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AutoCAD计算机应用软件,应用于铁路电气化接触网施工中的软横跨计算,用AutoCAD内置LISP语言,编写简单易懂的程序,实现软横跨的计算,应用AutoCAD的同一操作界面可以重复绘出多个图形的特点,实现软横跨在特殊情况下的计算,即在同一个计算机操作界面内进行既有软横跨的计算和改造以及在同一组软横跨中增加悬挂股道的计算,实现软模跨预制图的重合。  相似文献   

2.
对接触网软横跨手工预制计算的不足进行了分析,还介绍了接触网软横跨预制计算软件开发、流程图、功能与应用,就推广应用该软件与进一步完善其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确定接触网软横跨横承力索最低点的一种计算方法,并以北京—郑州段电气化改造中保定南站的软横跨横承力索为例进行了计算,证明该计算方法可简化软横跨多的车站和区间的横承力索计算。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代替软横跨接触网钢柱的大容量预应力混凝土软横跨接触网支柱的荷载计算、结构分析和内力计算方法,并通过支柱的卧式和立式对比试验。提出了用卧式试验检验支柱随双向荷载的结构性能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铁路供电施工安全性、高效性,进一步规范电气化铁路施工工艺,综合国内铁路供电系统的特点,提出了构建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施工机械自动化系统的要求。普速铁路站场咽喉区以内一般使用绝缘软横跨,软横跨工程计算中结构复杂、涉及因素较多,计算结果长期不及预期,寻找更加科学精确的方法计算软横跨结构尺寸,研究软横跨预制逐步由人工转为机械化、人工智能化、智能化,不仅可以节省后期调整时间,还可以提高作业效率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使用AutoLISP编制接触网软横跨计算程序,发展了AutoCAD计算机软件在电气化铁道方面的应用。采用AutoCAD内置的编程系统AutoLISP,可以使编程过程简单化,输出形象、逼真的软横跨预制图,有效地提高软横跨预制效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陈江波  李伟 《电气化铁道》2003,(6):20-22,26
本文针对京广线既有软横跨接触悬挂抬高施工过程中,在不加高软横跨支柱高度前提下,对横向承力索直吊弦缩短量和横向承力索缩短量的简化计算,提出了适合现场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京广线既有软横跨接触悬挂抬高施工过程中,在不加高软横跨支柱高度前提下,对横向承力索直吊弦缩短量和横向承力索缩短量进行简化计算,提出了适合现场的具体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辛子平  畅洪亮 《西铁科技》2003,(3):31-31,37
本文作者介绍了大容量钢筋混凝土软横跨支柱倾斜度以及基础顶面倾斜度的计算方法,并叙述了施工工艺和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广深线的接触网软横跨未采用张力补偿器,当温度骤降超过15℃时,其支持的接触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上下部位定绳初始张力的增大使支柱的角钢弯曲,而哈大线Re200C接触网软横跨采用了张力补偿器保证了软横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和抢修的接触网软横跨预制计算软件。该软件功能较安全,已在现场推广应用,很受工作人员欢迎。  相似文献   

12.
head–span pole软横跨支柱head–span structure软横跨head–span support横承力索支撑head–span wire横承力索head wire横承力索headroom净空高度headroom restriction净空限制headspan横跨headspan construction横跨结构,横跨headspan cross catenary wire软横跨承力索head  相似文献   

13.
范中杰  徐新 《西铁科技》1999,(B12):21-24
本文论述了接触网大修中,特殊腕臂软横跨的采用不但解决了支柱容量不足的问题,而且对既有支柱不需进行更换,减少了施工难度,提出了施工效率,并且每组软横跨节约投资1万元,对今后接触网大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常情况下软横跨应用在行车速度不大于 16 0 km/ h的电化区段 ,本文结合广深线及哈大线 Re2 0 0 c接触网软横跨的结构特点 ,对影响软横跨稳定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解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曹阳 《成铁科技》2010,(1):33-35
本文开发的接触网软横跨、支撑装置、整体吊弦预制计算软件程序,可模拟预制计算过程,人机界面较好,数据修改方便,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在接触网工程施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软横跨结构以工程造价低、结构简单等优点,在普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应用广泛.运营实践中,因软横跨电连接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异常载流引发零部件烧损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本文对两起软横跨定位器定位钩烧损脱落故障进行分析,对不同工况下的软横跨电流分布情况进行建模,并基于Electronics Workbench电路仿真软件进行EVB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根据施工实践,总结出复线电气化铁路软横跨电分段改造的做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在既有电气化铁路提速改造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将车站软横跨改为硬横跨。叙述如何在保证正常运输的情况下安装硬横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新月线接触网改造工程的多股道软横跨改造的施工经验,总结了月山枢纽接触网改造采用的悬吊式软横跨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及注意要点。  相似文献   

20.
秦皇岛站在不中断列车运行的条件下改造站台雨棚和接触网 ,工程包括旧站台雨棚的拆除、新建站台雨棚及接触网软横跨过渡。原旅客站台雨棚立柱和接触网软横跨支柱分体 ,改造后的雨棚全部为钢结构且与软横跨合用钢管柱。施工中曾发生机车刮弓事故 ,后经采取增强柱体抗弯能力的措施 ,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