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分析沥青路面摊铺设备的技术性能和施工工艺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提出对沥青路面施工.工艺与摊铺设备进行关联控制,防止其产生施工缺陷,并指出沥青路面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平整度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入手,结合自己的施工经验.从沥青路面的配合比设计、拌和、摊铺、碾压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沥青路面施工平整度质量。  相似文献   

3.
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技术特点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沥青路面施工方式是各结构层分层摊铺、分层碾压,为了增强路面结构的整体性,各层之间通过透层油或粘层油进行粘接.该施工方法使得路面结构层间结合能力受施工条件影响较大.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技术可以克服以上缺点,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文中从双层摊铺技术实现方式、技术要点、双层摊铺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介绍沥青路面双层摊铺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摊铺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沥青路面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主要从摊铺机的机型选择、确定合理的摊铺宽度与厚度及适宜的摊铺速度、摊铺工艺的选择及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等几方面对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摊铺作业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刘刚  谭国湖 《公路工程》2013,(1):219-223
本文分析了双层摊铺技术特点,双层摊铺能够有效地改善层间粘结结构、缩短工期、优化路面结构,节省施工成本,提高施工质量。结合双层摊铺在浏醴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开展了现场钻芯取样及渗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双层摊铺具有更好的层间粘结和封水效果,能够有效地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双层摊铺能够延长碾压时间,从而能够获得更好的压实效果。同时,双层摊铺能够增强沥青路面的抗变形能力,提高路面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并有效地节省施工成本,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在对沥青路面摊铺离析的类型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对单机全幅摊铺和传统并机梯次摊铺方法下的沥青混合料级配稳定性、空隙率和平整度指标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对两种施工方法的摊铺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价。结果表明:单机全幅摊铺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并机摊铺所带来的沥青路面离析问题,还可以提高和改善路面的平整度,从而全面地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面层摊铺和碾压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建设中,沥青路面的机械化施工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路面的质量.笔者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对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中机械化水平较高的摊铺和碾压工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摊铺中的摊铺基准、熨平装置、摊铺方式、摊铺速度等关键技术;提出了碾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并结合试验路段的铺筑和现场钻芯,对摊铺和碾压工艺进行了实例分析,确定了混合...  相似文献   

8.
《中外公路》2021,41(4):58-63
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碾压时间是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运用传热学理论并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沥青路面摊铺碾压温度场在不同大气温度、沥青上面层厚度、初始摊铺温度、风速等条件下进行分析,计算发现:前6 min内,沥青路面上面层表面和底部的温度会急剧下降,而中部温度并没有上面层表面和底部的降温幅度大;沥青上面层厚度每提高0.5 cm,有效摊铺碾压时间可延长11%;初始摊铺温度每提高5℃,有效摊铺碾压时间可延长5.5%;风速每降低1.0 m/s,有效摊铺碾压时间可延长13.2%;若能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开始后的前几分钟内做好摊铺场地的保温隔风措施,能有效减缓沥青上面层表面温度的下降速率,延长有效摊铺碾压时间。  相似文献   

9.
摊铺速度对沥青路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砼摊铺机的摊铺速度是摊铺沥青路面的重要作业参数,文中分析了摊铺速度对路面质量产生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路面摊铺质量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排水沥青路面(PAC路面)因良好的排水、降噪和抗滑安全性能,运用前景广阔。在施工过程和质量控制中除了遵照一般的沥青路面要求和准则外,排水沥青路面施工还要高度重视沥青混合料改性剂的添加、拌和温度、摊铺碾压温度等关键环节的控制。文章通过对宁杭高速公路排水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求的介绍和总结,可为排水沥青路面的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关于无损预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强度的研究成果较少.成熟度方法是一个预测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强度的无损试验方法,然而在我国公路行业未得到有效应用.通过室内试验建立水泥混凝土的成熟度-强度曲线,并通过该曲线预测水泥混凝土路面合适的切缝时机和开放交通时间.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成熟度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强度,且对于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早期裂缝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车辆制动工况下路面抗滑性能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以车辆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为仿真平台,提出采用轮胎解析参数、整车参数、路面抗滑值构建耦合关联的车辆-轮胎-路面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湿滑路面状态下弯道行驶车辆的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情况,探索路面抗滑性能与表征行车安全风险的运动学参数值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路面抗滑性能影响车辆运动学参数值变化是诱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较低的弯道路面抗滑性能易使车辆在制动时出现急速横摆、甚至侧翻的交通事故;车辆两侧轮胎接地面抗滑值不均衡对弯道行车安全的影响高于对直道行车安全的影响,车辆极易在弯道制动时出现因抗滑值不均衡而无法保持有效转弯半径、进而冲出车道的交通事故.研究可为制定弯道行车安全的保障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多年冻土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材料对结构附加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骉  姬杨蓓蓓  王秉纲 《公路》2006,(12):66-70
多年冻土地区路面结构出现大量早期损坏,究其原因,与多年冻土地区独特的工程特点有直接关系。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的融沉变形使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产生附加应力,其与荷载应力的综合作用,直接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采用有限元法,并将融沉变形简化为二次曲线,建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的横向计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路面材料与基层底面附加应力的变化关系,并得出附加应力的主要影响参数,为多年冻土地区路面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便于对大规模路面状况进行评价,必须寻找路面状况的测定数据与专家评分值之间的联系,建立主观专家评分与客观实测数据之间的关系,即路面使用性能——路面状况指数PCI关系。该文基于AIC准则和遗传算法,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建立了利用弯沉、国际平整度指数及横向力系数模拟路况指数的模型,较好地模拟路面使用性能间的关系。实例证明该文所提出的基于AIC准则和遗传算法并兼顾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的新的路面安全检测模型优选方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在路面补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将空隙率较高的最大粒径为37.5cm的大粒径沥青碎石混合料铺筑在老沥青路面上代替半刚性基层,解决半刚性基层补强中反射裂缝及排水问题。采用集料嵌挤方法进行级配设计,使用高粘度沥青增加沥青膜厚度,以析漏指标确定沥青用量,通过试验路提出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的施工工艺。试验路观测表明:大碎石沥青混合料柔性基层用于旧路改造,能够满足道路结构强度及高温稳定性要求,起到路面结构排水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反射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前利用落锤式弯沉仪测得的时程曲线进行路面结构层材料特性反算方法发展迅速。通过分析现有路面模量反演方法的优缺点,并将比例边界有限元方法引入路面弯沉的求解中,与其有限元的结合,解决了有限元方法由于人工边界的引入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系统识别方法,实现路面模量的反演。  相似文献   

17.
以温度场实测数据为基础,提出了温度实测数据的处理及拟合方法.路面实测温度沿深度呈散点分布,但在短时间间隔内路面沿深度的升温曲线近似为线性分布.根据导热理论推断温度沿深度的二次导数为深度的一次函数,可以近似用三次曲线拟合路面温度的深度分布;用最小二乘拟合路面温度的深度曲线,发现路面内部存在热流通道,温度高的部位热流大,温度低的位置热流小.最后推荐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拟合路面温度分布.  相似文献   

18.
以一高速公路试验路路面性能数据为基础,结合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的Solver求解器建立路面性能指标曲线的指数回归方程,并通过拟合的指数回归方程计算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再根据已知的初始路面状况概率分布,得出某一时间的路面性能概率分布,最终达到预测这一时间路面性能的目的。经分析知道:运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表格建立马尔可夫模型不仅方便、操作简单,且具备很高的路面性能预测能力,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效果和影响范围,选取南宁市6处视觉减速标线路段进行了实地车速采集,获取了视觉减速标线上下游各500m范围内13个断面的地点车速,共计样本约6 300个。利用断面车速数据构建速度-距离曲线,研究了车速的变化规律和视觉减速标线控速影响范围;采用t检验和比例检验分别检验了视觉减速标线上下游控制点及标线末端车速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和超速比例的差异显著性,验证了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效果,并通过与对照组数据的对比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干扰。结果表明,视觉减速标线的控速范围为上下游约250m;车辆平均速度下降程度为2.4~4.2km/h,超速车辆比例下降9.4%~15.6%。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某2条道路路面使用近10年来的观察和检测分析,发现沥青路面早期损坏与沥青混合料的内在质量有很大关系。因此,为减少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提高沥青路面无损使用寿命,必须从原材料控制着手,在施工过程中从严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内在质量,以提高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