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四日至十八日,六机部船体建造工艺专业情报交流网在广州召开了造船电印号料技术讨论会。部科技交流办公室、广东省军工局、上海化学原料工业公司、中华造船厂、广州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大连造船厂与六机部十一所等三十八个单位的九十二名  相似文献   

2.
企业介绍     
《船艇》2000,(12)
苏州吴县市蠡墅造船厂 我厂位于苏州市南郊,东临京杭大运河,西濒石湖风景区,水陆交通十分便利。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壮大,我厂已发展成中国船舶工业地方定点生产厂,江苏省散装水泥船舶定点厂,船用气卸式储罐试验站资格工厂。主要产品有:①机动船舶(化学品船、太湖游览船、LPG绿色环保游艇、高速执法工作艇等);②工程船舶(120m~3—200m~3机动泥驳,20m~3液压对开泥驳,1m~3抓斗挖泥船,100吨起重船,60米散装水泥工作船;③LSCQG系列气力输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高船用钢材质量,冶金部与六机部于元月8日~12日在上海联合召开了钢材质量会议。冶金部及其所属钢厂、研究所共十三个单位五十三位代表出席;六机部及其所属船厂、研究部门共十个单位二十六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冶金部钢铁司的张世雄同志与六机部物资局的贾庆文同志共同主持了会议。会议期间,代表们深入到江南、沪东、中华和上海等造船厂,参观了生产现场,访问了有关人员,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船厂的意见和要求,并就国产钢材与进口钢材的质量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造船工业局受六机部的委托,于一九八○年一月十一日至十二日,在上海市科学会堂召开了船舶冷库自铁皮搭接采用HM-2胶带密封新工艺技术鉴定会。参加会议的有船检局、海运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海军驻厂军代表以及设计、科研、船厂、“荣新”号轮等二十六个单位,六十名代表。HM-2胶带密封工艺是求新造船厂在上海合成树脂研究所、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海运局、  相似文献   

5.
技革简讯     
YX1-2型永磁吸吊器YX1-2型永磁吸吊器(见封三图片)是南京航海仪器二厂在红旗造船厂和中华造船厂革新的基础上,并在他们的协助下,经改进制造的一种新型钢板吊运工具。这种永磁吸吊器已由六机部于1975年5月召开会议鉴定。YX1-2型永磁吸吊器用于单张磁性板材的吊运,用途广泛,特别适宜于船厂的板料库场以及钢板预处理、号料、切割、加工、拼板等工序中的钢板吊运作业。因此,它适应自动线、流水线的生产特点。  相似文献   

6.
电印号料工艺及装置鉴定会于一九八○年七月三十日至八月四日在广州举行。这次鉴定的电印号料工艺及装置,是由六机部造船工艺研究所和广州造船厂共同研究和制造成功的。这项工艺的研究,得到了上海京华化工厂和沪东造船厂的协作和帮助。鉴定会是六机部科技局委托广东造船公司召开的。会前,广东造船公司根据六机部的要求,组成了由有关设计院、工厂、研究所七个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电印号料工艺鉴定小组,对电印号料进行了全面的工艺性鉴定;对全套装置及光电导粉的技术性能进行了检测;对有关技术文件、图纸进行了审核,尔后提出了鉴定工作报告。在工艺鉴定小组上述工作的基础上,会议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热潮中,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了JH22-2型自动角焊机鉴定会议。会议于1975年5月15日开始,5月18日圆满结束。六机部生产局、江苏省机械局、扬州地区国防工办、泰州市机电局、上海市造船公司派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由六机部生产局主持。  相似文献   

8.
六机部焊接切割专业网于一九八一年一月六日至十日在广州召开了切割技术交流会议。有二十七个单位四十五名代表参加。此次会议是六机部系统一九七二年以来召开的第二次切割专业交流会议。会议着重交流了六机部各船厂、研究所和学校近几年来在切割技术、装备方面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由求新造船厂、西安仪表研究所、六机部第十一研究所共同研制的 SHD-1数控绘图机(图1、2)是一台专用的小型定点数字式绘图计算机。该机主要用来绘制肋骨三次曲线及其它船体图形。  相似文献   

10.
HCS系统是我国造船工业中第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由专用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船体建造集成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六机部造船工艺研究所研制成功的,它已于一九八○年九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在上海市造船工业局受六机部委托召开的技术鉴定会议上通过了鉴定。该系统的研究成功,标志着我国电子计算技术在造船上应用的研究,已进入了发展集成系统的阶段。为考核与校验HCS船体建造集成系统的功能,在鉴定会前,上海市造船工业局就组成了由大连造船厂、武昌造船厂、广州造船厂、芜湖造船厂、求新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等单位有经验的软件研究人员参加的技术检测小组。检测小组对该系统进行了为期10天的认真测试,对主要程序模块、操作系统和双机通讯绘图等,进行了以16000吨多用途船和15000吨散货船为对象的生产性功能考核,一致认为该系统是成功的。测试表明,系统的工作效率,比使用单个程序要提高40%左右。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全国轰轰烈烈开展“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热潮中,六机部船舶站除锈防腐专业组建组暨船用保养底漆专业交流会议,于1975年12月23日至29日在广州召开。六机部船舶技术情报交流站的全体成员单位,石油化工部、交通部、海军装备部等部门的有关厂、所、院、校共60个单位,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广东省军工局、六机部物资局、六机部技术情报交流协调小组正、副组长单位和国防工业出版社的代表也出席了会议。会议期间,六机部副部长刘放同志莅临会议,会见了全体代表,并作了讲话。会议认真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海军建设和  相似文献   

12.
在批林批孔运动深入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六机部于1974年6月29日至6月3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了造船工业新工艺装备技术协调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4个单位共90余人,六机部生产局、科技局,江苏省机械局,上海市造船公司,扬州地区国防工办,泰州市机电局,以及海装等领导单位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我国造船工业面向世界,建造供出口的船舶,船东和外国船级社要求对无损检测人员进行资格认可,为此,上海造船工艺研究所在六机部和船舶检验局的领导支持下,于一九八一年七月,邀请了船检局上海办事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冶金局、五七○三厂、江南造船厂、中华造船厂等单位有关专业人员组成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认可委员会,着手进行资格认可的准备工作。经过近半年努力,拟订了资格认可的条例和考核大纲,去年十一月份举办了第一期超声波探伤资格认可申请人员补习班。参加这期补习班的人员,来自六机部和交通部在上海、大连、广州、武汉、青岛等地的造船厂。经过委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毛主席关于理论问题的重要指示的大好形势下,在全国工业战线深入贯彻“鞍钢宪法”、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的热潮中,六机部于1975年3月25日至31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了第一次技术情报工作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230人,来自123个部属单位、邀请单位和领导机关。六机部刘放副部长、科技局邓永清局长、索林副局长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5.
《船艇》1989,(4)
由上海沪东造船厂设计,江苏蠡墅造船厂建造的60吨级内河散装水泥船(首批六艘船最近已全部建成投入营运)通过了江苏省省级技术鉴定。该船适合内河水网地区使用,船长19.8米,宽4.8米,船上设有贮罐,可装载66吨散装水泥。采用低压空气,可将水泥卸到距岸100米,高30米的水泥库内,具有卸水泥  相似文献   

16.
青岛市国防工办受六机部的委托,于1973年12月6日至8日在青岛主持召开了CG-Q1型多向半自动气割机鉴定会议。到会的有六机部、交通部、农林部、海后等所属40个单位的65名代表。会议通过协商,产生了以青岛市国防工办、六机部科技局等13个单位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经到会代表讨论和鉴定委员会鉴定,认  相似文献   

17.
上海目前第一支由六艘内河散装水泥运输船组成的船队,最近已全部建成投入营运。该船由上海沪东造船厂设计,江苏省蠡墅造船厂建造。该船适宜于内河水网地区使用,船长19.8m、船宽4.8m、吃水1.4m。船上设有直径2.8m、长12m的水泥罐,可装载66t散装水泥。  相似文献   

18.
六机部于一九八二年四月五日至十一日在上海召开造船除锈涂装工艺工作会议。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中华造船厂等单位,就本厂建造出口船舶除锈涂装工艺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向会议作了汇报。我国造船工业已经打开了建造出口船的路子,今年已面临全面施工的局面。由于过去对除锈涂装工作不重视,以致在承造按国外规范要求的出口船时,普遍暴露出涂装工作中存在的生产计划和质量管理水平、工艺及装备、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科研和施工力量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船舶的建造  相似文献   

19.
H06-4环氧富锌底漆已于一九七九年年底由上海市造船局组织鉴定。该底漆是由六机部造船工艺研究所、上海开林造漆厂、江南造船厂等单位共同研制的。进行过焊接性能、氧化锌烟雾毒性和实船应用配套等试验,情况良好。之后在江南造船厂、渤海造船厂、中华造船厂和上海渔轮厂等制造的有关产品上使用,防蚀期己超过五年,有的甚至达到了九年。由于焊接、切割时,其氧化锌烟雾浓度可以控制在国家标  相似文献   

20.
在反右倾翻案、促工业生产的大好革命形势下,六机部船舶技术情报交流站于1976年3月31日至4月7日在武汉市召开了船舶综合放样经验交流会,并筹建了船舶站所属的舾装(管系、机电安装)专业组。参加会议的有船舶站的厂、所、院、校全体成员单位;六机部技术局、湖北省六机局、上海市造船公司、武汉市科委情报处、六机部技术情报交流协调组组长单位和国防工业出版社的代表莅临了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55个单位,共93名代表,其中工人代表为32名。与会代表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1976年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