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堃 《经济导报》2007,(23):5-6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十个年头了,基本法已实施十年。值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在实践历程中重温“一国两制”的方针和基本法的贯彻实施情况,是有必要性。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区的高度自治权不是香港固有的,而是中央授予的,不存在剩余权力问题。这点,对保持香港长期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点,香港人必须深入认识和牢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郭莉 《经济导报》2007,(26):46-47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也是《内地与香港关於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即“CEPA”)签署四周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特区政府的领导及全体香港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十年来,香港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CEPA也在这个不平凡的历程中诞生、发展、壮大,它为促进香港经济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将为进一步密切两地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香港经济更好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梁振英 《经济导报》2007,(26):60-61
香港回归祖国,转眼十年。1982年,中英谈判展开,十五年过渡期间,香港经历了不少困难和挑战,但最终顺利回归,种种对九七年后香港的悲观预测未曾出现,“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顺利落实。  相似文献   

4.
蓝堃 《经济导报》2007,(20):5-6
香港回归十年,经济经历高低起伏,港人感受良多。环绕港人日常生活的环保问题,近年成为热门话题。然而,香港的环保发展在过去十年,一直似是蜗牛上树,并未追上世界大潮。不过,梁维安认为香港可以推进更多环保工作,可以扮演更强的角色。[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陈可焜 《经济导报》2007,(26):66-68
香港回归十年了。 这十年,香港艰难又幸运。靠着“一国两制”渡过难关’又再创繁荣。  相似文献   

6.
踏进新的一年,香港经济继续稳健增长,市民安居乐业,社会整体廉洁安定。今年正值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恰是总结经验,展望未来的适当时机,  相似文献   

7.
近年香港厂商的业绩尚算令人满意。继2003-2005年录得双位数字的增长後,香港2006年首十个月的商品整体出口货值较2005年同期上升8.4%。全球经济持续向好,香港主要的出口市场需求畅旺均令整体出口增幅强劲。由於2007年世界经济将保持稳定的增长,香港工业的前景仍然乐观。  相似文献   

8.
《经济导报》2010,(27):18-19
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公布分类优势排行显示,台湾已超越香港,成为中国最具综合竞争力的城市,香港因去年经济表现欠佳,跌居第二。但在中国世界级大都市、十大高效政府、十大文化品牌城市和十佳城市风貌四项中,香港仍稳占榜首。  相似文献   

9.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9,(28):41-41
第十一届“香港名牌选举暨香港服务名牌选举”由7月起至8月31日正式接受报名。主办机构香港品牌发展局主席陈淑玲表示,过去十年来名牌选举口碑载道,参与者可以透过比赛互相学习,令大家都在进步。  相似文献   

10.
彭伟新 《经济导报》2007,(28):42-42
今年7.1有着两个重要的义意,第一是标志着香港已顺利回归祖国十周年,另一是恒指再上破历史新高,标志着香港在亚太区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并没有因为过去十年的风风雨雨而有所改变。回顾2007年上半年,恒生指数由6月中冲破20800点阻力位,并向上突破了5月份的上落局面后。  相似文献   

11.
香港业主会会长余庆云说,回归十年,香港的地产市道攀过巅峰,亦陷过谷底。现时的景况只是平穏而已,中产有楼人土仍然愁对未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蓝堃 《经济导报》2007,(40):5-6
香港特区政府报捷,香港继续成为国际机构的重要据点,但负责报捷的高官却提醒港人不要自满,因为要保持香港的竞争力,还需要继续努力。 数据创新高破“衰亡”预言 政府统计处10月2日公布一项按年统计的结果,按照“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驻港公司按年统计调查”所得的结果显示,香港有此调查以来的十年间,数据创新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何洁霞 《经济导报》2007,(26):12-13
香港回归十年,经济大上大落。而作为香港经济支柱的楼市,也是几番起落。今天香港楼市虽然已重拾升轨,但却出现两极化,差距很大。豪宅市场升势凌厉,中小型住宅仍不复十年前勇。但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楼市可再闯高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姜玲  翁云骞 《经济导报》2007,(26):138-139
虽然在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上,浙江和香港的经济关系没有像广东和香港这样一体化,但是作为内地过去十年中堪称最具活力的省份——浙江,先天的区位优势和开放的心态使其在对外经贸交往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强劲势头,同时与香港的经贸往来也越来越频繁深入。  相似文献   

15.
《经济导报》2007,(26):48-49
香港回归祖国十年来,内地和香港经济合作与交流全面发展,互动日益频繁,融合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6.
回顾过去十年,香港银行业处於一个整固及业务转型期。由於香港的银行数目已饱和,加上全球金融业的并购热潮,香港银行的数目也从高峰期的150多家,回落到现时的113家。  相似文献   

17.
赵晨 《经济导报》2007,(50):7-9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凭藉内地经济的飞速发展.倚靠中国市场对世界的强大吸引力,香港也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正式形成以来到回归後的十年.香港和内地的经济脉搏跳动得越来越紧密。  相似文献   

18.
张立  潘颖 《经济导报》2007,(26):40-41
回归十年来,香港保持了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大好局面。基本法从总体上得到认真贯彻。香港经济渡过亚洲金融危机、楼市下跌、“非典”肆虐等困难,实现复苏且保持在较高位上运行,香港进一步发挥了与内地经济的优势互补关系。人们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港人对祖国的归属感也不断增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报》2007,(26):85-89
香港回归祖国,中央政府承诺,香港原有的生活方式及资本主义制度将维持50年不变,而这种保证被生动地比喻为“马照跑,舞照跳”。十年过去,香港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象征港人醉生梦死的赛马业及舞厅业面对内忧外患,风光不复常年。  相似文献   

20.
方太忠 《经济导报》2007,(26):136-137
1997年7月1日,经历P56年殖民统治的香港终於洗刷了中国-个半世纪的耻辱回到了祖国怀抱。回归十年,中国香港基本法的深入实施,‘一国两制’在香港得到的成功实践,成为了中国特色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留下特色中国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