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锺焰 《经济导报》2007,(32):25-27
台湾股市七年来一直低迷不振,而今年仅四个月就飙涨2500点,民进党当局自夸是经济治理有方。其实仔细探究就会发现,除台股已远远落后亚太地区各股市外,台当局通过行政手段制造“选举行情”,大搞“一周一利多”等政策拉抬,是台股飙升的主因。然而,台当局以政策干预股市将背离台经济的发展规律,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陈水扁挑动“入联公投”也会引发两岸关系紧张,给台湾经济蒙上阴影。当局政策拉抬股市带来的风险将会转嫁到百姓头上,近日台股的几次暴跌已为验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孙鹏 《经济导报》2007,(18):47-47
受周边股市显著造好影响,港股上周一度走强,美国最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和工业订单显示,制造业数据良好,经济持续向好,一定程度上成为A股休市时期刺激本港股市走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陈苹 《经济导报》2007,(49):29-31
台湾经济发展的未来绕不开两岸关系。台湾的主流民意普遍认为,直接、双向、全面“三通”将是一剂吸引外资入岛以及刺激台湾经济成长的“特效药”.2008年不论是哪一个人当选台湾领导人、哪一个政党执政,开放直接“三通”都是当务之急。[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王建民 《经济导报》2007,(46):28-29
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系,对外部因素的变化敏感度较高,国际经济走向趋势、金融、石油价格以及重大的国际事件都会对台湾股市产生影响,有时会使台股剧烈波动。[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王建民 《经济导报》2007,(45):24-25
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不断加大,也使台湾股市对大陆的经济发展变得越来越敏感,大陆的宏观经济政策,两岸经贸交流的发展,两岸关系在政治层面的波动,这些方面都会对台湾股市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有些因素更是重大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陈苹 《经济导报》2007,(29):31-33
金厦“小三通”促进了台湾金门地区经济社会转型,改变了金门在两岸关系中的地位,使金门从昔日两岸军事对峙之战地,转变成为两岸直接交往与合作发展的实验区。金门提出“一国两制试验区”的构想不论能否实现,都为最终解决两岸问题提供一个宝贵的思路,让更多的台湾同胞对大陆有信心,对祖国统一有信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李尚毅 《经济导报》2007,(21):44-45
为对抗过热的股市,内地人民银行於周前一口气推出“宏调三招”:上调存贷息率、存款准备金率及增加人民币浮动波幅。但措施对股市的冷却作用只维持了不足一小时,A.B股市在继後时间续屡创新高。直至前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发表内地股市泡沫论后,B股市场才出现明显的调整。而备受关注的A股市场则仍安然无恙。  相似文献   

8.
朱磊 《经济导报》2007,(17):29-30
台湾股指近期在8000点高位上徘徊,是六年来最高的走势。一方面台股比亚太其他股市低迷多时,引发外资涌入推高股指,另一方面台当局通过政策性手段影响股市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愈接近明年大选,股市就愈呈现利多”,这已是台证券界人人皆知的规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10年,在国民经济持续走强特别是在商用汽车快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车用柴油机市场高开高走,以总销量接近400万台,同比累计增长25%的良好业绩完美收官。从具体产销数据看,全年共生产车用柴油机3935515台,同比累计增长25.03%;  相似文献   

10.
朱磊 《经济导报》2007,(28):26-27
诸多有利因素使台股破万点的目标很有可能在选前实现,但台当局拉抬股市的目的是为“大选”营造有利气氛,因此并不原台股在今年涨势过快,或有可能下半年台股将会出现较长一段时间的盘整,年关前后再现新攻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周忠菲 《经济导报》2007,(27):22-24
台湾政治的悲哀,就在于美国台海政策的调整始终对台湾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美国对台政策好像是“中间”立场,但某种程度上是带有偏袒台湾当局。纵容“台独”势力倾向的。美对台政策的总体目标,始终是通过双轨政策的推行来达到制衡两岸关系的发展,一旦美国认为统一趋势已经不可逆转,对台政策完全可以在操作层面发生某种变化,这将影响台湾大选,也影响到是否出现“二度政党”轮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江素惠 《经济导报》2010,(33):39-39
台湾“立法院”8月18日晚上表决通过了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自台湾与中国大陆于6月29日在重庆签定了ECFA后,两岸经济整合正迈步向前。马英九上任以来不断开放的两岸关系,从三通直航,观光客赴台、到两岸经济合作的协议,可说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两岸关系未来在经贸发展荣景可期。  相似文献   

13.
朱磊 《经济导报》2009,(29):40-41
通过台湾资本市场进行以证券为媒介的资本流动是开放两岸双向投资的重要内容。台湾当局长期严格禁止陆资进入其资本市场,但随着两岸关系改善及台经济发展需要.台湾当局开始逐步对陆资开放。  相似文献   

14.
时间 《汽车情报》2004,(4):12-24
从十大牛股看,有两家石化股,两家有色金属股、两家汽车股、两家电力股、一家钢铁股、一家运输业股。这些股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都属于行业景气度最高的股票。行业高速成长带来了上市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进而促使股价步步走高。再看十大熊股,有7家均是老庄股,3家为绩差股。而且,有一半是ST股。  相似文献   

15.
汽车终于要被纳入“包修、包换、包退”的规定范围内了。这项千呼万唤“驶”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草案,很快吸引了包括汽车销售商、制造商、进口商、修理商和用户的多方关注。汽车“三包”到底能不能真正兑现?“三包”规定能否真正成为规范汽车市场、维护消费者利益的利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汽车“三包”能否走好,关键看它能否成功跨过“三个坎”。  相似文献   

16.
《汽车与安全》2008,(6):79-79
丰田汽车公司第四财季净利润减少28%。同时,这家日本汽车生产商预计,日元走强,原材料价格飙升以及美国经济持续走软很可能会使其本财年利润下降。  相似文献   

17.
李锦 《经济导报》2007,(3):44-44
2006年是港股大丰收的一年,中国经济表现强劲、大型国企来港上市,以及人民币升值等有利条件,持续引领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恒指全年录得34%的升幅,为区内主要股市如日本、台湾、韩国及新加坡之冠,国企指数升幅更达到94%,不比升幅逾倍的国内股市逊色。  相似文献   

18.
《经济导报》2007,(5):46-46
港股自去年10月起走势明显转强,并经过一轮持续急升后,恒生指数及国企指数已分别升抵20,000点及10000点水平,至于股市上升的主要动力,仍然是多个利好的炒作因素,包括市场上有充裕的游资,人民币升值持续,以及内地股市继续向好,特别是人民币似乎有愈升愈快的情况下,令到更多的投资者追捧中资类股份,由于海外投资者无法直接买入内地人民币资产,要受惠人民币升值的话,便唯有买入流通性较高的H股,所以,在过去几个月间,本港H股的每日总成交额亦由占大市25%以下,一度飙升至超过35%,反映出投资者对国企股前景充满憧憬。  相似文献   

19.
杨孟华 《经济导报》2007,(17):49-49
上周港股反覆小幅波动,处于高位,成交量明显萎缩,缺乏实质性买盘承接,呈缩量运行态势。国内A股市场持续火爆,美国股市本周连创历史新高,但本港股市并没有跟随反映。就连A股市场近日的银行股造好,H股对此也反映平淡。反映出本港对A股市场“五一”长假前后的不确定性隐约有些担忧。  相似文献   

20.
美国银行信贷紧缩的恶化上周给全球金融市场投下消极阴影,股、汇.债、原材料市场均激烈波动.次优抵押贷款市场已经出现信贷紧缩,并引起全球股市连锁震荡,港股上周五再跌646点。虽然内地股市似乎在次按风暴中独善其身,经济仍是暗涌处处。股市过热,房价猛涨,粮价飞升等问题接踵而来。而从对环球经济素有研究的普纳集团(1013.HK)主席邹艺尚看来,内地的经济暗涌未必从股楼泡沬开始。[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