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前10月,中国公路货运完成货运量131.18亿吨,同比增长12.3%;货物周转量9,13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7.5%,创历史新高。同时,计重收费的进一步普及推动了车辆大型化的趋势。2007年下半年,全国范围的柴油短缺导致货运企业不得不普遍寻求高价“黑市”柴油。华东地区的抽样调查表明,货运车辆第四季度柴油采购价平均为6.5元/升。高出发改委公布价4.6元/升约40%。  相似文献   

2.
——2007年,山东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渤海轮渡”)运输旅客188万人次,同比增长66%;运输车辆31万辆次,同比增长25%;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60%。实现利润总额2.008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净利润1.48亿元,同比增长265%。名列全国同行企业之首。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水路交通货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水路交通完成货运量27.3亿吨、周转量62200亿吨公里,分别比2006年增长9.7%和12.1%。2007年全国港口吞吐量达到约62.9亿吨,增长13%,其中沿海港口达到39.7亿吨,增长12.5%,集装箱吞吐量1.14亿TEU增长21.5%。回顾2007年水路货运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  相似文献   

4.
《世界海运》2009,32(4):41-41
2008年总产值破百亿亮点辈出 2008年,重庆船舶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市船舶工业完成总产值101.19亿元,同比增长49.7%。其中船舶制造产值40.2亿元,同比增长64.7%,船舶配套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41.5%。完工船舶4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3%,其中出口船舶2.6万载重吨。  相似文献   

5.
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3月31日发布的2008年度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去年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76.56亿元和41.6亿元,均同比增长近五成。年报披露,2008年,中国船舶实现销售收入276.56亿元,同比增长47.98%,其中造船214.40亿元、柴油机制造30.19亿元、修船26.31亿元。承接合同总额275.29亿元,其中造船205.11亿元、柴油机制造45.88亿元、修船16.5亿元、非船7.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1.48亿元,同比增长26.5%,其中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48.63%;实现每股收益6.28元,同比增长18.49%。承接新船订单34艘、527.5万载重吨,去年底手持船舶订单143艘、2385.19万载重吨;承接柴油机订单130台、159.48万千瓦,去年底手持柴油机订单164台、199.48万千瓦。  相似文献   

6.
2007年,长江干线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11亿吨,同比增长15.6%,外贸货物吞吐量1.14亿吨,同比增长19.5%:集装箱吞吐量551.2万TEU,同比增长37%;三峡断面通过量达6056万吨,同比增长20.3%。局系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3亿元。实现规费收入10.3亿元,经营性收入32亿元。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水路交通货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预计2007年我国水路交通完成货运量27.3亿吨、周转量62200亿吨公里,分别比2006年增长9.7%和12.1%。2007年全国港口吞吐量达到约62.9亿吨,增长13%,其中沿海港口达到39.7亿吨,增长12.5%,集装箱吞吐量1.14亿TEU增长21.5%。回顾2007年水路货运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  相似文献   

8.
国内动态     
中国谴船业去年盈利增五成 统计表明,去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183亿元,同比增长61.2%。实现利润总额283.4亿元,同比增长50.5%。据统计,2008年全国造船完工量288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2.2%,占世界市场份额由2007年22.9%提高到29.5%,新接订单和手持船舶订单分别为5818万载重吨和2046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的37.7%和35.5%。  相似文献   

9.
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均超过三成。完成经济总量5749亿元,同比增长407%;实现营业收入475亿元,同比增长327%;完成增加值104.5亿元,同比增长368%;实现利润总额2678亿元,同比增长529%。军品、民船、非船三大主业协调发展,上半年造船完工同比增长30%,修船产值同比增长60%,配套产值增长50%,  相似文献   

10.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20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前三季度,我国累计进出口总额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出口总额13922.7亿美元,同比增长22.7%;进口总额12851.7亿美元,同比增长26.7%。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出现七年来的首次下跌 全球经济危机减少货运需求,冲击以转口货为主的枢纽港,11月份新加坡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只有229万TEU,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1~11月份的吞吐量为2776万TEU,比2007年同期依然上升9%,保持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的桂冠,不过高增长的情况已消失。排名第二的上海港11月份吞吐量229万TEU,同比仅增长1.8%,1~11月份的吞吐量达到2578万TEU,同比增长8.1%。  相似文献   

12.
《江苏船舶》2009,26(3):27-27
1~5月,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33亿元,同比增长38.8%,增幅下降18.7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1553亿元,同比增长45%,增幅下降6.3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218亿元,同比增长43%,增幅下降45.6个百分点;船舶修理及拆船业258亿元,同比增长8.7%,增幅下降57.3个百分点。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船舶修理与拆船业是一起统计的,1~5月份拆船业大幅增长,如果减去拆船业的增长,船舶修理业工业总产值是下降的。  相似文献   

13.
南宁     
《珠江水运》2012,(7):75-75
运输量:一季度水路运输业完成货运量626.21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45.31%;货运周转量完成199097万吨公里,较去年同比增长68.28%。  相似文献   

14.
今年上半年,扬州市船舶产业实现产值166.4亿元,同比增长54.7%,增幅高于全国18个百分点;造船完工量102.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7.5%,增幅高于全国87.5个百分点;新接船舶订单11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6%,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占江苏省总量的四分之三。截至今年6月底,扬州市船企手持船舶订单1261.6万载重吨,同比增长8.6%。  相似文献   

15.
山东渤海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烟台至大连的客滚运输,拥有“渤海明珠”轮、“渤海金珠”轮、“渤海银珠”轮、“宝华”轮、“英华”轮5艘大型客滚船舶,船舶总车道线6736m,总客位4791个,是渤海湾运输规模最大、综合运输能力最强的客滚运输企业。公司已连续安全生产2000多天,连续7年被省市安委会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多次捧得“金锚杯”。2007年,安全运送旅客188万人次,同比增长66%:运送车辆31万辆次,同比增长25%;实现营业收入5.6亿元.同比增长60%;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04,(2):6-12
全年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3900亿元,同比增长12%。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146亿人和1.7亿人,旅客周转量7700亿人公里和65亿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14亿吨和16亿吨,货物周转量7000亿吨公里和32000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2.5%、10.6%、3.4%、17.3%。  相似文献   

17.
《船艇》2007,(8B):34-34
今年1~6月,江苏省船舶出口8.84亿美元,同比增长70.9%。其中一般贸易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2%;加工贸易7.59亿美元,同比增长66.6%。出口企业65家,其中国营企业出口6.14亿美元,同比增长76.6%;三资企业出口1.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3%;私营企业出口0.87亿美元,同比增长1552.5%。超过亿美元的企业3家:江苏苏美达船舶工程有限公司1.82亿美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A股码头上市公司指数走势 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0.8亿吨,同比增长14.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累计实现6.5亿吨,同比增长7.7%。同时,沿海港口吞吐量完成14.5亿吨,同比增长13.7%。内河港口吞吐量完成6.3亿吨,同比增长15.7%。  相似文献   

19.
1中国A股码头上市公司指数走势 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20692.0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4%。前三季度我国累计完成进出口总额26774.4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其中:出口总额13922.7亿美元,同比增长22.7%;进口总额12851.7亿美元,同比增长26.7%。  相似文献   

20.
据最新统计数据,2004年上海港(海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79亿吨,与2003年同比增长19.896,超过了荷兰鹿特丹港(约3.54亿吨),首次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3.88亿吨)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口。200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5.4万TEU(标准箱),与2003年同比增长29%,居香港、新加坡港之后继续列世界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