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济青高速路面病害广泛分布,本文针对路面出现的纵横网状裂缝集中的较长段落,轻微至重度裂缝、网裂、车辙及坑槽等病害,分析其处治措施,总结了改性沥青灌封、扩槽灌封、铣刨面层基层灌封后重新铺筑,并增设抗裂贴及聚酯纤维布等工艺在旧路面改路中的应用。该工艺在旧路面罩面、沥青路面养护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2009,(4):18-19
预灌封注射器系统正在成为一种安全的而经济的药品包装方法 多年来,药品一直用安瓿或瓶子包装。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欧洲引入预灌封注射器系统(PFS),该系统(PFS)一直呈现稳定增长的势头。这种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与小瓶或针剂包装相比,这些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也因为新药品的开发要求具有更加复杂的药品给药体系。在2008年,全球对PFS系统的需求大约为20亿套,预计在2009年和2010年(Greystone Associares协会,2009年)将会以每年13%的速度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低压热熔胶注塑技术的应用、优点以及与传统注塑工艺、灌封工艺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李峰  彭琴  黄颂昌  骆建新  武新成 《公路》2011,(12):18-22
针对新疆地区公路等级较低、里程较长的特点,采用有机硅密封胶、SBS改性沥青及涂抹材料进行裂缝修补试验.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极易出现黏结失效和断裂失效,涂抹材料的跑料现象明显,这两种材料均不适用于新疆地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分别采用方槽凹封式和方槽灌封式进行了两次有机硅灌缝试验,结果表明,方槽凹封方式容易出现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常用的沥青路面灌缝和封缝、稀浆封层、薄层罩面、微表处、雾封层、同步碎石封层等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研究,根据其特点总结每种预养护技术的适用范围和预期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道路日常养护中,采用灌封料填封路面裂缝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然而,目前市场上灌封料的粘结失效发生得很快。灌缝料失效的主要原因可以分为两类:灌封料与路面的粘结失效和灌封料自身内部失效。尽管这两种失效都可能导致道路结构寿命的衰减,但前者是主要的。目前,虽然已经有一些试验方法来评价灌缝料特性,但这些方法或耗时较长,或判断标准过于主观;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的试验结果与灌封料实际应用情况的相关性并不好。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即耗时短又操作方便的试验方法以评价灌封料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7.
道路纵向裂缝病害治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道路纵向裂缝,根据裂缝病害原因和轻重程度,采取(1)灌缝封水;(2)挖补罩面;(3)路基补强;(4)地基灌浆等方法进行治理。并对治理完成的路段进行沉降、开裂观测。  相似文献   

8.
<正>瓦克是全球第二大有机硅制造商,凭借世界先进技术和本地化的服务,为中国汽车工业提供多样化的有机硅产品和解决方案。·SEMICOSIL~(?)电子胶系列产品通过对汽车ECU、ABS、EPS、车灯等提供出色的导热粘接、密封及灌封保护,为汽车电子系统提供安全、稳定而持续可靠的运行环境。·ELASTOSIL~(?)硅橡胶应用于发动机仓内的连接管件,为涡轮增压管、线束密封圈、点火装置套管、排气管悬架等提供出色的耐热和耐油性能。·ELASTOSIL~(?)有机硅胶粘剂和密封胶产品应用于发动机的减震保护和油底壳等关键部位的密封粘接,不但充分降低汽车行驶的噪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钢桥面铺装裂缝特点及填封养护现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裂缝密封材料相关标准,建立了钢桥面铺装裂缝填封材料性能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填缝材料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的评价指标与方法;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与相关规范的要求,提出了钢桥面铺装裂缝填封材料的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低黏度常温快速固化环氧树脂密封胶,并对环氧树脂密封胶的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材料较传统的热灌式沥青填缝材料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满足钢桥面铺装裂缝填封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汽车上除了使用常见的发泡聚氨酯材料制作零件外,还大量使用非发泡聚氨酯材料,如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聚氨酯灌封材料、聚氨酯涂料和聚氨酯胶粘剂等。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使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汽车点火线圈的灌封工艺入手,采用带有专家智能协调控制器的Bang-Bang控制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智能控制方案,实现了对影响点火线圈质量控制的主要工艺参数即温度进行智能精确控制.  相似文献   

12.
张守敏 《汽车运用》2008,(10):35-35
封釉和打蜡都是保护汽车漆面光泽的美容手段,因此二者的作用是有相同之处的。但是。封釉和打蜡相比较,封釉的优势远远大于打蜡。原因是封釉的基本原理是依靠震抛技术将釉剂反复深压进车漆纹理中,形成一种特殊的网状保护膜,从而提高原车漆面的光泽度、硬度,使车漆能更好地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袭,有效减少划痕,保持车漆亮度。封釉前。首先要对全车抛光,以避免氧化层在釉和漆面间形成隔离,影响封釉效果。与汽车打蜡相比,封釉在光泽度,耐磨度,漆面保护效果,持久性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光泽度上,采用封釉技术的车光泽度可迭95%以上。耐磨程度方面,封釉能使漆层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防止行车时的风沙天气,泥沙飞溅及长期洗车造成的磨损,  相似文献   

13.
提出采用费用-效益费评价准则,通过构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模型进行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决策评价。基于等效年度费用法进行费用计算,通过建立层次分析法(AHP)的三层评价体系结构,从技术、环境和经济三方面建立预防性养护指标的宏观和微观评价体系,根据方案层选定的10种典型养护技术指标建立矩阵模型,进行指标权重的费用-效益预测计算,确定预防养护技术的最优方案。通过实例验证获得了某一高速路段的预防养护方案技术指标评价分值,即稀浆封层微表层输入封层雾状封层石屑封层沥青再生剂 THMO复合封层超薄磨耗层灌封或封缝。确定采用稀浆封层为最佳的预防养护方案。  相似文献   

14.
祝宏文 《路基工程》2020,(4):181-183,188
为了解决钻孔灌注桩因灌注过程控制不当,导致混凝土欠灌或超灌高度过大的问题,对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受力特征及不同类型超灌控制仪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混凝土超灌高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泥浆密度、超灌控制仪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灌注时操作方式,对混凝土超灌高度影响较大。精确监测混凝土液面标高,并采用合理的灌注方式,对混凝土超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轿车空调系统在灌充制冷剂之前.应对系统抽空,以排除水分。在灌充时应注意:保持灌充罐竖立。以保证充入系统的是蒸气而不是液体。如果灌充罐横置或倒置,罐内液体将进入系统。损坏压缩机。通常在对制冷系统加制冷剂时.为使罐中制冷剂压力高于制冷系中的压力,需要对灌充罐适当加热。为此,只需要一盆或一桶热水的热量就够了.不能用喷灯或其它手段加热灌充罐。制冷系的各部件不能焊接.也不能用蒸气清洗或加热。因为制冷剂与水分结合后会有很大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4,(2)
某品牌摩托车的某些车型上,有一只塑料外壳、环氧灌封的电器件,原理图上标注为“转换器”,许多摩友想知道转换器的内部结构怎样,在电路上起什么作用,损坏后不好买怎么办,不用它,对车有无妨碍。我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解剖了一只转换器。原来转换器内部仅有两只继电器和一只二极管。  相似文献   

17.
曾有很多人问什么是封釉?实际上是封釉并不是什么很神秘的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封釉就是给车车外表进行抛光,以此延和车漆氧化时间。封釉之后,车辆在阳光或灯光照射下将显得非常亮丽、光彩夺目,一般车辆在拍摄广告的时候都会采用封釉以维持车辆的光鲜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采用废旧电路板碎片替代部分天然集料配置沥青混合料的可行性及其性能影响,采用废旧电路板非金属粉末全部替代天然矿粉,采用马歇尔试验方法设计AC-13沥青混合料;基于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车辙试验分别评价电路板粒料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与高温稳定性能。结果表明:电路板碎片替换掉2.36 mm及以下粒径的细集料使得混合料的密度降低了14.5%,且强度都能满足规范要求;性能方面,呈碱性的电路板碎片能与沥青胶结料更牢固地黏结,使得电路板粒料混合料的水稳性能相比传统石料混合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硅烷偶联剂的加入使得电路板粒料混合料的各方面性能进一步提高。在环保层面,沥青对电路板碎片的包裹固化作用可显著降低其有害可溶物质的溶出量,客观上起到了绿色环保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公路面设计中增加基层抗冲刷性设计及路面板边角保护角钢,在施工中通过合理地加大一次性摊铺宽度,采用双模板控制传力杆及较好的树脂类或橡胶类封缝材料,在使用期间加大施工缝的养护力度,可使施工缝达到较为理想的质量效果。  相似文献   

20.
0 引言 目前的路面灌缝材料基本上是沥青材料或沥青材料的复合制品,有的采用硅酮胶(玻璃胶).这些灌缝材料有一个共同的缺陷——没有渗透性和膨胀性,无法处理细小的裂缝和支缝,封水效果差.常规的灌缝材料与沥青路面的沥青混凝土、半刚性基层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差别较大,不能有效地结合,形成整体;灌缝材料与路面沥青面层、基层热胀冷缩不一致,灌好的缝易开裂,一条缝要反复处理,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常规的灌缝材料在处理路面网裂和龟裂时效果较差[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