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航海类专业班主任工作特殊性的分析,阐述了半军事化管理制度下航海类专业班主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对航海类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开展工作提出对策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航海类专业生源多样化的现状,分析了高职航海类专业生源多样化的原因和影响,提出了应对措施,通过加强管理,增强思政教育,改变教学模式,改革课程体系等,全面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提升航海类院校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大学的制度文化体现着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独特的精神和文化氛围 .学生管理制度文化是大学制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半军事化管理文化是航海类院校学生管理制度文化的重要体现,其建设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着我国航海类人才的成长及航运事业的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就航海类院校在半军事化管理实施过程中,学生存在的抵触、敷衍现象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从缩短入学适应期、加强管理节点、营造办军事化管理氛围等方面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航海类大学生半军事化管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浅谈航海院校半军化事管理与学生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航海院校所面临的新形势与新要求,阐述了半军事化管理的内涵以及实施半军事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航海院校的管理特性,探讨了半军事化管理与航海院校政治素质教育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6.
航海类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的成效,关系到我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对航海职业特点和新时期航海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航海类专业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目标,同时就目标的实现途径和保证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某航海类高职院校为例,通过数据统计与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高职院校航海类专业学生海员从业意愿状况,从创新人才选拔方式、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打造良好的航海育人环境等方面入手提出了高职院校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海员从业意愿的对策,以保障高级海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高校应以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已任,航海职业特点决定了人文教育是提高航海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弘扬传统文化、加强审美教育、深化半军事化管理、培育规则意识和增加文艺知识等是航海院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航海类专业(海洋船舶驾驶、轮机管理、船舶电气管理、船舶通信导航等)是航海类院校的主干专业,该类专业每年招生数占总人数的40%左右。航海类专业新生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培养海运人才的数量和质量。1965年原高等教育部曾将航海类专业列入到机密专业招生,但只实行了一年,因“文革”而终止。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翻开了新的篇章。分析了对高职航海专业"四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改革进行反思和重构的必要性,从开发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课在线开放课程、建立具有航海特色的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具有航海特色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三个方面重构了既符合江苏省"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方案要求,又体现学生专业特色的"三位一体"高职思政课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服务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工作主要是为我国高速发展的服务业提供人才保障。在我国目前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简称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培养学生职业劳动观念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服务类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与服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相结合、加强思政课教师"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探索了创新现代服务类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了航海类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以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海上教学工厂"实施航海类专业高职国培项目为例,提出了航海类专业高职国培项目的开展需要进一步提高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促进航海类高职专业教师的个人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着眼于航海类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培训项目组织院校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广州航海学院航海类学生的体育教学实践与毕业前的成绩进行跟踪.结果显示:两者的合格率与航海类专业学生必须达到"人人过关"目标要求100%合格率,有不少的差距,优秀率也不高,对此提出航海类专业学生实施教学与训练一体化的必要性,进一步加强学生适应未来航海职业需要的专项体素质与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4.
增强航海类专业学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是航海院校党建工作的迫切需要.由于专业的特点和毕业生工作环境的特殊,影响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效果;针对当前出现的党员比例偏低、党员教育管理有待加强等现象,提出了建章立制、强化发展、加强管理等增强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航海类高职院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为了提升航海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使航海类专业教育更加贴近航运企业,文章就航海类高职院校园文化与航运企业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互渗透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学工队伍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主体力量,提升航海类专业学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是提高航海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解决这一问题,通过AHP判定了航海类专业学工工作者应具备素质的权重,提出了"1234"学工队伍建设模式,即用好队伍选聘"一把尺子";完善队伍能力提升"两条渠道";重视队伍建设"三个因素";健全队伍和谐创新"四项激励"。  相似文献   

17.
职业技能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而职业体能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身体素质,加大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以及职业体能的教育和培养的力度,是提升学生们的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职业体能和职业技能二者缺一不可。本文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航海类专业职业体能教育教学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需要以适应航海专业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为主体,以强调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两翼,"一体两翼"的职业体能教学观念,探索更加贴近航海类专业职场环境的职业体能培训新方法,为我国的航海运输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1993年3月在上海召开的航海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航海类专业要适当调整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在总学时中的比例,加强实践环节与外语教学,进一步减轻学生负担,并搞好航海新技术及与国际航运接轨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航海类专业辅导员工作倦怠的原因、存在的隐性隐患及缓解倦怠的对策,对加强航海类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促进辅导员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航海高职院校的发展,文化韵味缺失等不良现象逐步显现,并成为制约和困扰各航海类高职院校深层次发展、内涵建设的一大瓶颈。本文重点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航海高职院校文化要素构成,并基于对文化要素的分析,阐述了航海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提出了构建大学文化、航海文化、半军事化管理文化以及传统特色文化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