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振盈 《经济导报》2007,(20):44-44
5月初中央送大礼,放宽了QDII的投资产品范围至股市,顿时港股投资者兴奋无比,而港股亦因而裂口高开并突破21000点,创出历史新高。从市场的反应观察,大家对此消息皆是充满期望。然而,若从实质效益去分析.QDII可作投资股市的实际金额只有数百亿元,威力有限;而且,此等资金会吸纳甚麽股票,也是未知之数,上周一港股的反应确实是过敏。  相似文献   

2.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0):18-19
新一轮QDII(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措施终於在上周落实。内地银监会宣布,银行发售的QDII产品可投资於港股及有关基金。外界相信,有关措施创造了双赢局面:既为本港股市带来新一重动力.更同时帮助於内地股市泛滥的资金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3.
朱毛齐 《经济导报》2007,(20):16-17
中国政府放宽ODII的新政策,刺激港股大升500点。业内专家认为,QDII新政为内地过剩的人民币资金和高企的外汇储备开辟了释放通道,有助於抑制内地资本市场的过热发展,有益於A股与H股差价收窄。但另有观点认为,QDII新政对港股的刺激有限,[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孙鹏 《经济导报》2007,(25):47-47
上周市场表现突出,恒指、国指均一度创出历史新高,其中中资股功不可没。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来自中央的政策面消息暖风频吹。其一,QDII机构范围——内地投资者不只通过银行,也可通过券商与基金公司投资港股。虽然QDII额度还维持原状,但市场人士普遍,中央会送港大礼,额度提高指日可待。其二,红筹回归的热潮势必促相关上市公司盈利增加。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报》2007,(39):45-45
港股直通车迟迟未启动,有关的传言便满天飞,一时传出直通车会押后至十七大会议后或11月时才推出,甚至无疾而终;一时又传出建设银行(939)、工商银行(1398)以至本港银行及证券商也有份参与,试点会加入北京及上海等城市;又有一个传闻指出直通车和QDII一样设有最低入场费,散户要付30万人民币才可加入战团……,传闻多得教投资者无所适从,幸无损他们的入市兴致。[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晓闻 《经济导报》2007,(44):4-4
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1日消息,截止到9月底,已审批QDII总额度为421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为108亿美元。另有内地传媒报道,外汇出境的限制将会再次放宽,外企将可以用人民币购买外币并汇出境外。相信这只是一系列外汇泄洪措施的最新环节。而在此之前,国家成立了注册资本达2,000亿美元的外汇投资公司[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近年.内地金融业正积极推行改革。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内地企业和资金“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而在去年落实的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QDII)更标志着内地金融业的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谢丹 《经济导报》2007,(20):23-25
相较于刚刚放宽的QDII股票理财产品,开设内地居民直接投资港股的通道具有更大的意义,不仅有利于降低外汇储备增长的压力,分散投资风险,还可推进两地资本市场的融合,同时以内地银行作为中介代理投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7,(49):14-15
CEPA第四阶段补充协议(简称CEPA5)将於明年1月1日实行,内地基金管理公司首次获:隹来港设立分支机构,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平台,投资全球的金融产品。在港股直通车缓行时,内地资金可由这批CEPA新贵填补。香港投资基金公会预计最先一批申请来港成立分支机构的内地基金公司将是获批QDII额度的内地基金公司。美国经济受次按的拖累添了不少未知数,减息的呼声日隆,不少分析均预计本周将会减息,更有银行家预期美国明年将减息三次,使联邦基金利率调整至3.75%,以应对经济持续放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0):47-47
内地QDII放宽限制投资境外股市,对象主要是与中国证监会签署了备忘录的国家或地区。鉴于香港正是目前唯一签署了备忘录的地区,港股走出大幅上扬行情,一度创出年内和历史新高21088点。市场对消息的反映是惊人的.上周一恒指跳空向上急升500多点,几乎是一步到位,接下来的走势一直在高位震荡  相似文献   

11.
高位震荡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27):47-47
上周港股并没受A股回落调整的影响.而是在香港回归庆典,QDII政策推出及美国股市强劲攀升的影响下,恒指突破22300点、国企指数升穿12500点,创下历史新高。中资股特别是拥有回归概念的股票是引领港股上涨的中坚力量,建行、中国移动、中海油、神华等将发行A股的消息,刺激投资者持续买进中资股。  相似文献   

12.
孙鹏 《经济导报》2007,(39):47-47
上周港股在充沛的资金推动下,配合消息面利好,一举站上27000点高位,国企指数领涨大市亦冲破16500点,大市成交跟随放大,显示资金推动力仍有余威。消息面上,继南方基金之后,华夏亦开始发售QDII基金,加深市场对资金转战港股的想像。又传中国审计署将对内地五大电信运营商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市场憧憬国内电信业重组在即,短线资金遂热烈追捧中资电信股。[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彭伟新 《经济导报》2007,(26):140-140
港股在中央继续送出“回归十周年”的大楼,包括放宽QDII来港投资的限制、在回归纪念前暂时不升市场息率,以及确认本港成为中国对外的资本市场下,恒指终于在6月中向上升破之前21000点的阻力位,除了指数最高升上22085点的历史高位外,成交额亦突破1,000亿港元,最高更达1,200亿港元,令到投资者继续看好港股,不单止未有跟随内地A股指数出现调整,而且更愈升愈劲,  相似文献   

14.
提起上海大众,大家首先会想到哪些车型?上世纪80年代,也许只会想到桑塔纳,几年前也许还会想到帕萨特,现在还会想起POLO、高尔、途安。  相似文献   

15.
《汽车杂志》2012,(11):69-69
谈起设计界的经典之作,人们会想到可乐瓶,会想到iPhone,会想到雷朋Aviator太阳镜……,也一定会想到甲壳虫。  相似文献   

16.
(5)机油老化和发动机内部磨损(如图61所示) 如果不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机油就会逐渐老化。如果油液老化,不仅油的消耗量会增加,而且发动机内部的磨损也会加速.从而机油消耗就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7.
Hilton 《车时代》2010,(4):154-161
奔驰正在彻底改变其设计理念,也许目前强调锐利棱角和相对方正的造型设计会成为绝唱,而更为流畅的车身线条则会变成新的家族特征。这样的改变,还会延续奔驰的辉煌吗?F800 Style这位先锋会给我们答案。  相似文献   

18.
(5)机油老化和发动机内部磨损(如图61所示) 如果不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机油就会逐渐老化。如果油液老化,不仅油的消耗量会增加,而且发动机内部的磨损也会加速,从而机油消耗就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19.
徐倩 《轿车情报》2011,(1):130-133
有一个名字,会让跑车的狂热分子们顶礼膜拜,会让懂车和不懂车的人趋之若鹜,也会让法拉利等世界级名车退后低头,更会让那些顶级富翁们一掷千万金,它的名字就是Bugatti。  相似文献   

20.
李翼 《驾驶园》2013,(6):73
车主偶尔会发现车辆油耗会突然增加,虽然知道会有故障但却不太容易找出答案。下面就提供8种检测方法。1.在行驶中发现爱车现在的滑行距离明显减少。这时车主们应该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是否合乎标准。若轮胎充气不足,耗油量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