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闵光 《海运情报》2004,(2):14-14
日本三大海运公司2003年度(2003年4月~2004年3月)东西干线的集装箱运输量,预计合计为376.7万TEU.比上年度增长7.5%。北美航线(东、西航合计)的箱运量三家公司都将增加,而亚洲,欧洲航线,预计在西航,商船三井的箱运量将下降,在东航,商船三井和川崎汽船的箱运量将减少。  相似文献   

2.
1994年,亚洲经济大国(地区)之间的集装箱海运量达446万TEU,比1993年的391万TEU上升近14%(参看附表),海运量在世界上居第二位。同期太平洋航线和北欧/亚洲航线的增长率分别为13%和8%。北美/亚洲航线虽然集装箱海运贸易的增长速度较慢,但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航线。  相似文献   

3.
程菁 《集装箱化》2008,19(7):8-10
0 引言 东西基干航线连接经济发达的北美、欧洲以及21世纪的经济发展热点亚太地区,是世界航运的主动脉。据德鲁里统计,1999年东西基干航线的集装箱运量为2507万TEU,2006年增至5554万TEU,几近全球总运量的1/2(见图1)。短短7年间,集装箱运量增长1倍,显示出东西基干航线经济腹地的雄厚实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因为如此,东西基干航线也成为各大班轮公司运力投放最为集中的主干线。  相似文献   

4.
一、亚洲货柜流量流向的改变 仔细观察一下最近流出/进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货柜流的趋势,便会发现货柜流从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NIE)转向了中国和东盟国家(ASEAN)。 以亚洲/北美航线为例,从1988年到1995年,东向和西向运量都增长了110万TEU。但在东向货流中,由日本运往北美的货柜量减少了9%,由NIE运往北美的  相似文献   

5.
一、世界集装箱运输以东南亚地区最为集中--中国的集装箱运输发展速度尤为明显 1999年世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大约为19800万TEU,其中亚洲大约为9450万TEU,约占世界总量的48%,北美洲2960万TEU,约占世界总量的13.6%,欧洲4810万TEU约占世界总量的24.3%,亚、北美、欧洲合计占到世界总量的87%,南美、非洲、大洋州合计约占其余的13%.  相似文献   

6.
1994年亚洲地区往向运量合计达384.9万TEU,比1993年增长9.6%,同期的复向运量达286.8万TEU,比1993年增长17.8%(相当于往向的75%),说明美国与亚洲各国(地区)同的经贸活动在日益发展。并出现有以下几个新的特点。 日本是亚洲十个国家(地区)中运量最多的国家(复向运量也是最多的,而且高于往向,1994年突破了100万TEU大关)。但从发展趋势上看,一直较为平稳。这与日本是高度发达的国家有关。从出口第五位货种及其新占比重中可明显的看出,以93/94年为例分别为电机及部件:10.7/12.0;衣料、杂货类:13.1/11.6;轻工机械:8.5/9.0。如此货种构成,在市场上能与之相媲美的竞争对  相似文献   

7.
亚洲区域内主要船公司2006年区域内的集装箱运输量,干货、冷藏货合计比上年增长5.1%,为1025.3万TEU。其中干货增长5%,为981.3万TEU,冷藏货增长7%,为44万TEU。中国南部和北部两个地区以及越南的出口量都以两位数增长,日本的发运量也增长了6%。虽然没有像亚洲/欧洲航线那样持续出现短装情况,但区域内航线的货流持续扩大,今年第一次突破了1000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国外     
《集装箱化》1995,(2):37-38
国际集装箱船经营者协会有31家成员公司;亚洲运往北美货物的码头装卸费、手续费今年起大幅提高;世界主要班轮航线全集装箱船运量统计(5000载重吨级以上);1991~1993年美欧航线集装箱运量;东南亚国家集装箱运量;拉美航运业者协会对运往委地马拉的集装箱征收防盗费;汉堡与东亚间箱运量今后年增10%。  相似文献   

9.
2013年6月,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宣布计划成立P3网络联盟,整合三者在亚欧航线、跨太平洋航线和跨大西洋航线上的船队,投入超过250艘船舶(包括马士基航运新造的3E级18 000 TEU型船舶),合作运营远东—欧地、远东—北美、欧地—北美等东西主干航线.在该联盟中,马士基航运、地中海航运和达飞轮船分别投入运力110万TEU、90万TEU和60万TEU,运力合计260万TEU,就运力规模而言远超现有其他航运联盟的体量.2014年3月,P3网络联盟正式获得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批准;欧盟对P3网络联盟实行事后审查,相当于持默认许可态度;目前,P3网络联盟的运营申请已经递交至我国商务部,正在等待审批.  相似文献   

10.
小丁 《集装箱化》1994,(4):30-30
自1989年以来,中韩集装箱航线运量每年增长60%以上.1993年达21.5万TEU,预测1994年可望达到35万TEU,而日韩航线预计为33万TEU。  相似文献   

11.
徐之浩 《集装箱化》2004,(12):37-37
由于跨太平洋东向航线上集装箱运输量大增,2004年第2季度比第1季度增长14.7%达到260万TEU,为去年同期的187%。北美西海岸港口阻塞严重,同时北美铁路由于运量同比增长12%而不堪负荷,运价大幅提升。许多承运人应货主要求纷纷改道,经巴拿马运河的北美东海岸全水路航线又热闹起来,2  相似文献   

12.
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往北欧、地中海集装箱班轮航线(欧洲航线西行)2007年运输集装箱货物(航运公会部分)951.5万TEU,比上年增长19%。按目的地计,往北欧的集装箱货物增长18%,为619.1万TEU,经地中海地区的增长22%,为332.4万TEU。与需求增速明显下降的北美航线相比,欧洲航线保持了从2006年起的达两位数的高增长率。各班轮公司认为今后较长时间将继续会有超过10%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13.
国际     
《集装箱化》1995,(11):36-37
全球冷藏集装箱的年生产能力;近年各国(地区)冷藏集装箱产量;世界保温集装箱的保有量达型50万TEU;世界五大班轮公司联合开辟新航线;意大利邮船公司今秋起参与欧洲航线运输;美国港口货运继续增长;西欧三大港上半年集装箱运量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14.
钟秋 《海运情报》2005,(4):9-12
从大型船公司到中小船公司激烈竞争的亚洲区域内航线已恢复了活跃。2004年,有的船公司受运力不足的影响不得不停止了运输,但更多的是精心安排有限的运力,或与其他船公司协调,集中智慧加强既有航线和开设新航线。东亚12个国家和地区的集装箱货流量,按主要船公司的运量水平计,一年已接近900万TEU。越来越明显,中国已是亚洲区域内市场的主角。  相似文献   

15.
张敏 《海运情报》2005,(7):11-13
2004年亚洲出口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剧了远东/北美航线东行和西行货流的不平衡(见表1)。据统计,北美回运至亚洲的集装箱约有一半以上为空箱,旺季时空箱比例高达60%。从运力供应状况来看,LSE/Boxfile的数据显示2004年北美航线的名义运力增幅达16%,仅比远东/北美航线东行的运量增幅高出不到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集装箱运输     
《海运情报》2005,(6):36-39
2005年2月中日航线集装箱运量;中远集运在日本厝港、华南航线增挂南沙港;新海丰航运在中国,泰国航线开展新的集装箱运输;新海丰航运今年的集装箱运量将达100万TEU;中海集运与长荣首次进行合作;韩进海运、中远集运将开展印度、中东支线运输;达飞等三公司开设亚洲/南非/南美东岸航线;  相似文献   

17.
包括亚洲12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亚洲区域内航线,2007年上半年主要船公司的集装箱运输量合计达到538.2万TEU,比上年同期的503.6万TEU增长7%,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日本出口99.8万TEU,增长2%,进口129.3万TEU,也增长2%。按国家和地区统计,在出口方面,中国南部的出口增长10%,中国北部的出口增长44%,越南的出口增长29%,  相似文献   

18.
运价费收     
日本/地中海航线上的独立船东从5月1日起调高集装箱运价,75美元/TEU,150美元/FEU。 独立船东有:长荣海运、德国胜利航运、韩进海运和朝阳公司。 亚洲至地中海的箱运量增长迅速,1997年1-11月航线上公会成员公司的箱运量达到236,000TEU,比上年同期增  相似文献   

19.
丁力 《海运情报》2007,(9):15-15
据主要船公司的总计,亚洲区域内航线2006年运输集装箱1025.3万TEU,比上年的975.3万TEU增长5.1%(增加50万TEU),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日本出口亚洲增长6.1%,为198.5万TEU(上年为167.8万TEU),从亚洲进口增长312%为253.4万TEU。[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集装箱化》1995,(5):23-23
1994年日本往北欧海上集装箱运量,公会内外船公司合计约35.3万TEU、与上年大致相同。其中公会船公司运量约20.7万TEU,也与上年大致相同,虽然连续二年低于30万TEU,但与1993年比1992年减少约8%相比,去年已停止下降。公会外船公司运量约5.6万TEU,已是1992年以来连续3年低于6万TEU.但与上年相比,已有一定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