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54份子宫颈癌活检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E7转化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阳性率为72.2%(39/54)。HPV-16E7转化基因在人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高检出率,证实该转化基因与其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同时证明,PCR方法具有敏感、特异、快速和实用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PCR技术对两个Huntington舞蹈病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两个Huntington舞蹈病家系进行调查并应用PCR技术作了基因检测,所用引物5’-CT-GTGGGACCTCGGCTAAGC-3‘及5’-GTCAGCACCTCAGACCAGAG-3‘,合成了PYNZ-32标志基因,经多态性连锁分析提示它对国人Huntington舞蹈病进行基因检测和临床应用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α-synuclein基因右突变与散发性帕金森病人的关系。方法 分离PD组和对照组的外围血基因组DNA,采用α-synucleinx基因特异引物对其第四外显子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用Tsp45Ⅰ酶切鉴定。结果 两组PCR均可扩增出216bp的片段,PCR产物不能被Tsp45Ⅰ酶切。结论α-synuclein基因已知点突变与散发性帕金森病可能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通过PCR介导的单链法人工合成基因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固相亚磷酰胺法,化学合成广一长因子基因5’端半分子各寡核苷酸片段,其间按搭桥方式相接,通过重叠PCR扩增的方法以获得全长半分子基因,再通过带酶切位点的两端引物扩增,以获得大量特异的半分子基因。  相似文献   

5.
大鼠视觉相关脑区表达序列标签的克隆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视觉相关脑区基因的差异表达并获取新的表达序列标签。方法 利用差异显示反转录PCR(DDRT-PCR)技术分析大鼠外侧膝状体与视皮层基因差异表达情况,并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结果 经DDRT-PCR筛选并通过反Northern杂交法除假阳性,最终获得1个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对其进行克隆、测序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片段为一新的表达序列标签,并与心肌集钙蛋白的mRNA具有74%的同源性。结论 视觉  相似文献   

6.
研究白细胞介素2转基因乳腺癌组织在小鼠体内成瘤性。方法 用感染法将人IL-2基因体外导入乳腺癌细胞系4T1。转基因细胞4T1-IL=2培养上清内IL-2分泌量,DNA,RNA分别ELISA,Southern杂交及逆转录PCR法分析。体内实验将动物区分4T1,RT1/IL-2混合接种或单独接种三组。  相似文献   

7.
内皮素受体基因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内皮素受体基因(endothelin receptor gene A,ETA)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并建立外周血ETA基因的RT-PCR检测方法。方法 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循环中ET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35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0例出现阳性条带,阳性率为85%。对照组20例中有16例阳性,阳性率为80%。对两组中出现的阳性条带应用义作半定量分析,冠心病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基因(AT1R基因)A/C^1166多态性与高血压病并发脑梗死的关系,评价AT1R基因以及10余种侯选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病人群脑梗死发生的危险贡献。方法 随机收集高血压病例240例,按合并脑梗死的无分为两组,采集临床病史资料,留取血标本进行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和AT1R基因分析。基因分析采用PCR-ASO点杂交法。结果 ①240例病例AT1R基因的检测,未发现CC型,两种基  相似文献   

9.
自人脑胶质瘤文库克隆新的表达序列标签。方法以人脑胶质瘤文库为模板,利用生长休止特异基因的5’特异引物与载体特异引物组合进行PCR扩增,对目的片段进一步克隆,测序。结果扩增出一个328bp的片段,同源性分析发现该片段与鼠SH2-B有86%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PCR介导的半酶促半化学法人工合成经改造的广谱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方法 将基因依据其限制性内切酶切点分为左中右三个区段。化学合成若干寡核苷酸小片段,利用PCR的方法介导寡核苷酸小片段之间的连接。最后将三条基因区段基因区段组合为完整的基因。结果 各区段及全基因的序列经测定与设计方案相符。结论 广谱细胞茵子基因的成功合成为将来的表达与应用研究创造了条件,同时证明PCR介导的人工基因合成法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运用核酸杂交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临床确诊的61份子宫颈癌Ⅱ~Ⅲ期标本进行了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E7基因的检测。非同位素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阳性检出率为45.9%,PCR检测阳性率为54.1%,两种检测结果证实HPV-16型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进一步用灵敏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SSCP)对33例阳性标本进行分析,发现有27例单链DNA迁移率与正常对照有不同,推测均发生了DNA序列的改变,提示HPV-16E7基因的变异在子宫颈癌组织中是较常见的现象,其与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PCR技术制备生物素或地高辛标记的DNA探针,经原位杂交试验及敏感性和特异性检测,均取得满意效果。PCR标记法具有经济、快速、简易和标记量大等优点。实践中发现Bio/Dig-11-dUTP的质量、dTTP和Bio/Dig-11-dUTP的比例及起始DNA模板浓度是标记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设计了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对弓形虫B1基因的保守序列进行体外扩增,显示该引物只对弓形虫核酸扩增,可对4个或4个以上弓形虫扩增出明显条带,检测弓形虫核酸的最低量为2.5pg。该PCR对急性感染弓形虫的小鼠,于48h后就可从部分小鼠(2/5)的外周血中检测到弓形虫核酸,96h后全部小鼠(5/5)外周血中均检测到弓形虫核酸,而感染24h后可从其肝、脾、肾等组织中扩增到弓形虫核酸。对34例孕妇外周血分别用ELISA及PCR平行检测,ELISA测IgM阳性者3例,PCR扩增阳性者6例(其中3例IgM亦阳性),表明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乳头状甲状腺癌和良性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别。方法 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表达峰度定量法,检测4处新鲜甲状腺手术标本组织中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TGF-β1 mRNA在4种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均有较高的阳性率(>83.3%),乳头状甲状腺癌中TGF-β1 mRNA的表达量较良性腺瘤、桥本氏炎及正常组织均增  相似文献   

15.
获取人IL-18cDN克隆。方法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获取人IL-18cDNA,将其克隆至天然蛋白表达载体PBV220中,并进一步亚克隆至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GEX-4T-3中,对其进行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结果测序结果表明克隆至PBV220中的IL-18cDNA包含成熟IL-18蛋白的全部编码序列,酶切分析表明一约470bp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GEX-4T-3中,与理论预计的一致。结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技术,对50例胎儿组织DNA进行了Y染色体特异的SRY基因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250bp。结果显示:32例早孕绒毛DNA中,有17例扩增出特异性片段.15例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有、无特异性片段比例为1.133:1,接近胎儿自然出生性别之比;18例中孕引产胎盘DNA中8例阳性,10例阴性,与引产胎儿实际性别完全一致。因PCR扩增胎儿SRY基因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早期胎儿性别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一种简单快速的血清HBV-DNA模板的制备方法党双锁,徐仓宝,歧天茂,顾晓慧(医学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西安710061)PCR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检测血清乙肝病毒(HBB)DNA[1],以便确定是否有HBV感染和有无传染性。在PCR中,模板制备至关重要,优质...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组为一松弛环状、部分双链的DNA(RC-DNA)。在其负链的5'与3'端之间存在一缺口。当HBV进入宿主细胞后,基因组转变为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我们根据HBVRC-和CCC-DNA的结构特点,设计了PCR区别RC-和CCC-DNA。实验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区别两种形式的HBVDNA。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31例早期复极综合症(EarlyrePolarizationsyndrome,ERS)A29例正常对照组·C率变异(Heartratevariability,HRV)五个时域指标的改变。结果发现,ERS组相邻正常R-R问期差值的均万根GequarerootdthemeansquareddifferencesdSue-cessiveNNintervals,rMSSD)及相邻W常R-R问期至值大于50msi6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roPortionofNN intervalgreaterthan50ms,PNNs。)较对照增高,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提示ERS存在到交感神经活性增高。ERS·O率变异的特征性改变对于该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婴儿型脊肌萎缩症的产前基因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一婴儿型脊肌萎缩症家系统进行前基因诊断。;方法用PCR-酶切技术对一家系孕17w的风险的胎进行SMN基因外显子7缺失的检测。结果此风险胎儿SMN基因外显子7缺失可继续妊娠。结论婴儿型脊肌萎缩症可通过产前基因诊断避免患儿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