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交通标准化》2009,(4):110-111
日前,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通车。该工程于2004年11月破土动工,是我国最先贯通的长江公路隧道,其建成是长江过江交通建设史上的又一里程碑,标志着长江过江交通迎来了“江上架桥、水面行船、江底通隧”的“三维”时代。据悉,武汉长江隧道位于武汉长江大桥和长江二桥之间,全长3.6km,双线4车道。  相似文献   

2.
《交通标准化》2009,(22):54-55
武汉地铁二号线过江隧道盾构机在经过安装调试后,于10月16目开始从武昌积玉桥地区向汉口方向掘进,预计2012年建成通车。该隧道是继“万里长江第一隧”建成通车后武汉市的第二条过江隧道,也是中国第一条穿越长江的地铁隧道。  相似文献   

3.
9月5日,随着超大直径盾构顺利进入上海长兴岛接收井,世界最大直径盾构隧道——上海长江隧道工程实现双线贯通。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长江隧道长约8.9公里,隧道内径13.7米,隧道外径15.43米,为世界最大直径盾构隧道。在上海长江隧道路面下已经预留了将来的轨道交通线空间。  相似文献   

4.
粤交 《广东交通》2009,(4):56-56
正8月22日,被誉为"长江第一隧"的南京长江隧道全线贯通。该隧道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长江三桥之间,设计为双向  相似文献   

5.
12月28日,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公路隧道通车试运行。  相似文献   

6.
王振东 《轨道交通》2009,(11):72-72
上海长江隧桥简介上海长江隧桥,又称崇明越江通道、沪崇通道工程,是“万里长江第一桥一一上海长江大桥”和“万里长江第一隧一一上海长江隧道”的统称。上海长江隧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高速公路网G40(上海至西安)的过长江通道之一,与崇启大桥将同步通车。该工程位于上海东北部长江口南港、北港水域,是我国长江口一项特大型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上海至西安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建成将改善上海市交通系统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7.
王晶 《轨道交通》2009,(5):61-61
1957年前。坐轮渡从武昌到汉口要几个小时。2008年前,驾车过长江大桥需要几十分钟。而年底武汉长江隧道建成通车后,跨越始江只需区区七分钟。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武汉长江隧道是人类历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之一,依靠博世力士乐推进油缸的精密技术和强劲动力,两台北重集团的盾构机创造了隧道掘进一次性推进无检修的世界最长距离记录。  相似文献   

8.
2008年8月6日,被誉为“长江第一隧”南京长江隧道,率先掘进的右线盾构机向江底前进1316米后,前进速度明显放缓,机器工作参数显示盾构机刀盘旋转困难,随即停工检查。而原因右线盾构机正是因为前方的金属“爪子”已近乎磨平,导致机器无法正常作业而停工。.这些金属“爪子”就是隧道掘遵机的核心部件一盾构刀具。  相似文献   

9.
向黄隧道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声波测井法、场地及室内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查明了隧址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隧址区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隧道涌水,隧道突水、突泥及塌陷,煤层采空区积水,瓦斯泄露)的成因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上海长江隧桥工程,是我国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中的G40(上海至西安)——沪陕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项贯穿整个"十一五"计划且目前上海在建的规模最大的交通建设项目,是当今世界上距离最长的隧桥相结合的工程,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盾构隧道工程。  相似文献   

11.
曾宇轩 《轨道交通》2009,(10):36-37
跨江连岛,穿越天堑。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崇明岛,马上就要告别只能坐船过江的历史。随着世界上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上海长江隧桥即将在10月31日正式通车,驱车越江直达中国第三大岛已成现实。  相似文献   

12.
隧结合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概念及分类,以垭口隧道为例论述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隧址区域构造定性分析和水压致裂法定量量测,分析明堂山隧道地应力分布和大小,依据目前常用高地应力判别方法,判定隧址区场地为低~一般应力区,为隧道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上海长江隧桥工程位于上海市东部,由上海长江隧道(南港)工程和上海长江大桥(北港)工程组成,总长25.5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隧桥结合工程。公路隧道下方及公路桥梁两侧预留了轨道交通线路。公路已于2009年底开通运营,而预留轨道交通线路尚未进入2020年轨道交通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15.
土质偏压隧道衬砌模型试验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以宝中线老头沟隧道为原型,通过对偏压条件下不同开挖方法的对比试验,了解了地表、地中的应力-应变变化规律。试验结果对土质偏压隧道的施工、对〈隧规〉双线偏压隧道t值的确定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壮 《交通标准化》2011,(9):101-104
茅荆坝隧道工程地质勘察表明,该隧址区内基本稳定,无影响场地稳定的断裂构造,以及泥石流、崩塌、地下采空区等不良地质作用,适宜修建隧道,此次勘察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7.
4N26—28日,第五届中国国际地下工程与隧道技术展览会暨第五届中国地下工程与隧道国际峰会(Tunnel Expo China 2012)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国内重要的隧道施工设备制造商,北京华隧通掘进装备有限公司在本届展览中隆重登场。  相似文献   

18.
针对重庆市某隧道路面病害情况,结合其隧址区气象地质水文情况,通过分析隧道路面开裂原因,提出注浆换拱、混凝土面板更换和沥青面层修复综合性处治措施,为类似隧道病害处治工程提供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简单势垒模型,通过直接求解薛定谔方程,导出了电子的隧穿系数公式,形象地描述了量子楔形与扫描隧道显微镜之间的隧道谱特性。考虑有限温度下费米面的模糊以及能级分裂后,可平缓能级附近电流的突变,使理论曲线更加接近于实验。但是,在偏压为负的情况下,隧穿电流还有待进一步的修正。  相似文献   

20.
以某隧道为工程依托,研究隧址区膨胀岩土体的工程性质,提出针对性的工程处理方法及施工方法,对某隧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将对相似工程地质条件及施工条件的隧道建设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