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针对某轻型货车减振器总成在使用中出现的失效问题,运用理论计算,结合实车测量情况对理论计算值进行修正,完成减振器行程的校核,同时针对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优化。理论计算与实际结合的方法提高了校核的准确度,保证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缆吊系统设计中凭经验选择主索规格的问题,在叙述悬索抛物线理论的基础上,推导了确定主缆规格和安装垂度的优化数学模型,并介绍了用"规划求解"工具快速求解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优化理论,以某拱桥悬臂浇筑节段长度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优化数学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得到了最优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拱圈节段浇筑长度变化对索力峰值有较大影响,优化后索力最大增幅40.8%;同时,优化节段浇筑长度可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截面拉应力峰值,最大降幅15.34%,成拱后拱圈应力线更逼近于"一次成拱"状态。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资源的利用尽量保持均衡,避免出现频繁、严重的高峰或低谷现象,从而减少施工现场各种临时设施的规模,最大限度地节约施工费用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将SPSO算法引入到"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求解中,建立了考虑多资源优化、适合SPSO算法计算求解的"工期固定-资源均衡"问题的数学模型。示例分析表明:采用SPSO算法明显优于传统的优化算法,它不仅能有效地收敛于全局最优解,同时又能获得不同的优化方案,为施工决策提供了多种选择。文章研究的方法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管理和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商用汽车》2011,(14):49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2季度例会上,在提出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首次提出要把握好政策的节奏和力度,同时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照。会议强调: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特别是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6.
给定周期条件下环交叉口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理论自提出以来,在国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原对称式控制方法易导致饱和度不均衡、部分进口绿灯时间利用不充分等。本文在环形交叉口左转二次控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环型交叉口各流向的不对称性,以环型交叉口各流向饱和度均衡为优化目标,提出了基于非对称性的环型交叉口优化控制方法。并以各进口道饱和度方差为评价指标,对该优化方法进行评价。文章的最后,以该方法在厦门市的实际应用为例,说明该方法的正确性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排气制动的工作原理,并通过分析排气制动的工作方式建立了重型汽车排气制动器制动效能的数学模型.在排气制动器上加装限压阀进行排气制动效能的优化,解决了排气制动中存在的排气门"二次开启"问题;利用试验结果验证了排气制动效能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对汽车专业学生讲授《汽车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研究,阐明了《汽车理论》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分析了《汽车理论》课程对学生知识、素质等方面培养目标的主要影响,提出了基于"需求导向"和"逻辑知识体系"的课程改革思路,科学优化教学设计,并通过教学实践验证了改革方案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修理工在实施车辆维修过程中,应自觉地把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坚持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维修中,要严格按照理论上的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对把握不准、有疑问的问题,应及时查阅有关维修资料或向有经验、技术好的同志请教,坚决克服"差不多"、"过得去"的思想.同时,在操作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使理论水平和维修技能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景观生态学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城市规划理论对桥梁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桥梁景观设计满足生态理念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借鉴"绿色道路廊道"理念,以英国、荷兰等国已建的几座生态桥梁和国内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生态廊道桥为实例,提出了"绿色桥梁廊道"概念,并对其在景观生态方面的作用和带来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论述."绿色桥梁廊道"将风景园林艺术应用于桥梁工程中,为城市、景区、保护区的生态桥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它不仅充实了景观生态学中"绿色廊道"概念,亦可促进城市生态规划下桥梁景观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桥梁结构也因此在城市绿化和生态保护领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机动车保有量极速增长,兰州城市交通拥堵在时间和空间范围上不断扩张,高峰期主要道路都处于高饱和运行状态,由交通拥堵而直接引发的环境、能耗、安全等诸多问题,也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现通过对现状交通路网的分析与研判,提出按照“内联外拓、快捷优化、系统整合、整体提升”的总体思路、“纵横并重、先纵后横、保通兼畅、交通成网”的总体原则,疏通城区道路网和联通对外瓶颈公路网,加快构建“人便于行、车畅其流、便捷高效”的兰州市道路网,实现城市内外路网合理对接、高效衔接,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对大兰州都市经济圈、兰白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能力。其研究思路可供同类城市的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南京市道路交通为研究对象,从交通供需矛盾入手分析城市交通现状,对交通拥堵形成的根源进行剖析。通过对交通管理理论与安全保畅经验进行总结,以建设"十二五"、服务青奥会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出发点,从城市发展模式、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秩序管理等方面入手,合理配置路网时空资源以科学保障道路安全畅通,提出适合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拥堵问题,提出将故障树分析法引入道路交通拥堵中。对道路拥堵故障树进行了相关说明,以北京丰台区广安路为例,构建道路拥堵的故障树模型,分析引起拥堵的所有可能原因,并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了主要拥堵原因,给出了解决道路拥堵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交通大数据分析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现状问题,总结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形成的主要原因,并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路网建设、强化静态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以期为类似大城市交通拥堵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升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效率,将交通状况、在途潜在风险等信息纳入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救援车辆诱导研究中,基于实时和时变路网环境下的交通信息,以车辆出行时间最小,路径可靠性最强为目标,构建基于在途时间和路径可靠性的车辆诱导最优化模型。设计一种实时信息和时变信息结合策略,使模型规划路径随路网交通量变化而相应做出阶段性调整,采用滚动时域策略将该动态决策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离散时间点的静态决策问题,用于计算应急救援路径时间;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发生后路网交通事故率升高,同时容易发生拥堵的状况,进一步将救援规划路径可靠性作为决策目标,即应急救援车辆规划路径在面对道路中断或者严重拥堵时是否拥有更多的调整策略,更新救援路径尽快完成救援任务;为了便于量化计算将上述目标转化为统一的价值成本,共同决定救援车辆的行驶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当行驶路段交叉口间距离较长,中间无其他道路连通,行驶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破坏趋势蔓延导致道路中断或拥堵等意外发生时,无法更新调整救援路径,最终导致救援延误;因此,基于救援时间和路径可靠性的车辆诱导最优化模型能够克服以上问题,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  相似文献   

16.
陈峻  王涛  李春燕  袁长伟 《中国公路学报》2012,25(1):128-134,140
为了精确解析城市公交车和社会车辆混合运行的状态,在基本路段车速模型适用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公交车流量、社会车辆流量、公交车比例等参数,建立了改进的混合机动车运行速度模型,分别选取单向二车道和单向三车道路段进行交通试验调查,采用Metrocount 5600气压管式车辆分型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并用于改进模型的参数标定,并分别建立了2种车型的速度差模型,提出了路段混合车流3种不同交通运行状态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同等车流量情况下,不同公交车比例对社会车辆速度的影响表现为3个显著的变化区间;随着路段饱和度的增加,社会车辆和公交车之间的速度差呈现出从几乎不变、快速缩小到接近于零3个较为明显的运行状态;考虑车流组成中公交车比例的变化可以细化路段车流畅通状态、拥堵形成状态以及拥堵状态的判别。  相似文献   

17.
王乾  马非  夏杨于雨  刘鹏 《隧道建设》2018,38(Z2):169-175
为提高城市道路隧道的交通安全性,克服运营隧道安全评价难以进行定量分析的不足,根据改进的物元可拓学模型和变权理论,建立城市道路隧道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基于相关规范和已有研究成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定量分析标准。运用该模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 实例隧道1的交通安全等级为“低/3级”,偏向等级“较高/2级”; 实例隧道2的交通安全等级为“较高/2级”,与2座隧道的实际运营状况比较相符。将所建模型与其他常用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其实用性。从指标综合权重可以看出,路面亮度的均匀性和车型混杂率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上塘-中河高架是杭州市主城区最重要的一条南北向骨架道路,近几年来拥堵严重,已成为城市交通热点问题。该文从杭州市的道路网特点入手,通过大量现场调查,并借助杭州市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FCD和微波车检器流量数据,深入分析了上塘-中河高架的交通拥堵特征。从交通需求、交通设计和交通管理与控制三个方面系统地剖析了其交通拥堵的原因和症结。借鉴国外高速公路无瓶颈段设计理论,本着交通疏堵工程和保证快速路运行效率的理念,从增设匝道的合理性,打通中河立交瓶颈节点,部分路段"4改5(6)",增加匝道车道数,地面道路配套措施及封闭个别匝道等交通工程角度提出了交通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交通事故数据,对北京交通事故的时空分布、肇事车辆、死伤人员、事故原因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交通事故分布具有规律性,肇事主体以及事故原因具有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对清华东路与双清路丁字交叉口上下班高峰期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及信号灯配时进行调查,针对该交叉口存在的道路过窄、信号灯配时不合理、非机动车及行人流量大、道路标志标线不明确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拓宽道路宽度、增加非机动车车道、对信号灯配时相位进行优化等方案,最后运用Synchro仿真软件对改造前后的交叉口进行模拟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改善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