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正>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和LED灯具的发展,车用LED产业链也迎来的巨大变革,不断挤占传统卤素灯市场。文章概述了车用LED的概念,介绍了车用LED芯片、封装、模组、控制器以及组装等5个环节的发展现状,重点从车用LED市场规模、产业集中程度以及产业链竞争新格局三个方面论述其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为车用LED产业链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
“构建适合汽车芯片发展的产业生态,需要全产业链参与、相关产业共同努力。”近日,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芯片联盟”)理事长董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有足够大的市场和经济规模支撑汽车芯片产业链国产化,汽车行业要了解重视芯片,芯片行业也要把握汽车“三化”转型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3.
7月30日,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主办,重庆珠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LED联盟、中国兵器报社协办的珠江光电摩托车LED灯具产品技术推介会在重庆万友康年酒店举行,来自相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嘉陵、建设、望江、春风、宗申、力帆、鑫源、银翔、巴山、新感觉、新珠峰等企业的5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现场展示了珠江光电研发生产的汽车、摩托车LED灯具系列,使用LED灯的四轮沙滩车和两轮摩托车,以及获得国家专利的摩托车芯片防盗锁等产品实物。  相似文献   

4.
《汽车与配件》2010,(10):11-11
为了提高白色LED的光提取效率。需要在芯片内嵌入光学构造。东芝机械正在开发专用纳米压印设备,目前已确认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在LED芯片内嵌入光学构造时,可提高LED的光提取效率及内部量子,从而提高亮度。提高亮度的效果因LED种类不同而异。亮度较低的LED提高了5%左右,亮度较高的LED提高了1%左右。  相似文献   

5.
已经成为全球第四大半导体制造商的德国墨尼黑英飞凌(Infineon)科技股份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高速发展的电动自行车产业,于2007年1月13日在天津津利华大酒店举行研讨会,向部分生产控制器的厂家和行业的媒体展示了他们研制的用于电动自行车(包括豪华款、电摩)控制器的芯片。会上,运用芯片的部分单位介绍了芯片的功能和有关技术的案例。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功率发光二极管(LED)对结点温度要求控制严格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导热板+热沉的散热技术来满足LED前照灯散热封装的方法。利用恒温箱模拟车灯所处发动机舱的环境温度,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方法研究了芯片结点温度随环境温度、导热板长度、散热器倾斜角度、芯片封装深度变化的规律。试验值与数值模拟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产业集群的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以中小企业集聚为主体、以专业化为纽带的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因素。杭州,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本地产业集群的发展。2003年产业集群产值已经占乡镇工业产出和利税的七成以上。因此,在新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不可避免地面临外部经济环境中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同业无序竞争的压力以及国际竞争、被重组的挑战。本文通过考察杭州产业集群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产品介绍     
新型光源路桥护栏灯光带问世由上海隧道股份公司研究所研制的全新灯光带 ,它使用 LED(半导体发光管 )为光源 ,为路桥灯光配置和城市景色建设增加了新型的灯光设施。其技术已获中国国家专利。1 .产品特点 :(1 )寿命长—— LED芯片寿命大于 1 0万 h,是日光灯的 3 0倍以上。(2 )耗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动车》2002,(1):38-38
中国已经改变了世界服装业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业的格局,也许芯片业也将发生同样的一幕. 在上海,捷足先登的AMD和IBM等世界级大企业一再追加投资规模,后来者--如东芝公司(日本)、全球第三大芯片代工厂特许半导体(新加坡)和世界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湾积体电路公司更是把中国大陆作为投资的必选之地.数十家跨国公司宣布了建设规划,保证到2005年前芯片月产量将达到50万片.在北京、深圳和四川乐山等地,一些大规模芯片生产厂也相继投入运营.为鼓励投资,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则廉价提供新工业园区所需用地.  相似文献   

10.
<正>汽车芯片作为未来汽车的中枢大脑,是推进新型汽车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聚力推进全球芯片产业和汽车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共享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当其时。2023年12月5-6日,以“共享中国机遇共谋创新发展共赢产业未来”为主题的2023全球汽车芯片创新大会暨第二届中国汽车芯片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芯片大会”)在无锡滨湖隆重举行。本次芯片大会旨在为全球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搭建高端务实的专业交流平台,分享创新成果,打造产业生态,构建标准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罗静 《天津汽车》2011,(3):27-28
基于目前的半导体制造技术,LED输入功率中只有大约15%的能量转化为光能,其它的则转化热能,如果LED散热问题解决不好,输出光功率减小,加速芯片蜕化,寿命缩短,不能突显灯具的优势。文章在某轿车现有前照灯组合结构的基础上,制作了LED汽车前照灯样灯。介绍了热管散热器的导热和散热方式,仿真和测试结果表明散热效果较好,指出热管散热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散热方式应该向智能散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车指南     
只要购买一块KD-07型音乐集成电路芯片,就能制作一个可流动的LED摩托车尾灯电路。如附图所示。将本装置的A、B两端点直接并接于尾灯(刹车灯)的两端。由于KD-07的触发端直接与电源VDD端相连,因此只要尾灯被点亮,KD-07电路就工作,此时LED1~LED7发光管就作  相似文献   

13.
市光工业在“AT International2008”(7月23~25日,幕张Messe会展中心)上展出了采用白色LED、可左右独立控制照射角的配光可变式前照灯(AFS)。 新型前照灯的单侧前照灯由2个固定组件和一个旋转组件构成。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均配备有白色LED。固定组件为投影仪式,旋转组件可利用步进马达旋转。配备于各组件的白色LED均采用4个LED芯片。  相似文献   

14.
陈云 《时代汽车》2005,(1):28-28
2003年我国汽车市场保有量达到2383万辆,汽车零配件产值达到3875亿元,这其中还不包括车用发动机和整车厂零部件分厂生产的配件,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未来的发展潜力要远大于整车产业。  相似文献   

15.
ETC产业化是中国ETC行业的发展趋势,而现阶段ETC设备使用的芯片都为国外芯片,国外芯片由于与中国ETC国标不相符,导致现有ETC设备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按照中国ETC国标开发的芯片是ETC行业的迫切需求。从国内现有的ETC专业技术、科研团队、ETC行业经验等各方面已经具备ETC芯片国产化条件。ETC专用芯片国产化不仅能够带动国内芯片行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整个ETC产业链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信息》2010,(12):194-195
重庆珠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西南兵器工业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2004年开始,公司致力于民品战略结构调整,进入LED产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上海汽车》2023,(6):1-3
2023年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发布了《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由工信部组织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行业机构,梳理和分析了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并结合汽车与芯片的行业特点和应用需求编制的,旨在系统部署和科学规划汽车芯片的标准化工作,引领和规范汽车芯片技术研发和匹配应用,推动汽车芯片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山东省青岛市发改委近日印发《青岛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规划提出,青岛市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将确保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2015年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1 000亿元、2020年达到2 000亿元的目标。目前,青岛的节能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了包括技术研发、产品装备制造、产业服务、市场营  相似文献   

19.
市光工业在"AT International2008"(7月23~25日,幕张Messe会展中心)上展出了采用白色LED、可左右独立控制照射角的配光可变式前照灯(AFS)。新型前照灯的单侧前照灯由2个固定组件和一个旋转组件构成。固定组件和旋转组件均配备有白色LED。固定组件为投影仪式,旋转组件可利用步进马达旋转。配备于各组件的白色LED均采用4个LED芯片。旋转组件采用对来自白色LED的光进行两次反射来照射前方的构造。前照灯的总光通量与HID灯一样,达到了1万2000lm。LED的发光效率为100lm/W左右。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汽车工业的50年。50年来,中国的汽车工业在中央的重视和关心之下不断发展壮大。尤其是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央明确提出把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采发展之后。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消费的拉动。我国的汽车产量开始剧增。从92年的100万、200万、300万……到去年差一点就是600万。汽车工业对整个机械工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十五”的发展,到2005年,汽车工业产值达到12000亿,占机械工业在仝行业产值41100万亿的1/4。“十一五”开局利好,我国汽车工业将大有可为。然而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