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就地热再生是预防性养护,研究热风循环加热方式下就地热再生沥青路面的温度场,有助于提高施工机械的加热效率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通过分析热风循环加热原理,确定路表热量来源由热风对流换热和固体间表面辐射传热两部分组成,在此基础上建立就地热再生路面温度场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的离散方程进行计算,得到路面各层温度随加热时间、路面深度、风速、机械行驶速度的变化特点。计算结果表明:路面各层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增加而升高,路面深层的温度变化呈现明显的滞后性;路表温度随环境风速的增大而降低,当风速增加时,路表温度近似呈抛物线形式降低;风速变化对路面温度的最大影响深度大致在路表以下1.0~1.5cm,为提升加热效率,建议在风速小于5 m/s的环境下施工;加热机械的行驶速度对路面各层温度影响较大,建议施工时控制加热机行驶速度低于2.5~3.0 m/min内。  相似文献   

2.
养护室温湿度测量控制系统主要由测量控制仪(AT89C52单片机、A/D转换器、输出控制电路、显示电路、报警电路、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加热和加湿电路等组成)、加热制冷和加湿等系统组成。用温湿度处理过程的冷热负荷原理减少了加热、制冷、加湿过程中的能耗,温度、湿度稳定。整个系统集成在一个系统柜里,使用方便。实验表明:利用该测控仪控制水泥养护室温湿度,控制精度高,室内温度、湿度波动小,提高了水泥试样的检测质量,而且能耗、水耗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过流保护和故障诊断是智能化车身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针对车身系统设计了基于灵巧功率芯片的驱动电路,分析了其电流感知原理,进行了电流感知测试试验,选用适当的软件滤波方法,结合控制信息实现了驱动电路短路保护和断路故障诊断功能.短路保护测试显示,系统可以在20 ms内关断电路,车载电气设施未被破坏.系统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公司某车型动力电池预充电阻烧蚀故障,通过对动力电池高压预充电路及自加热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发现自加热电路接通导致预充电阻烧蚀,调整自加热控制逻辑,经测试预充电阻未再出现烧蚀。动力电池自加热功能应在高压预充完成后才能启动。  相似文献   

5.
机械发泡沥青是温拌沥青混合料中最为环保的一种方式,但其发泡特性不仅与沥青加热温度和发泡用水量关系密切,沥青加热老化对其发泡特性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比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加热老化后膨胀率与半衰期的变化,研究了加热老化时间及温度对膨胀率和半衰期的影响程度,对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局与巴盟公路总段在巴盟临河首建了太阳能及远红外综合加热沥青装置。该装置主要组成部分是太阳能油池,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锅、电器自动控制三部分。太阳能加热沥青油池是一种无集热板的平板集热器,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则是将涂有氧化铁涂料的电热管置于装有沥青的熬油锅内,通电后,在额定时间内则沥青可以升温至使用温度;电器控制部分是在电器控制柜中,装有WTQ-288型电接点式压力温度计;配合继电器;根据需要自动控制熬油锅沥青加热温度。太阳能油池方位取正南向,玻璃采光面  相似文献   

7.
周水文  潘嵩  张蓉 《上海公路》2023,(4):1-6+207
主动融冰雪技术是当前公路除冰雪技术研究的热点。以川九路环路热管融冰雪路面为例,结合工程建设条件,探讨了热源系统、换热系统及环路热管等组成部分的方案,提出了融雪系统的施工方案及关键点,并进行了融冰雪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控制探索。采用加热、保温化雪二阶段控制,实现了无人值守和智能化控制,使路面温度维持在0℃以上,公路在冬季实现了“黑路面”化,保障了道路在冬季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8.
车灯故障诊断是行车安全非常重要的部分。如何让驾驶员更好地感知汽车照明和信号单元在行车中的故障,也一直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基于目前电路诊断的定义及原理,以及目前LED车灯驱动采用的电阻式、线性电路以及芯片式电路结构三者的差异,提出基于PWM的车灯多功能诊断设计解决方案,通过优化故障诊断机制,解决转向灯故障报错的问题。这种设计思路,对于设计方案的成本控制以及模块化的设计思路实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清平 《城市车辆》2008,(10):39-41
在STC89C52的基础上由ISD1420语音芯片、LED数码管、矩阵式键盘、DS18B20温度传感器、CYBED8EN湿度传感器等部分组成。利用STC89052单片机作为CPU来进行总体控制,通过语音芯片ISD1420组成的语音控制电路能够建立多段语音库信息,并且可以对这些段的语音信息进行自由的组合,形成变化多样的语音提示信息,同时使用LED数码管及矩阵式键盘电路,能够实现公交车的语音报站及站牌显示。在CPU控制模式下,LED数码管显示及矩阵式键盘电路由HD7279A进行管理,可以实现对数码管的动态扫描及对键盘的消抖,并通过软件来实现键号所对应键的功能,同时STC89C52内部产生的1s中断可对温度及湿度进行采样。因此当汽车到达某站时通过键盘来控制本系统进行工作,通过语音输出电路进行语音报站和提示,通过LED数码管可以对温度、湿度及站牌进行显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设计了一种孵化蛋品质在线自动检测分选设备及其方法,包括送蛋装置、照蛋装置、吸蛋装置、出蛋装置、感知模块、视觉模块、控制模块及执行模块。阐述了总体结构、各个机构的工作原理及检测方式。本方法运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和机械执行机构相配合,通过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实现对整盘孵化蛋品质的智能、无损检测并自动分选。  相似文献   

11.
通过优化系统结构以及采用PLC进行电气控制,改进了传统沥青灌缝机的加热方式,实现了温度的自动控制。独创的热气流加热方式以及沥青温度的精确控制,使得设备工作时间节省50%,整机能耗节约30%。经多个不同工况使用,结果表明:该机操控灵活,灌缝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12.
研制了一种微波加热沥青路面养护车控制系统,并提出了该养护车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采用以工控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硬件设计,开发并实现了基于VB程序的人机界面和图像显示以及单片机控制流程的编制.解决了沥青路面微波加热再生修补方面的2个智能控制问题。通过控制加热墙的加热范围及加热时间,实现了持续加热、间隙加热、扫描加热3种加热方式。试验测试验证了该加热控制系统能够完全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大众车系的电喷发动机在出现无法起动或起动困难的故障时,其诊断思路与传统发动机类似。本文主要针对机械部分正常、气缸压力正常及起动机正常运转却无法起动或起动困难的故障进行分析。对于这类故障,主要从油路和电路2个方面进行故障排除。然而,对于电喷发动机而言。其点火和供油系统上的一些元件由传统的纯机械控制转变为机电一体控制,均受到发动机电控单元的集中控制,因此,检修过程基本上是电路检修。其检修内容包括:供油系统的检查;点火系统的检查:发动机上相关传感器的检查;CAN—BUS总线系统的检查及车载防盗系统的检查。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航空地面除冰移动设备加热控制系统,其主要由信号采集系统、中央控制处理器、显示系统以及执行系统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多燃烧等级、多火焰喷嘴,在不同除冰液流量及不同初始温度下,能够保证除冰作业时喷枪出口温度快速达到并稳定在设定温度,且具有自动启停功能。  相似文献   

15.
单健 《驾驶园》2003,(11):41-41
电子控制单元由微机和外围电路组成.而微机就是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的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的主要部分是微机,而核心件是微处理器.一个"电子控制单元"是由输入电路、微机和输出电路等三部分组成.输入电路接受传感器和其它装置输入的信号,对信号进行过滤处理和放大,然后转换成一定伏特的输入电平.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电池单体内短路后无热失控,通过模组试验方法开发逐步实现接近真实状态下的密闭环境热失稳安全性。通过采取加热丝缠绕在某一单体电池加热方式使电池温度上升,加热丝两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正负极相连,中间通过开关控制闭合。该单体布置于模块中间位置,周围相邻六只单体分别布置温感,模组装配焊接。闭合继电器加热电池单体,温感连接至多路温度巡检仪监控试验过程中监控温度变化,当加热至电池单体发生失效后断开加热回路,持续观察电池温度变化及周围相邻电池是否发生失效等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PRPLAST.S沥青混合料温拌效果,对AC-20C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加热温度、沥青加热温度进行室内试拌试验及性能研究。研究表明:当该混合料集料加热温度为160-170℃和普通沥青加热温度为150-160℃时,既可使PRPLAST.S抗车辙剂软化,又可以达到温拌施工的效果。对PRPLAST.S温拌及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对比,发现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基本相当。与浸水马歇尔试验相比,以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标准作为PRPLAST.S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主控标准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摩托车液压盘式制动器的工作原理、电路原理、机械部分和软件部分的研究,设计出可测量液压盘式制动器手柄力、钳口力及点灯行程的在线检测系统.研制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测试精度高、速度快、方法简便,能对产品进行百分百的在线检测.  相似文献   

19.
以不改变电动汽车原有机械制动系统结构和控制方式为前提,提出一种并联式混合制动滑移率控制方法.该方法明确划分了再生制动控制和原有机械制动控制的作用工况.将再生制动控制转化为滑移率规划和控制两个问题,并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在不同强度、不同方式及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下制动,该方法都可以实现再生制动和机械制动的准确控制及平顺过渡.  相似文献   

20.
针对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采用红外加热方式存在的不足,介绍了微波加热再生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提出微波加热再生要着重解决的加热温度控制、温度测量、辐射防护和技术经济性分析4个关键问题。对2 450MHz的微波加热系统,采用辐射型喇叭腔体加热结构,分析比较了场强衰减加热模型和均匀场强加热模型,基于均匀场强模型建立了控制沥青混合料温度分布辐射场型结构的一维微波加热模型;从试验和实际应用的角度对微波加热再生中的温度测量、辐射防护进行了探讨;并比较红外加热再生与微波加热再生的技术经济性,从而说明微波加热再生具有快速、再生率高、无污染等特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