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水库回水长度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分析水库回水长度解析理论的基础上,应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模拟了简单算例下水库的回水情况,一方面验证了回水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就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水库回水长度变化存在极值现象;水库回水末端判别标准的精度不仅影响回水长度的大小,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影响回水长度随流量变化的规律;回水末端的位置精度越高,回水长度极值就越大,当末端标准精度较低时,在一定范围内回水极值现象可能不再出现;有关回水长度变化规律的传统认识有其合理性,它是回水长度解析理论的一种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2.
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河段的通航水流条件既受上游石泉枢纽日调节影响,又受下游安康枢纽水库调度的影响。河道水流既有山区河流滩险水流特性,又有库区河道水流特点。同时,该河段为连续急流弯道段,研究难度大。文中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研究回水变动区河段滩险整治工程方案。针对天然河道边界复杂等特点,研究采用正交贴体网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平面二维水流控制方程进行了离散。对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天然情况下的水位、比降及水流流速等进行了验证计算及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能够准确模拟枢纽回水变动区的水流运动特性。根据河段的河道特性、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特点,提出了航道整治原则。在上述整治原则的基础上,对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河段滩险整治方案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提出了能够达到设计航道尺度的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3.
根据流滩坝枢纽坝下、沱江河口洪水位及李家湾水文站洪峰流量分析了长江回水顶托对沱江河口段水面比降的影响,采用流滩坝枢纽坝下一般受顶托影响和不受顶托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和相应比降分别推求了龙透关沱江大桥受顶托影响和不受顶托影响的3 a一遇洪水位,应用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SMS对上述2种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论证受长江回水顶托的龙透关沱江大桥通航净空尺度。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蓄水至156m以来,每年汛前水库腾库消落至145m水位运行。随着库区水位的升高,库区汛前水位与腾库后水位变幅和回水变动区范围越大,回水变动区消落期事故频率将大大增加。三峡水库175m蓄水在即,本文通过对水库156m蓄水以来回水变动区水上交通事故的特点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重庆境内的嘉陵江河段正处于三峡库尾的回水变动段,三峡工程研究表明,嘉陵江河口泥沙淤积问题较严重.采用贴体正交坐标系下的河流泥沙运动的二维数学模型,对在嘉陵江河段上拟建合川和井口水库,解决嘉陵江河段泥沙淤积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计算表明,两水库对解决处于三峡库尾的嘉陵江河段泥沙淤积问题有明显效果.两库的减淤效果主要是拦沙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峡水库成库后,重庆河段回水曲线受库区水位影响,至江津才尖灭。通过数模计算,论证三峡水库回水水面曲线重庆海关-江津段的变化及尖灭情况,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舰艇动力装置生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舰艇推进系统生命力进行模糊评估,建立了破损损伤和冲击损伤两种情况下的生命力数学模型。实例计算证实此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舰船推进系统模糊评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根据三峡水库上游几个主要水文站近年来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水沙变化情况和原因.结果表明:上游主要支流金沙江和嘉陵江的输沙量明显减少,而各类水库的拦截、流域内的水土保持和河道采砂联合作用的结果是造成水沙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对回水变动区的泥沙淤积将产生直接影响,使泥沙淤积对回水变动区河段航运等所产生的问题将延后显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轴向磁化圆筒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介绍了一种基于圆柱坐标的标量磁位许-克变换的磁场解析计算方法,并利用该解析法对无槽电机的气隙磁场分布进行了较详尽的理论分析,还得出了计算解析结果。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对该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对于大气隙解析计算结果比较接近磁场的平均值,而小气隙电机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误差很小,从而验证了许-克变换法的正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电磁式鱼雷发射装置为基础,构建了鱼雷发射的动力学模型,对水体压强变化、活塞及鱼雷的运动过程进行分析,根据数学模型应用Matlab进行初步的仿真计算,明确系统中各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验证了本模型的数学合理性和物理过程描述的准确性。从仿真结果来看,本模型基本符合文中阐述的原理。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淹没齿型丁坝阻力与其壅水响应关系,利用物理水槽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淹没齿型丁坝阻力系数计算方法,其阻力系数大小主要与无量纲淹没度与相对坝长相关。进而采用动量守恒的方法构建了阻力系数与壅水效应相关联的淹没齿型丁坝壅水预测模型。通过实测数据对壅水预测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与水槽试验数据符合良好。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形式丁坝或相关涉及建筑物阻力与壅水效应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重点碍航浅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安康枢纽回水变动区重点碍航浅滩段的河道特点,分析了柏果滩至雁子石滩河段在上下游枢纽运行前后的水文变化。采用定床水流河工物理模型的研究手段,研究了不受枢纽调节影响的天然状态水流特点和碍航因素。依据枯水期浅滩局部通航水深不足、水面比降较大等碍航因素,结合回水变动区航道整治原则,确定了相应的整治方案。通过一系列优化措施,使河段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达到了Ⅵ级航道通航标准。  相似文献   

13.
陈宏乾  石令 《港工技术》2021,58(2):113-116
铜锣峡水文观测项目位于三峡库区变动回水区,其河床地形和水流流态复杂,对ADCP测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组根据以往经验结合测区环境情况,在外业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等环节采取了提高流量测验精度的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潜坝的壅水效果是水流经潜坝作用后一部分动能向势能转化的结果,不同条件(糙率、底坡、纵断面形状等)下潜坝水位壅高值与潜坝阻挡面积比率关系密切。采用理论分析与水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分析了潜坝的壅水机理,并在水槽中进行了不同底坡、流量、坝高、坝体结构对水位壅高及流态的试验,建立了水位壅高值、局部阻力系数与阻挡面积之间的经验关系式,引进了应用于天然河道的有效阻挡面积修正系数β,并对公式计算结果与天然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了经验关系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洪毅  王义安  于广年 《水道港口》2007,28(4):250-256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变动回水区河段年际、年内来水及来沙不均。定床模型试验提出了变动回水区河段航道以整治为主、疏浚为辅的整治原则,整治建筑物高度丁坝取0.5 m,锁坝取1.2 m;变动回水区上段整治线宽度取300 m,下段取200 m。经动床模型多方案试验比较,推荐方案满足III级航道标准,但变动回水区上段产生累计性淤积,河床普遍发生淤积抬高现象,使航深变浅,航行条件恶化,若要达到III级航道标准(航深1.7 m×航宽70 m×弯曲半径500 m)约10 a时间进行清淤。  相似文献   

16.
王相国  于广年 《水道港口》2004,25(Z1):82-85
黄河上游李家峡水库变动回水区河段属宽浅型散乱河滩,河床冲淤多变,航槽极不稳定。根据该河段回水后的水流条件变化及河床演变规律,选取中汊左、右槽进行航道整治,采用定床模型和动床模型两种试验方法对工程后的整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推荐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观音滩河段是三峡水库变动回水区内几个急流滩之一,根据观音滩河段天然条件下以及三峡水库蓄水以后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在三峡成库前后航道条件的变化以及3 000吨级和万吨级船队自航上滩能力.  相似文献   

18.
山区冲积性河流变动回水区航道整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广西绣江交口电站变动回水区的航道整治为例,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山区冲积性河流变动回水区的航道整治问题,提出了沿程变整治线宽度、变整治水位的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