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海拾贝     
《航海》2001,(6)
美海军使用新式潜水服 美国海军最近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海域完成了一种被称为“刚性服2000”的新式潜水服的试潜任务。穿这种潜水服可在水下2000英尺的环境中作业,比旧式潜水服深约800英尺。经过试验,穿“刚性服2000”甚至可潜到海平面以下3000英尺的深度。  相似文献   

2.
瑞典防卫组织的海军医疗部开发出带加热器的潜水服。该潜水服内部布满用于温水循环的网状细管,背后的加热器使循环水加热。穿上它即使在零下5度的水中也能潜水2小时,从而在海洋油田开发等深海作业中发挥威力。据瑞典驻日本使馆有关人士称,所开发的潜水服借助水下用小型电泵而具有加热和潜水服内温水循环两种功能。电泵设计新颖,故不受水压的影响,加热器  相似文献   

3.
深海狼鱼     
凡是目睹过大平洋狼鱼的人都会被它那可怖的面貌吓得丧魂落魄。也许正因为如此,这种面丑心善的深海动物总是设法回避人类,不轻易让人发觉。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洋几百米下冰凉的深处。加拿大潜水员玛克德尼耶尔携带相机多次潜入海底,累计起来时间长达2500个小时,只有一次碰上了狼鱼。他回忆当时遇到狼鱼的情形,写着:“灰色的皱巴巴鱼首,仿佛完全溃疡  相似文献   

4.
科海拾贝     
《航海》1995,(2)
为了减少在遥远海区工作的潜水员得潜水病的危险,美国纽约州阿姆斯特丹的高压技术研究所研制出一种便携式高压舱。这种聚酯材料制造的高压舱重量不到50磅,能够折叠起来放在旅行包里,其供氧装置和增压装置可以分离。将这种装置从潜水船只中转运到直升飞机和救护车中十分方便。目前的价格为15000美元。  相似文献   

5.
针对深海油气田由于饱和潜水员的下潜深度通常在300 m以内,无法依靠潜水员完成海底管线膨胀弯和跨接管的测量的问题,介绍长基线水下定位技术,利用该技术,南海某气田项目成功测量和安装了多条膨胀弯和跨接管。  相似文献   

6.
目前,近海工程的水下作业由潜水员进行。但人在深海做这些工作却要冒很大的危险和付出高昂的费用,因此需要能高效工作的水下机械手。在研制工业机器人的基础上,奥斯陆中央工业研究所正在从事有效的水下机械手的研制工作。在三年中,建成了一个样机系统,并使用了一种新的控制原理——分解运动控制法,不需要使机械手与控制器之间呈几何相似,只要使用一个简单的操纵杆,就可十分简便地控制机械手。该机械手主要是为钢外壳的检测作业设计的,具有在狭窄接点处作业所需的灵巧性。为便于靠近检查,在夹持器内装一台小型电视摄象机。本系统适用于近海工程的水下作业。  相似文献   

7.
打捞沉船,总是先由潜水员把金属板焊接到船体破洞上,再泵气使船浮起。美国发明了一种新的打捞方法,使用遥控技术,由一艘双人潜艇进行补船。胶粘塑料板用流动性很高的水泥密封在破洞上,然后泵  相似文献   

8.
1991年4月,在菲律宾西部烈日当空的南中国海,法国潜水员吉尔贝·富尼埃身穿深红色潜水服,潜入清凉的海水之中。他的使命是:顺着目标线潜至距海面170英尺的海底,磁强计上显示,那里有神秘莫测的金属物存在。他是一个10人海底搜索队的成员,是来菲律宾西部福琼岛沿岸一英里之内的海底寻觅1600年12月14日沉没于此的一艘西班牙大帆船遗骸的。 富尼埃身体不断下沉,在幽暗的海底竭力辨识周  相似文献   

9.
1.前言当潜艇万一不能从海底上浮时,深海救生艇用以营救艇内人员,它与潜艇的舱口对接,使艇员转移并返回海面.深海救生艇与一般调查用潜艇比较,它以救生为主要目的并具有多功能,故要求其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和重量更轻。深海救生艇从1982年开始建造,1986年交给防卫厅使用。下面叙述深海救生艇用电气设备的  相似文献   

10.
潜水刀漫话     
作为一名潜水员,不管他是商业潜水员还是体育潜水员,也不管他所使用的潜水装具是自携式的还是硬盔式的,当他下水时,决不会忘记一件王具——潜水刀。潜水刀虽小,但它恰如其它潜水设备袋里的工具一样重要。它是一件工具,一件护身工具,它又是一件撬具,一把锤子,它也是一把切割刀或锯子。使用不当,它会伤害人,使用得当,它会忠心为潜水员服务,甚至能挽救其生命。  相似文献   

11.
美国海军研制的马克14型闭路饱和潜水系统,是一种新颖的潜水呼吸系统,使用时为全密闭式,无气体损失。整套潜水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潜水员穿戴装具,潜水脐带,推挽式泵密封装置以及人员运载舱。另外,还备有潜水员用氦氧应急气源,供气量每分钟6立方英尺。系统工作程序是;一个泵将新鲜的呼吸气体从人员运载舱环境中通过脐带送给潜水员,另一个泵将  相似文献   

12.
科海拾贝     
《航海》2000,(6)
法研制成潜水通信装置 法国一家公司新近研制成功一种通过人体口腔获取信息的高清晰度潜水通信系统装置,已正式投入使用。 这种新装置的特点是可以使潜水员通过牙齿和面颊骨获取信息。它的无线电信号接收器安装在潜水员呼吸用的透气管上,从岸上传来的指令、信息通过装在浮筒上的无线电信号发送器先传到透气管上,然后这些声音将通过  相似文献   

13.
据称联邦德国德吕贝克的Drgerwerk公司研制的一种高压救生艇已为北海的海洋工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救助系统。这种特殊的设计是为了石油钻井平台和船只在发生紧急事件时保护潜水员的生命安全。这种救生艇目前已用在北海的最大潜水支援船之一Norskald号上, 由一名导航员和二名潜水技术员操纵。  相似文献   

14.
现在潜水员使用的水下工具有液压、气动、电动三种驱动方式。其中液压和气动水下工具是将陆用工具适当改造而成的。然而在海水中使用时包括电动工具在内的这些水下工具却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研制了一种以高压海水作为工作介质的新型水下专用工具——海水压工具。现在已试制了具有砂轮机,清洗刷、切割锯功能的第2号样机,并由数名潜水员完成了水下试用试验,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闪耀在潜水员心目中的海底珍宝人们一直毫不动摇地坚信:漫漫无际的大洋底下,蕴藏着价值数以亿计美元的黄金宝库。而潜水员梦想中的海底宝库及珍宝,则大都是十五至十八世纪的西班牙大帆船,因为这种船里拥藏的珍宝最惊人。事实上也是如此。公元1492~1820年间,西班牙殖民主义者从他们的新大陆采矿场里,掠取了不下50亿比索(拉美许多国家流行的一种货币)的金银,其中  相似文献   

16.
基于iSIGHT优化设计平台,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MSC.Patran/Nastran对某深海载人平台总装台架进行重量优化。优化过程采用自适应模拟退火算法(ASA),在满足结构屈服强度的前提下,给出重量最小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满足结构屈服强度要求,且重量较原有方案明显减少。该方法可以推广到其他结构位置的优化设计中,对深海载人平台的进一步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海洋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而今,随着油气开采不断向深海推进,开采的难度大大增加,原有的技术装备也需要不断地更新升级。海上油田水下开发工程设施建设离不开潜水员或水下遥控机器人ROV的支持,通常情况下,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潜水员在水下提供的指导或依据ROV视频电视传输的信号获取必要的信息,确立施工方案,进而执行某项操作。但是,在某些特定场合,比如水下能见度低、视距短、图像模糊不清时,视频信号的有效性大大减弱,在施工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雷达波声学信号技术恰恰可以突破视频信号的瓶颈,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并且在某些水下工程领域内,雷达波远距离捕捉目标的能力强,使用声学信号技术比视频信号技术更为经济高效。作者结合几个实例着重介绍声学信号在海洋水下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及技巧。  相似文献   

18.
潜入深海     
蓝色的大海,是富饶美丽的。为了探索水下物质资源,潜水员需要潜到海底去作业。水下是个高压世界,稍有不慎,便会导致潜水减压病。随着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我们已有潜入深海大洋的能力。1989年1月,在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进行的350米氦氧模拟饱和潜水实验,创造了亚洲模拟潜水的最深记录。这既是一次模拟实验,也是对  相似文献   

19.
新型潜水钟     
联邦德国最近建造了一种部分遥控的系留型潜水钟. 这种能容纳三人的潜水钟既具有潜水员闸出式潜水器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还具有普通潜水钟的优点,可供呼吸空气、电能及热水,并通过控制电缆传送数据.  相似文献   

20.
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潜艇设计概念并取得专利。其特点是湿表面积减少,耐压壳体独特,将布置的灵活性与球形固有的结构优势相结合。这种耐压壳体是一组相接球体,按几何相容性进行布置,其椭圆形剖面,流线形外形减少了摩擦阻力,增强了水下性能,双浆推进器的有效使用提供了更好的机动性,作为这种概念的例证,设计了一艘19.4m长的潜艇,调协有专门用于海洋学研究的首部观测拱顶,具有饱和潜水能力。用于潜航的推进动力装置是带铅酸蓄电池的柴电机组,深潜性能包括潜水员可达305m,工作深度可达762m。最大自持力为30天,人员容装能力为15人,科研有效负载为5t。这种新型潜艇设计概念的其他潜在用途包括军用和商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