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某隧道穿越高水压煤系地层时,多处出现仰拱隆起问题。通过现场观察和衬砌结构变形监测,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隧道仰拱隆起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底围岩软化和高水压力是隧道仰拱隆起的两大因素,且围岩软化对仰拱结构安全的影响更大。结合工程特点和病害成因,现场采用增设边墙卸水孔、横纵向排水管加强排水系统来减小水压,在拱脚施作注浆钢花管来加固基底围岩以及换拱等联合整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2.
某高铁隧道在运营期出现隧底开裂、上拱变形等病害,极大影响行车安全,文章以此为研究背景,从地层岩性、地下水及施工因素等方面对隧底结构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隧道基底注浆挤密加固、轨道板裂缝壁可法注入处理、基底纵向裂缝水泥浆高压灌注处理等综合整治方案。整治施工监测表明,隧道仰拱及道床板整个观测断面处于上拱趋势,上拱速率较小,累计上拱(180 d)基本分布在0.5~1.6 mm之间,变形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彭培 《现代隧道技术》2011,48(1):137-143
针对茜阳隧道病害的形式、表现和发展状态,对其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隧道开挖方式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证明偏压、浅埋隧道的施工工序与管理对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和裂缝起决定性作用;提出了两种隧道病害整治方法——初期支护拆换扩挖法和明挖法。结果表明,初期支护拆换扩挖法是改善围岩条件、处治病害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降雨引发的铁路隧道仰拱隆起病害时有发生,严重影响隧道运营安全.文章以某高铁隧道仰拱隆起病害案例为依托,综合降雨作用、地形地质条件、防排水系统实际效果等多因素对病害原因进行探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重现病害的发生,进而探究病害发生时隧道结构应力场、渗流场的特征规律,并结合病害情况提出针对性整治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5.
裸洞隧道病害整治及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裸洞隧道病害形成的应力场分析,对病害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根据裸洞隧道病害的不同形式、病害表现和发展状态将整治防护措施分为五个等级,并给出了相应的示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实际工程实例,提出了裸洞隧道病害整治最为常用的三种方法,其中通过注浆改善围岩条件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现场实测结果与计算较为吻合,显示了裸洞隧道病害整治防护措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路隧道叠合式套拱加固的受力特性和刚度等效原则,文章对衬砌和套拱加固结构截面特征参数进行了组合修正,并探讨了组合截面梁单元的内力分配方法。利用共享节点的组合梁单元模拟衬砌与套拱的组合结构,分析结果可直接输出衬砌、套拱及组合体的内力值,数值验证算例及其与解析解、ANSYS解的比较表明了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依托实际公路隧道工程,利用组合梁模拟技术,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证实了基于组合截面梁分析的叠合式套拱加固效果评价的合理性、直观性,并对类似隧道加固方法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文章简要介绍了福建省三明市南口岭公路隧道的病害情况、产生病害的原因分析,以及对病害的综合整治方案,对整治后的隧道衬砌受力进行了分析,提出的整治方案可供同类隧道病害整治中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隧道病害检测与安全评估、病害整治方法和工艺、病害整治材料、设备等方面对国内外隧道病害整治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提高隧道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加强隧道施工过程质量的可控性、促进既有隧道病害综合整治作业规范性等建议,以供同行借鉴探讨,以期对保障我国既有线铁路隧道安全运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某偏压连拱隧道地质病害地震CT探测及病害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介绍了某高速公路偏压连拱隧道在衬砌结构发生严重破坏和隧道上方产生规模较大的山体开裂的情况下,所采取的病害处理措施.首先通过地震CT手段对该连拱隧道出现的工程地质病害进行探测;然后据此探测结果对该连拱隧道施工全过程进行动态施工模拟研究;最后分析导致该连拱隧道衬砌结构发生严重破坏的可能原因.结合现场病害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处理方案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候月线桃坪隧道自建成运营以来,病害持续不断,且从2013年起病害加剧发展,危及行车安全。文章通过对桃坪隧道病害进行系统的专项勘察,采用查阅资料、洞内调查、地面调绘、沿线走访、物探钻探、室内试验等综合手段,对隧道各时期的病害类型、段落、规模及病害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和统计,查明了隧道病害成因,其主要受建设标准、工程缺陷、围岩软弱及膨胀性、煤矿采空区等多种因素影响所致。结合隧道病害情况,文章提出了天窗点整治、封闭一孔倒换整治、新建一座双线隧道、新建一座单线隧道及封闭一孔扩挖整治等改造方案。综合研究后认为:既有隧道病害整治应采用单线行车、封闭施工的方案,新建隧道宜采用单洞双线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以某高速铁路路桥结合部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上拱病害为研究对象,根据现场调研情况分析病害原因,提出开挖路基换填混凝土的整治方案,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整治技术可有效限制道床板上拱病害。经实践验证,该方案整治效果良好,形成的技术经验可为我国高速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类似病害的养护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某连拱隧道工程为例,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后导入FLAC3D中,进行了三导洞法和台阶法开挖施工方案下连拱隧道左右洞拱顶沉降、地表沉降、拱顶及中隔墙大主应力变化、压力拱范围等过程的模拟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流固耦合和三维数值模拟,文章研究了吉庆隧道断层破碎带富水隧道中水压力的分布规律,预测了渗水量。结果表明:隧道开挖后,因扰动而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地应力耦合,使拱腰部位出现的应力集中最为显著,其次是拱顶部位。针对该段出现的病害,采用帷幕注浆与超前预支护相结合的处治方法,处理了塌方和涌水病害,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大坂山隧道病害实际特征,结合高寒隧道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特征和原隧道施工工艺方法,介绍了大坂山高寒隧道病害处治的原则,思路和具体措施,通过套拱加固,地下水引排、重设保温系统处治措施,进行了隧道病害处治,后续类似高寒隧道和寒区隧道的病害处治措施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膨胀性围岩隧道施工及病害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角田公路隧道为上、下行分离的双洞隧道,最小线间距为20 m,隧道围岩为膨胀性岩体,施工过程中多次出现二次衬砌混凝土开裂、拱墙错台、钢支撑变形、钢筋折断、拱底鼓起等多种病害。文章重点介绍了隧道的施工方法和对病害的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G318二郎山隧道衬砌严重开裂段的病害情况,结合隧道地质与施工情况分析了病害成因,确定了以套拱加固为主的加固措施,并使用有限元软件对加固措施的安全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罗汉山隧道设计为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为目前国内最大跨度公路连拱隧道.文章对超大断面连拱隧道设计的技术标准、净空断面选取、结构支护参数拟定、中墙设计、施工工法选择、施工辅助措施以及监控量测等进行总结介绍,并应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支护结构的强度及围岩的稳定性进行了模拟分析,为今后相关类似超大断面公路隧道的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六甲洞隧道为工程背景,根据既有闻道病害调查和检测报告,对该隧道的病害成因进行分析,采用了导管注浆,套拱加固、重建排水、通风照明及路面等维修加固措施,为此类工程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层状围岩隧道施工爆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立军 《现代隧道技术》2004,41(Z3):276-279
针对层状围岩条件下隧道爆破拱部很难成型、超欠挖较大这一难题,以朔黄铁路长梁山隧道为依托,通过爆破数值模拟,结合爆破作用的理论分析,经过现场试验,提出了在层状围岩中进行爆破施工的技术措施,有效减少了爆破对周围岩体强度的消弱作用,控制了拱部超挖,保证了施工安全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大垭口隧道病害整治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垭口隧道位于万县市以北22 km万县与开县交界处,全长1 475 m,单洞双车道.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隧道产生开裂、漏水等现象,严重危及行车安全,需要进行整治.病害整治的方法为对隧道衬砌裂缝进行环氧树脂嵌补和注浆,对衬砌薄弱环节进行套衬补强,对地下水则用高分子丙凝注浆、水泥-水玻璃注浆、凿槽引排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