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世界海运》2017,(8):46-50
学术界和实务界根据不同的需要,针对防灾防损制度有不同的称谓,产生的"防灾防损工作""防灾防损职能""防灾义务""预防灾害义务""安全维护义务"的称谓均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对广义上的"防灾防损制度"的梳理中,笔者认为其属于一种错误翻译,实际上应当被指称为"防损减损制度",而狭义上的"防灾防损制度"就是一般的"防灾防损制度",与"防损减损制度"有一定区别,可按照英文直接翻译成"预防措施",其应当包括保险人和被保险人、防灾防损制度的时间点在承保事故发生前、要求保险关系当事人行使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船舶和货物在海上运输中,除了会遭受实质的损失或损坏外,还会遭受其他非实质损失,一般是费用或者金钱的支出。海上保险人赔付的被保险人的费用支出包括四种类型:一是单独海损下赔偿被保险人修理船舶的合理费用;二是因承保风险引起的救助费用;三是被保险人应当承担比例的共同海损费用支出,包括其应当承担的共同海损分摊;四是被保险人为了避免或减少保险标的的损失而支出的施救费用。本文首先对海  相似文献   

3.
浅谈海商法     
随着国际对外贸易运输的发展和需要,各沿海国家都在发展和壮大本国的远洋船队,海上运输日趋发展。海商法是调整海上运输及船舶有关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规总称。因此,海商法同其它法律一样有它的主体和客体,海商法的主体仍然是指海上运输中及与船舶有关的各种关系的、享有权利与承担义务的法人和自然人,它的客体是指海上运输的劳务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行为或物(即船舶和货物等)。根据海商法调整的主要法律关系,我们就可以明确了海上运输使用船舶而发生了船舶物权的法律关系,例如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留置权等问题。由于经营船舶而发生了运输合同中的法律关系,例如:通过货物、旅客行李和运输而制定运输契约以及通过  相似文献   

4.
船舶保险与船舶保赔保险索赔和理赔若干问题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保险是以船舶为保险标的的保险,承保船舶在航行或停泊期间因海上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遭受的损失。船舶保赔保险是承保船东在经营船舶业务中应承担的,却不包括在船舶保险承保范围内的责任风险的保险。本文主要介绍二者在索赔和理赔制度与实务操作中的一些区别。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水上运输业也正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然而船舶安全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安全形式不容乐观,各类水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水运事业的发展,也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根据海上运输的特点,文章从“人机一环境一管理”系统的各要素着手,对船舶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其薄弱环节,指导做好船舶的安全工作,将各类事故处于预控之中,从而保障船舶安全。  相似文献   

6.
朱宇 《中国水运》2007,7(7):255-256
长期以来,船舶适航一直是海上保险中的重要默示保证,其对于船舶保险和海上运输货物保险合同的履行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探究承运人的船舶适航责任,有利于更深入地解决由此引发的各项矛盾,促进国际贸易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船舶理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船舶理货业,作为港口不可或缺的业务之一,其工作的好坏不仅对于承托运双方履行运输契约、买卖双方履行贸易合同、船方保质保量地完成运输任务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海上运输而言,由于海上运输所具有的跨国家、跨地区的连续性特点,一个国家或地...  相似文献   

8.
邹鸰 《中国水运》2006,4(11):206-207
船舶建造保险是承保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风险造成的物质损失、费用和责任的保险.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即在建船舶应该有保险利益.本文对船舶定造人、船厂、抵押权人对在建船舶的保险利益分别作出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编者按航运保险,又称水险,是保险业传统险种之一,它具有为海上运输提供抵御风险、损失均摊、补偿损失等功能.随着中国航运业的进一步发展,航运保险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但由于航运保险承保标的流动性大,承保风险复杂集中,涉及海上运输、国际贸易、海损理算、救助打捞、国际仲裁等多个专业领域、航运保险至今还不能为社会大众了解熟悉.从本期起,本刊将与国内主要保险公司之一的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航运保险专栏.该公司凭借长期从事航运保险的经验和业内领先的专业知识,以独到的视角为我们讲述航运保险.  相似文献   

10.
对海上承运人来说,用以承保其责任的保赔保险,在海上经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货主会要求承运人提供船舶保赔保险的证书来确认运输;港口当局会要求船舶提供有效的保赔保险入会证书,否则拒绝船舶入港;索赔人会要求保赔协会提供担保,否则就要扣船;船、货发生各种问题或事故时,保赔协会遍布世界各地的通讯代理会及时提供必要的专业或法律服务,妥善处理,维护海上运输的顺利运营;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承保承运人对第三方的责任风险,避免承运人陷于巨大的灾害之中。所以说,保赔保险和海上承运人息息相关。1保赔保险的基本特性——“互保”…  相似文献   

11.
船舶是复杂的保险标的,保险合同中的“船舶”含义可能存在争议。因此人保2009年远洋船舶保险条款(以下简称“人保2009年条款”)首先对保险标的进行了规定。该规定将船舶视为一个整体,方便船舶保险的投保人将船舶的船壳、船机、船舶属具作为一个标的物进行投保。燃料和物料作为船舶的添加物,也属于保险标的的范围。但给养、淡水等财产并不在保险标的之列。严格说来,本保险的保险标的还应包括船东承担的责任,主要是碰撞责任。从保险条款的措辞上来看,船舶备件似乎并不属于船舶的范畴1。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一般认为船舶保险标的包括船舶备件。  相似文献   

12.
船舶检验包括营运船舶检验和新造船舶检验。新造船舶检验是对船舶技术级别进行正确评价.保证新造船舶建造质量满足适航性要求的必要条件。船舶产品不但结构复杂,制造工序多,涉及专业技术面广,又承担海上运输任务,必须能够保证海上人命、货物财产的安全,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新造船舶检验的质量直接影响船舶以后的航行安全.因此对船舶建造符合性和海上航行的安全性都有特殊的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内河航运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而作为航运业保障的内河船舶保险状况却不容乐观。由于未实行内河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加之内河船舶保险市场也非常混乱,很多内河船舶逃避保险,已参保的船舶也多是拒赔率高,一旦发生水上交通事故则往往无力承担损失而面临困境,这种情况极不利于国内航运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内河船舶保险存在问题的分析,引入内河船舶强制保险制度,阐明建立内河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作用及可行性,并结合实际提出建立内河船舶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回顾2007年国内沿海发生的几起载运钢材船舶倾覆事故或倾斜险情,分析载运钢材船舶发生倾覆事故或倾斜险情的原因,指出船载钢材海上运输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钢材海上运输的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庄志洪 《航海》2009,(4):27-28
海上运输是世界贸易的主要承载者,世界上绝大多数货物的交付是通过海上运输来完成的。海上运输的背后是无数辛勤劳动的海员,海员驾驶着船舶航行于世界各个地方,身处各种各样、完全不熟悉的法律体系的管辖之下,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海员职业性质非常特别,需要给予特别的法律保护。最近几年,在发生海上事故后,海员被拘留甚至被刑事诉讼的案例时有出现,  相似文献   

16.
李峰 《航海》1993,(2):46-46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经济建设需要的物资.与日剧增。仅仅需要从海上运输的木材.就从1952年的30万吨增加到1957年的105万吨。东北产的木材.大部分集中到辽东半岛沿海港口,急待运往南方。但那时海上运输船舶少.运力严重不足.不能满足需要。这就给海上船舶运行组织提出了新的课题:是眼睁睁地等国家造船.买船、租船呢,  相似文献   

17.
长久以来,船东为了赎回被海盗扣押船舶、货物和人员而支付的赎金可以作为共同海损牺牲向货主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要求分摊损失,或者作为保险损失要求向有关利益的保险公司索赔,这已成为航运惯例,这无论是在英美法系还是大陆法系的周家郜有支持这种惯例的判决案例和相天法条。这种赎金一般属于财产险中船舶险范畴,而船舶险又分为一切险和全损险(或推定全损)两种。  相似文献   

18.
王洪 《天津航海》2001,1(2):11-11
海上运输精铜矿的危险性是由其含水量决定的。若货物含水量太高,则在航行中可能会造成矿水分离现象;由于船舶在航行中的摇摆和振动会在货物表面产生大量泥水而形成自由液面,这不仅降低船舶稳性,甚至会导致船舶倾侧或翻沉。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远洋运输船舶要经常越海跨洋,航行于它国的领海,靠泊它国的港口装卸货物。因此长期以来有人认为船舶是该国(船旗国)的一块“浮动领土”,或者称“领土的漂流部分”,这种观点在我国的电视剧中也曾出现,但是,其正确与否,愿与有兴趣者共探讨。众所周知,船舶是一国自然人、法人或国家所拥有的财产,因此,根据各国海商法典的规定,船舶必须进行登记,取得船籍港和航行权,才能悬挂该国国旗航行于国际间的港口,进行海上运输。它所服从的仍是船旗国的法律以及遵守国际上所公认的惯例,例如领海的无害通过。同时,船舶进入它国领海或港口  相似文献   

20.
张伟 《世界海运》2020,43(2):52-56
<正>船舶油污责任险保险人应与溢油船舶所有人对油污损害共同承担赔偿责任,这是由分摊风险、弥补损失的保险本质属性及强制险的公益属性决定的。在保险人未对溢油船舶所有人进行理赔的情况下,应先行对油污损害赔偿请求在其保险责任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