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首季经济增长超预期,令投资者估计,内地宏调措施或会快出台,内地楼市将受影响。不过,各大小发展商以及大部份的港人都一致认为,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因素继续存在,料今年第二季内地楼价仍将会继续上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经济导报》2010,(19):1-1
内地和本港政府不约而同出手抑制楼价,虽然楼价未能应声而落,但随着交易量持续萎缩,楼价出现20-30%的下调是可以预期的。目前,发展商似乎对楼市新政不以为然,甚至与政府展开博弈,消费者则进入观望期。有分析认为,如楼市新政效果不彰,则会出现报复性涨价,  相似文献   

3.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29):24-24
一个前所未有的泛珠三角时代悄然而来。有发展商及代理表示,近年深圳楼价炽热,深圳市政府推出一系列整治房地产市场的措施,不少发展商及买家已转向其周边地区抢地及购房,令周边地价及楼价飙升,深圳楼市的热力已辐射到邻近四周,珠三角一体化概念已经形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筱冬 《经济导报》2007,(4):24-25
北京的房地产专家认为,由於中央有信心调控楼市以及前两年的调控政策将会在今年下半年才能陆续体现效果,因此上半年北京楼价仍会坚挺,下半年随着供应量加大,楼价将会涨幅放缓。[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2004年6月开始,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联邦基金利率由1%升至2007年8月的5.25%。息口上升令房地产市场升势逆转,楼价自2006年中见顶后拾级而下,至2008年9月已大挫逾两成。虽然美国联邦储备局在2007年9月起,将利率逐步下调至目前的1%,但仍无助结束楼市低迷的局面。由于不少业主在楼市高峰期透过加按套现,楼价狂泻令这些物业变成负资产,严重影响美国家庭的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6.
近期,不论香港、或是上海的楼市都十分炽热,市场分析指出,中央放宽借贷.导致资本涌进楼市,推高房价.广州、深圳也出现楼价上升的现象。不过,房地产服务企业仲量联行认为广深有别于上海和香港。  相似文献   

7.
香港经济数据进一步转差,失业率上升,市民收入相对下滑,但近日香港的楼市及股市走势,就出现背道而驰的奇怪现象。地产界及金融界人士表示,按目前经济数据,楼价不应该维持高位,楼市小阳春早该结束。只是近期有大量热钱流入,属于一个消息市,加上有投资者加入炒卖行列,令到短期楼市走势更加难测。还强调目前经济数据,很难支持楼市长时间上升,估计第三季会进入整固期。  相似文献   

8.
王欣 《经济导报》2007,(15):38-39
在历经两年的楼市调控中,上海楼市价格跌幅明显,但海外机构投资者仍逆流而上,去年对上海楼市的投资比前一年大幅增长,今年更有外资大手笔入股内地房地产企业,出现楼市投资多元化的趋势。专家指出,楼市调控政策使海外规模较小的企业和短期投资者被淘汰,但对已在中国注册并积累了大量现金储备的外资企业影响很小,随着对外资设立房地产企业审批的曰益严格,今後与内地开发商设立合资企业或股权投资的情况可能会愈演愈烈。[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香港楼价高企,置业困难广受关注。财政司司长曾后华于财政预算案中.也特别专闢章节讲述“资产泡沫风险”,并公布四招压抑楼价,但强调楼市推倒容易,推高难,故此政府对楼市要有全盘考虑,不会鲁莽行事,  相似文献   

10.
今年广州楼市整体价格仍呈上涨,但上涨幅度将会放缓,业内专家预计全年的成交均价在7,200—7,400元/平方米左右,由於楼市埋藏的不明朗因素太多,将会影响楼价攀升,料全年楼价将升一成八左右。[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唐尧 《经济导报》2007,(47):26-27
在港资最为集中的深圳楼市,第四季度楼价居高不下,成交量锐减,业内人士对这一局面将导致未来楼市走向何方争论不休,有的认为会暴跌四成,有的认为将有小幅调整。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有五个方面是影响深圳楼市後市的主要关注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经济导报》2007,(23):47-47
上期提及国家为避免房地产发展过热,推出了各项稳定楼市的措施,因而影响投资者对内地房地产股的投资意欲。但从国家统计的数据看来,房地产业的投资活动整体上仍保持增长,地产商对未来的经营环境仍保持信心。由於国家房地产政策的目标是稳定楼市,希望尽量让国民可置业安居,房地产商未来的盈利增长,将会由销售量主导。  相似文献   

13.
张传熙 《经济导报》2007,(12):40-41
今年广州的楼价,出现了价格下跌的迹象,尽管跌幅并不很大,但停止了一路攀升的势头的确是最明显不过。在目前买家观望气氛渐浓的背後,广州的楼市不只是走软,而且是面临着自建房兴起、限价楼盘将推出、经济适用房加紧建设、开征物业税风声日紧等四大压力。广州楼市的市场前景存在着不少变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寒山 《经济导报》2007,(47):24-25
在“金九银十”的传统楼市交易黄金季节里,北京楼市呈现楼价居高不降,交易量明显萎缩的局面,使京城楼市观望气氛很浓。年底前北京楼市将推出大量土地供应,或许是人们对楼市价格将进入拐点的期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梁启洪 《经济导报》2007,(22):45-45
内地楼价近年升幅过高,令中央政府担心房地产业发展的稳定性,以致在税务、信贷政策和住宅供应结构等层面,陆续推出各项相应的措施。近期,继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在2007年2月1日实施《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后,上周四上海税务局公布,将严格执行征收二手住宅物业增值税,使到市场预期房地产业仍然存在政策出台的空间,削弱了投资者对内地房地产股的投资意欲。  相似文献   

16.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48):38-39
目前香港楼市是回归後十年表现最勇猛的时期,各路资金投入楼市,使市况大涨,楼价和购买力脱胎换骨。本报记者特别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初步评估一下明年走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内地及香港楼市都进入了调控关键时期,市场显得相当敏感,一有风吹草动,便可能引起无限猜想.甚至引起对调控前景的担忧。中国的楼市是典型政策市,政府态度、政策决定房价走势。内地本轮楼市调控.历时已四个月,然而,7月份各地楼市的数据显示,局部地区呈现销售量反弹.马上引致市场上调控的传言与辟谣漩涡。  相似文献   

18.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32):36-37
楼市气氛表现持续向好,月内有三幅九龙区地皮拍卖,预计将进一步推高楼市气氛。不少买家担心楼价水涨船高,纷纷偷步入市,刺激区内豪宅以至中下价屋苑屡创高价成交,个别楼盘成交量更录得倍数增长。  相似文献   

19.
云霞 《经济导报》2010,(30):41-41
受到人民币升值令港元资产相对变得吸引,以及投资移民等需求推动.香港楼市吸引越来越多的内地资金流入。据中原地产研究部联席董事黄良昇指出.2010年上半年登记一手及二手香港私人住宅买卖合约的内地个人买家,占整体金额比例有10.8%,所占整体宗数比例有6.7%,反映内地资金持续流入香港楼市,扭转2008年下跌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10,(19):21-22
政府推出“九招十二式”为楼市降温后的首次官地拍卖,发展商反应异常冷淡,地皮仅以底价成交,大逊市场预期。业内人士指出,今次卖地成绩显示出政府遏制楼价暴涨的手段初见成效。他们说,由于现时楼市问题已呈政治化,加上未来三个月政府仍有多幅土地供拍卖或招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