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毓江 《中国水运》2007,7(6):42-43
切片理论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已成为船舶在波浪上运动和载荷计算和预报的一种常规的实用手段。本文基于扩展的切片理论,计入船体运动时湿表面的变化及其对船体流体动力性能的影响,在时域内计算了船舶在波浪中的运动和载荷,本文的研究对船舶设计阶段的耐波性能评估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船舶艏部的相对波面运动是由入射波浪、船舶运动、辐射波、绕射波和定常兴波诸分量组成。本文运用三维源汇法求解有航速的速度势的定解问题,利用航速的修正得到了基本解,求出了艏部的相对运动的各分量。计算所得的总的相对运动量与实验结果的比较,甚为吻合。  相似文献   

3.
用Frank源分布-紧密拟合法对一带鳍潜艇的剖面流体动力进行数值计算,然后通过STF方法妥该潜艇波浪中近水面航行时的波频运动响应。计算结果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国心(CSSRC)耐波性水池首次进行的潜艇自航模近水面耐波性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相符程度令人满意。证实了本文方法和程序对潜艇近水面运动的波频响应进行预报可获满意的结果,具有实用性。也表明了在耐波性水池中对水客性良好的潜艇自航模,采用自动操舵系统控制浸深和航向,进行近水面耐波性试验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4.
水深对船舶运动和波浪载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简单Green函数法计算二维水动力,特切片法用于有限深水中船舶运动和波载的计算。对实船试算了迎浪航行时几种不同航速和水深的组合,计算结果(垂荡和纵摇响应、舯弯矩和钟前1/4船长处剪力)表明水深的显著影响。水深变浅,垂荡和纵摇响应峰值变小,弯矩和剪力变大,航速越大水深的影响越显著。  相似文献   

5.
贺俊松  陈震  黄小平  肖熙 《船舶力学》2008,12(3):377-387
将一种现有的工程算法引入五体船纵向运动预报,该方法基于STF切片理论,计入船体运动时湿表面的变化及其对船体流体动力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在多个航速和波浪工况下符合良好.采用这种方法实现了前侧体的位置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切片理论方法在舰船耐波性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工程应用,该方法是针对切片平均位置来计算水动力,本质上缺少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的运动耦合性。为有效耦合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的运动,  方法  基于广义纵倾角和广义吃水增量的参数,以及船体坐标系下瞬时波面方程的解析表达式,以满足波面处压力为零的条件修正波面下压力分布的计算公式(史密斯效应);基于波面方程和压力分布修正公式,给出瞬时波面下船体切片的静水力与傅汝德-克雷洛夫波浪扰动力之和的计算方法,惯性水动力和阻尼力则采用经验公式估算。建立船体垂荡、纵摇与横摇耦合的时变系数动力学方程,采用AutoCAD图形面域技术开发计算软件,数值计算规则波浪中舰船的耦合摇荡运动。  结果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大波高时横摇幅频曲线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因摇荡耦合导致的非线性效应,同时在横摇共振区内有明显的波浪传播方向的横摇偏摇现象。  结论  所得计算方法对于舰船高海况下的耐波性预报将产生积极的作用,计算软件可以作为耐波性设计选型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7.
切片理论应用于双体船运动计算时的伪共振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切片理论来计算双体船流体动力系数时,在一些离散的频率上出现了共振。本文采用在二维双体剖面之间的自由面条件中引进入工粘性的技术,既不违背双体之间存在自由面的物理事实,又能有效地克服上述伪共振现象。文中对双椭球体辐射问题的计算及其与三维源汇分布法结果的比较表明,改进后的切片法可有效地应用于双体船在波浪中的运动计算。  相似文献   

8.
基于非线性切片理论建立波浪中船体垂荡和纵倾的耦合运动动力方程,给出不同浪向角下船舶的垂荡运动响应和纵倾运动响应.在此基础上,参考Ochi底部砰击试验所提出的经验公式,对某舰船各横剖面的砰击压力系数进行推导,同时对不同频率下砰击载荷的大小、位置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船在低频的入射波中更易发生底部砰击,且砰击瞬时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
船舶在随浪中的运动与横甩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佘明 《船舶》2001,(1):38-42
本文在水平的随船坐标系下,建立了船舶在波浪中的六自由度操纵运动方程。进行船舶在波浪中的回转运动和Z形操纵运动模型试验,验证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通过不同波浪和航速条件下船舶Z形操纵运动的模拟计算,预报船舶在随浪中的横甩,预报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绕射波引起的船舶与自由面之间的相对运动分量。在用三维理论计算绕射效应时,自由面上仍用零航速时的条件,只是把其中的自然频率改成遭遇频率,更重要的是考虑了由此引起的船舶水线附近的流场奇异特性.数值结果表明,本文的模型计算结果稳定性与实验结果吻合很好.另外,由于模型中航速影响计及在遭遇频率中,因而本文模型对较高航速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船模倾覆试验的结果及其数值模拟。试验表明,在横浪情况下船舶因装载造成的横倾角,会大大增加倾覆的危险性。对这一结论进行的数值模拟与实测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非线性切片理论,以两条不同类型的船舶为例,具体分析了现行规范中关于波浪弯矩、砰击振动弯矩以及弯矩迭加计算时存在的一些问题;指出了在确定计算载荷时应当计及船舶在波浪中的失速,所谓的谐振波不一定就是最危险的规则子波,按动量冲击理论计算以底部砰击为主的船舶是不合适的,不应把波浪弯矩和砰击报动弯矩的最大值简单相加来确定合成弯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水弹性分析方法研究船舶在规则波及不规则波中迎浪航行时的结构动力响应(运动、剪力和弯矩等)。确定流体载荷时应用了扩展的切片理论,其中计及由于船体的非直舷、剖面吃水的瞬时变化和船体振荡的非简谐特性所导致的非线性,同时还考虑了波浪冲击、出水和上浪的影响。运动方程是在时域内步进求解。数值计算结果与规则波中的模型试验相比较,符合程度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不均匀流中船舶操纵运动仿真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给出不均匀流中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研究了在不均匀流中作用于船体上流体动力的估算及不均匀流场的生成,提出了不均匀流中船舶操纵运动的仿真方法。最后介绍了在港口引航实践中的两个仿真应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大型结构模型试验的混合几何相似原理,并介绍了它在船舶立体分段光弹性模型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模型的制作、冻结、测量、换算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正方形截面水筒中直线涡的运动。当涡线不位于水筒的轴中心线上时,数值计算指出,它在水筒横截面上的运动轨迹为近似螺旋线。若直线涡位于水简轴中心线附近,则轨迹为一个近似圆。本文详细讨论了水筒轴中心线的直线涡的运动稳定性,其结论是在除零波数外的任意波数扰动下,该涡线总能保持在轴中心线上,运动是稳定的。零波数扰动情况与不在水筒轴中心线上的直线涡运动情况一样,将逐渐偏离水筒轴中心线。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各主要船级社规范中给出的公式计算了20艘各种类型的典型船舶的船体水平波浪弯矩和波浪扭矩,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文中还将中国船级社近期编制的《船体结构疲劳强度指南》中给出的船体水平弯矩和波浪扭矩公式与国外船级社的公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