果和设计单位的计算结果相近,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舰船破损后的稳性情况,有效辅助损管决策,探讨了舰船破损后最小初稳性高的计算方法,并和横稳性高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该方法可归结为平面几何图形的面积要素计算,采用封闭曲线积分法来求解使计算更具通用性.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在水线面损失严重的情况下,与横稳性高相比,该计算方法在不影响计算速度的前提下提高了计算精度,更适合评估破损后的稳性状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舰船战损生命力计算实时性较高的需求,研究了舰船战损浮稳性参数实时计算方法、舰船战损等级评定方法等生命力计算中的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通用舰船生命力实时计算软件的结构,开发了舰船生命力实时计算软件原型系统,该系统具有舰船数据管理、舰船战损生命力实时计算等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舰船战损评估的基本过程,建立了舰船战损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该指标体系的完整性.针对舰船战损评估的因果推理特性,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战损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信息不确定性,提高舰船战损评估速度.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建立了舰船战损评估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了贝叶斯网络的舰船战损评估流程.应用实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损管模拟训练系统中破损进水模块开发方法,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包括破损舱室的分类方法、破口的分类原则、进水时间计算、破口处压力计算等,介绍了破损进水过程的计算机实现方法和视景仿真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机电设备状态评估过程中,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时频分析的振动、噪声信号测量与分析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综合利用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与噪声信号中的有用信息,完成对整机运行状态评估.最后,以某舰船的电机作为实验对象,构建一套振动和噪声测量系统,并运用戈勃变换对所测得的振动和噪声信号进行联合时频分析,从而得到电机真实的运行状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测量与分析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准确评价路面破损条件下的道路通行能力,有必要探讨破损路面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选取路面车辙深度、裂缝率、坑槽宽度和修补率作为破损路面状况的评价指标,给出了基于灰色聚粪分析方法的破损路面状况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调查路段的破损路面状况进行等级划分,并基于不同破损路面状况等级路段调查的交通流参数,分析破损路面对饱和车头时距和平均行程车速的影响。引入破损路面修正系数的概念,得到不同破损路面状况等级对应的路段通行能力修正系数,并给出不同破损路面状况等级对应的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推荐值。  相似文献   

8.
弃船时机与破损进水船舶的强度、稳性、浮态达到临界状态的最短时间有直接的关系。本文探求了破损进水船舶的强度、稳性、浮态随进水时间变化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破损进水船舶弃船时机的计算模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大跨多荷载桥梁疲劳损伤累积非线性过程中的大量不确定性,对火车、汽车与风荷载作用下的大跨悬索桥,利用连续损伤模型提出了一个疲劳可靠度评估方法.首先,在连续损伤模型基础上,对模型参数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工程应用的需要,适当简化疲劳模型,在连续损伤模型中引入合适的随机变量,定义疲劳可靠度分析的极限状态函数,假定多种未来可能的交通荷载和荷载增长模式,利用蒙特卡洛方法产生随机变量并计算失效概率;最后以香港青马大桥为例,讨论了该桥在不同荷载状况下使用120年后的疲劳失效概率.研究发现:若保持当前的交通状态,桥梁可保持良好状况,但未来交通荷载的快速增长会导致结构提前失效.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土木工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推导了损伤判别指标,构建了整体损伤计算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得到结构中的各单元损伤状况.利用结构的频响函数图形的偏移程度对结构的损伤进行定性判定;通过不完整频响函数建立损伤识别指标对损伤位置进行识别;构建了损伤定量计算方程组;利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该方程组,并对损伤程度进行评估.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保障海上船舶航行安全,采用构建船舶航行安全影响因素鱼骨图,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环境条件、交通调查中船舶行为基本要素进行量化分析.运用交通模型研究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下的船舶安全航行方法的特点,对基于海上船舶密度、航迹分布、交通流、交通量和船速分布、船舶到达规律、交通容量、船舶行为、船舶管理等基本要素,进行数学方法的定量...  相似文献   

12.
为保证高速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研究了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列车通信网络的实时性、可靠性和服务质量,建立了合理的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指标的权重;考虑列车通信网络评估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构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和模糊熵的二维评估模型;建立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大容量和高可靠性列车通信网络仿真平台,获取各指标样本数据,运用二维评估模型计算各指标的隶属度,依据模糊理论最大隶属度法则确定列车通信网络性能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在列车通信网络状态良好时,60%评估样本的网络性能等级为Ⅰ、Ⅱ级,在网络丢包率和误码率较大时,40%评估样本的评估等级为Ⅲ、Ⅳ级,表明二维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列车通信网络状态;与仅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相比较,两者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反映了二维评估模型的准确性;模糊综合评价法不能消除评估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估结果缺乏精确度,因此,提出的方法更适合于列车通信网络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13.
商船和绝大部分大中型渔船都安装船载AIS、北斗卫星定位和通信终端,产生大量船舶航行数据,主要包括航行速度、轨迹、位置等参数,这为研究船舶异常行为研判提供可能性.从运动异常、位置异常、AIS设备异常和其他参数异常四个角度考虑,构建船舶异常行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获得各个层次指标的权重系数,应用模糊综合评...  相似文献   

14.
船舶航行安全评估主要研究船舶平台安全与海洋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海洋环境影响船舶安全航行的空间特性决定了船舶航行安全评价适合采用定量和空间分析相结合的地理信息系统(GIS: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相对传统的地图分析,基于GIS技术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估在方法上有质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的准确性,考虑到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的评估涉及众多影响因素,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和不确定性,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将砖石结构古建筑分为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3个部分,选取11个指标作为评估因子,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类比法构造评判矩阵,再由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向量,建立三层次两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以羌寨碉楼为例,应用该模型对其在汶川地震后的破坏状态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根据该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该碉楼在震后遭受中等程度破坏,评估等级为B级,评估结果与实际破坏状态相符,较准确地反映了震后砖石结构古建筑的破坏状态,为震后砖石古建筑采取维修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设定火灾场景,计算热释放速率,使用火灾危险度的概念,对船舶舱内火灾的危险性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船舶防火设计中的危险源辨识问题,通过工程算例,计算某船舶防火分隔的火灾危险度.应用该方法能够从理论上指导船舶的消防设计,从使用上指导船舶损害管制.  相似文献   

17.
以卡西姆国际集装箱码头的真实资料为基础,选取主要技术参数在hypermesh软件中建立完整的船舶与码头碰撞耦合模型.通过显示动力分析软件LS—DYNA的计算,得出了船舶与钢管板桩混合码头碰撞过程以及码头的破损过程,观测与分析码头结构系统在不同碰撞速度下的撞击响应.结合码头结构破坏等级及分类,对码头实际的防撞能力做出科学评估,并就码头的撞损情况提出修复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潜艇储备浮力的选取进行论证评估,讨论了在“小分舱大储备浮力”以及“大分舱小储备浮力”两种不同观点下潜艇储备浮力论证的评估模型.通过对航速、水面抗沉性、结构和系统3个不同因素对潜艇储备浮力影响的模糊评估分析,对各种储备浮力值的优劣进行评判,确定储备浮力的最佳值,为潜艇储备浮力设计的选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对风险矩阵评估方法的概念和整个理论体系进行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风险矩阵法应用于军运船舶配积载安全评估进行了研究,并从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个准则入手,对军运船舶配积载进行了示范性风险评估。研究结果对提高航务军代处风险管理水平有积极促进作用,对科学合理地组织军运船舶配积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风险评价方法中的权重限制问题,利用DEA方法,给出了港口船舶航行环境风险多指标评价的DEA模型,并且在出现多个有效评价对象的情况下利用MDEA模型对有效评价对象进行充分比较和排序,最后给出评价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