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微量元素硒对培养纯种Wistar大白鼠胎肝细胞核酸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观察了肝细胞培养基中不同硒水平对~3H-TdR(~3H-脱氧胸苷)、~(14)C-UR(~(14)C-尿苷)参入率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培养基中白蛋白及甲胎蛋白(AFP)的含量。结果显示:细胞培养基中硒(Se)浓度在0.4~0.6μg/ml范围内使~3H-TdR、~(14)C-UR的参入率、白蛋白及甲胎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不补硒组。说明硒在这一浓度范围内能促进肝细胞DNA、RNA更新率及蛋白质合成。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3H-TdR 及~(14)C-UR 参入人淋巴细胞的双标记法,观察了转化细胞DNA 及RNA 的合成能力,发现恶性肿瘤病人淋巴细胞的参入计数明显低于正常人,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转化细胞的DNA 及RNA 合成能力降低;虚症病人在治疗后淋巴细胞的参入计数显著高于正常人,表明虚症病人在康复中转化细胞的DNA 及RNA 合成能力增强;萎缩性胃炎病人在治疗后转化细胞的DNA 及RNA合成能力有一定的改善.实验证明用~3H-TdR 及~(14)C-UR 双标记法,是测定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一个较好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TSH刺激FRTLS鼠甲状腺细胞,观察~3H-TdR掺入DNA的量,表达为每微克DNA内的~3H的每分钟放射计数(CPM/μgDNA)。细胞对刺激物的反应能力表达为刺激组细胞的~3H-TdR摄取值CPM/μgDNA除以对照组的CPM/μgDNA所得的“%的对照值”。-180℃冷冻2个月复苏的细胞对TSH200和2000μu/ml的反应能力分别为2741%和3028%,作为对比组的连续80天TSH培养的细胞反应能力分别为736%和719%,两组间存在统计学的显著差异。这提示用长期冷冻法可使因长期TSH培养而降低反应能力的细胞恢复良好的反应性。实验所需细胞数量应用一次种植、不经TSH增殖培养法,亦可提高细胞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幼年小白鼠经体内~3H-TdR参入法液闪测定,检测一侧肾缺血及对侧肾切除后留存肾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肾缺血、肾切除24h后均促进留存肾DNA合成。而一侧肾缺血同时对侧肾切除留存肾脏~3H-TdR参入量升高最明显。并探讨了一侧肾缺血及对肾切除后留存肾的代偿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克山病低硒病区粮及其加硒粮分别喂养断乳大白鼠,12周后,腹腔注射~3H-亮氨酸10μci/100克体重,观察~3H参入晶体蛋白量。测出加硒组参入晶体蛋白量为每分551.7±123.8闪烁数/10mg蛋白,非常显著的(P<0.01)大于病区粮组(每分390.3±83.8闪烁数/10mg蛋白)。晶体中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裂隙灯检查晶体透明度,两组无差别。  相似文献   

6.
用三种不同浓度的硒(0.5μg Se/ml、0.75μg Se/ml、1.0μg Se/ml),分别加入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观察到加入0.5μg Se/ml后的90%心肌细胞搏动的频率和强度有明显的加快和增强(加硒前频率为92±46次/分,强度为0.65±0.29mm。加硒后频率为188±34次/分,强度为3.1±0.36mm,p<0.01),节律整齐不变或使不整齐的搏动在加硒后变为整齐的搏动;加入0.75μg Se/ml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显著减慢)加硒前频率为116±38次/分,强度为0.54±0.15mm,加硒后频率为39±19次/分,强度为3.9±0.41mm,P<0.01)搏动节律由整齐变为不整齐;加入1.0μg Se/ml的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强度仅稍有增加,但不明显,而显著的是搏动节律在加硒后5/7小时全部出现不整齐搏动,17~21小时停止搏动或仅有细胞颤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采用改良的人全血化学发光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硒对10例健康成人白细胞氧化活性的直接影响。将四种不同浓度硒分别加入健康成人新鲜抗凝全血中,使其最终浓度分别为0.001μg/ml、0.01μg/ml、0.1μg/ml和1μg/ml,4℃冰箱储存,并于1小时、12小时和36小时进行化学发光的动力学测量,其结果与加硒前相比,化学发光峰值和60分积分值均无明显差异(P>0.05)。表明在此预防浓度范围内,亚硒酸钠对吞噬细胞的氧化活性无直接地激发或抑制作用。此为临床补硒及阐明作用机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 2毒素对软骨细胞凋亡的作用,和对凋亡调控蛋白Bcl 2 与Bax表达的影响,以及微量元素硒对软骨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电镜,Annexin V/PI法检测T 2 毒素致人软骨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 2和Bax的表达。结果 T 2 毒素可引起软骨细胞发生凋亡的典型电镜形态改变;不同浓度(1~20μg/L)的T 2毒素均可以引起软骨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明显增加,且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T 2毒素浓度为20μg/L时早期凋亡率最高达5.60%,晚期凋亡率最高达8.61%。生理浓度的微量元素硒可部分减弱T 2毒素引起的凋亡;不同浓度(1~20μg/L)的T 2毒素都能引起Bcl 2和Bax表达水平提高,浓度为10~20μg/L时,Bax/Bcl 2比值升高;硒能部分对抗T 2 毒素引起的Bcl 2 和Bax 表达的提高,使Bax/Bcl 2 比值下降,以降低凋亡率。结论 T 2毒素在浓度为1 ~ 20μg/L 时,可以引起软骨细胞凋亡; T 2 毒素引起的软骨细胞凋亡与软骨细胞内Bax/Bcl 2比值升高有关,硒对T 2毒素引起的软骨细胞凋亡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125)I-人超氧化物歧化酶是采用联结法进行标记,先标记羟苯丙酸酯,(Bolton Hunter Reagent),再将~(125)I-B.H.R 与SOD 相联。~(125)I-B.H.R 标记率为95%,放射性比度可达0.376 mci/μg,稳定性在两个月以上。~(125)I-SOD 联结标记率为50%,放射性比度为3.04μci/μg,用醋酸纤维膜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进行放射性层析扫描,放化纯在95%以上,标记不影响该酶的生物活性和免疫活性,冷冻干燥,-20℃保存两个月不失去免疫活性,放化纯仍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技术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PM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经肌肉活检证实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4例贝氏肌营养不良,3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患者进行双侧大腿轴位T_1WI、T_2STIR和IVIM-DWI扫描,经后处理分析和测量得到IVIM参数值:快速弥散系数(Fast ADC值)、慢速弥散系数(Slow ADC值)、快速弥散分数(Ff值),并通过T1加权成像和改良的Mercuri分级评分法,对骨骼肌脂肪浸润程度进行0~5分的6级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PMD患者中脂肪浸润肌肉、水肿肌肉、未受累肌肉各组间IVIM参数差异,并分析不同程度脂肪浸润肌肉间的IVIM参数差异。结果 PMD患者中脂肪浸润肌肉、水肿肌肉及未受累肌肉的Slow ADC值分别0.75±0.39、1.14±0.19、1.00±0.11(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Fast ADC值分别约7.14±6.51、13.56±9.67、4.02±1.89(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改良的Mercuri分级评分将未受累肌肉和脂肪浸润肌肉分为3组:轻度脂肪浸润(0~1分)、中度脂肪浸润(2~3分)、重度脂肪浸润(4~5分),3组Slow ADC值分别1.00±0.11、0.98±0.17、0.50±0.29(10~(-3) mm~2/s),重度脂肪浸润组与另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IMDWI技术可用于定量评估肌肉水分子扩散及微血管灌注情况,对PMD患者的脂肪浸润及水肿肌肉进行定量分析,其中Slow ADC值能反应肌肉脂肪浸润的程度。  相似文献   

11.
应用3H-TdR及14C-UR参入淋巴细胞的双标记方法,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研究多抗甲素对人淋巴细胞DNA及RNA合成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多抗甲素的浓度为0.1~10mg/L时,可显著增强淋巴细胞DNA及RNA的合成功能;当多抗甲素的浓度增至50~100mg/L时,对淋巴细胞合成DNA及RNA的能力呈现抑制作用,3H及14C标记物的参入计数减少。多抗甲素对淋巴细胞DNA及RNA合成功能的影响呈现双相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通过益气养血保元方(OQP)对肝癌SMMC-7721细胞的作用,看到OQP可抑制肝癌细胞~3H-TdR和~(14)C-UR的掺入率,二者间有随OQP剂量增大而抑制率升高的剂量效应关系,提示OQP影响了肝癌SMMC-7721细胞的DNA、RNA合成,直接影响了癌细胞的生长分化,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OQP中低Cu/Zn比值,高硒含量而达到的。临床证实OQP可改善中、晚期肝癌病人一般状况,恢复放疗、化疗病人白血球外,可能对肝癌细胞还有直接抑制生长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同位素掺入法研究了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的应用,共进行了两批实验,第一批实验是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正常人及类风湿病人等68例,其中有20例同时做了放射自显影观察。第二批实验是用~(125)I—脱氧尿嘧啶核苷(~(125)I—udR)掺入法测定正常人及甲亢病人等70例,其中有24例同时做了放射自显影规察。并对实验中有关问题及观察指标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1次和多次给小鼠不同剂量的亚硒酸钠,以~3H-TdR掺入脾细胞DNA为指标,同时进行全血硒浓度测定,观察了补硒对小鼠体内细胞DNA合成的影响以及与血硒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亚硒酸钠对脾细胞DNA合成呈双相作用,低剂量促进其合成,高剂量则产生毒性抑制作用,毒性作用短暂、可逆,与1次大剂量有关。②多次给硒,最终血硒浓度与毒性作用之间不呈正相关。③补硒的单次剂量和方式影响稳态血硒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用氚标记的氨基酸进行放射自显影研究需要的曝光时间太长。一般当切片蘸乳胶以后需要在冰箱内置暗盒中曝光2~7周。国内有些研究者为了提前检查氚标记物的注射区曾使用过用闪烁液加速曝光的办法,但从来没有见到用闪烁液处理全部切片进行神经追踪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用~(75)Se-亚硒酸钠示踪制备的小鼠整体放射自显影显示,在亚硒酸钠大剂量静注后迅速经血运广泛分布于全身各器官组织内。其中在肺、肝、肾、心肌、胰、肾上腺内有最高浓度分布;在鼻粘膜、唾液腺、脾、胸腺、淋巴结、棕脂肪(Brown Fat)、骨髓、软骨和骺板、泪腺、胃肠粘膜、皮肤内有高浓度分布;在脑、骨骼肌、眼球内有低浓度分布。~(75)Se还可透过胎盘分布于胎鼠体内。到注入后24h,大部分的体内~(75)Se已被排除,尿硒为主要排泄途径。从脉冲计数表明,注入体内的~(75)Se主要是以与蛋白质结合的形式积存于器官组织内,而只有极少部分是以三氯乙酸可溶的形式分布于体内。  相似文献   

17.
离体培养条件下神经生长因子对毛囊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 (nervegrowthfactor,NGF)对离体培养条件下的人头皮毛囊生长的影响。方法 在离体人头皮毛囊培养模型中 ,加入 10 0 μg·L -1的NGF ,测量毛囊长度的变化以及 2 4hDNA合成率。结果 目镜测微器观测 10 0 μg·L -1的NGF与 12 5mg·L-1的米诺地尔一样能明显地促进游离的人头皮毛囊生长 (P <0 .0 5 ) ,尤以前 8d较为明显 ;3 H TdR掺入检测的DNA合成率亦明显增高。结论  10 0 μg·L -1的NGF对游离的人头皮毛囊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 HPL C法测定更昔洛韦血药浓度的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阿昔洛韦为内标 ,流动相为甲醇水溶液 (5∶ 95) ,检测波长为 2 52 nm。结果在 0 .2~ 15μ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10 0 .52 % ,RSD日内为 2 .7% ,日间为 2 .5%。说明本方法灵敏度高 ,适合于更昔洛韦的血药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