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月17日,中国和俄罗斯双方在北京举行了第三次能源对话。中国总理温家宝当日会见了俄罗斯副总理谢琴。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石油输送、贷款和长期原油贸易的协定,被外界称为“贷款换石油”协定。  相似文献   

2.
如果将两岸贸易作为一个整体,则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达到1.8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贸易体,2006年合计将达2.2万亿美元。如果将两岸经济整合成一个整体,中华经济将无可限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熊载军 《经济导报》2010,(19):37-38
欧盟各国财政部长经过彻夜紧急磋商,于5月70日凌晨达成一致,决定与IMF一起推出一项规模庞大的贷款方案以救助欧元区内深陷政府债务危机困境的国家,从而恢复投资者对於欧元的信心并且阻止希腊债务危机引发新一轮的全球性危机。这项规模史无前例的贷款方案,价值高达7.500亿欧元(约近1万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2006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不断深化,贸易增长加快,两岸贸易依存度持续提高,显示出两岸产品互补性强,贸易关系日趋密切的特点。两岸农业合作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合作向集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并得到大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然而.随着大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年来大陆的经营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台商在大陆经营发展面临成本增加和利润下滑的挑战,台资企业也进入了由纯粹代工制造向研发创新和创立品牌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5.
财经纵横     
《经济导报》2007,(16):10-11
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世贸组织成员,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对中国发起127宗反倾销调查,仅去年对华反倾销立案就达12宗,同比增长50%。除了中美.中欧之间的贸易磨擦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海峡两岸的经贸交流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经历了近30年的发展,其间经历了从单一的商品贸易到台商大陆投资和贸易并举,从小额投资到大规模投资,从小额贸易到大规模贸易的过程。近30年来,两岸经贸交流从无到有飞速发展,1979年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而到2007年,两岸贸易额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年均增长30%以上。  相似文献   

7.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以及技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飞速发展,世界技术贸易额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5%,大大超过一般商品贸易年增长率3.3%的发展速度。就中国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技术贸易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支柱。  相似文献   

8.
据迪拜世界公司预测,未来几年的汽车及其构件贸易将会持续显著增长,截至2007年底,汽车及其构件贸易将达155.19亿美元左右。[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基础上,从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在中国入世前后的发展变化入手,对两阶段的产业内贸易发展进行了分产业和增长贡献的对比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欧制成品贸易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欧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指数虽然有上升,但在2004年出现下降,主要是由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机械与运输设备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下降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近日,英国贸易投资总署亚太区总裁罗文先生(Mr.BarryLowen)、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贸易投资处处长白岩(Mr.CLIFF BEBB)一行参观访问了恒通客车。  相似文献   

11.
赵剑英 《经济导报》2007,(1):100-102
世界贸易组织日前在日内瓦总部就全球最新贸易形势发表报告指出,2006年世界贸易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由於WTO现行部份贸易规则在强有力的主权国家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因而再次面临区域贸易合作及双边自由贸易机制的新挑战;尽管这种双边自由化贸易机制有其存在的客观条件,但它毕竟与全球贸易自由化总目标相悖;此外,这份长达223页的报告还就全球多边贸易、区域合作贸易、以及双边自由贸易等国际贸易界举世瞩目问题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认为:可以解释产业间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难以解释产业内贸易。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规模和贸易模式的分析,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即由于一种独特的三国产业贸易模式而使得我国汽车产业内贸易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晓瑞 《经济导报》2010,(3):36-3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中国对外商议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贸易自由化.服务自由化以及投资便利化是双方共同追求的未来灿烂图景。  相似文献   

14.
产品内分工是当前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也是当前世界贸易的现实背景,1994年以来持续16年的贸易顺差,特别是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使我国成为日渐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目标,因此,深入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利得和贸易失衡,对于化解当前贸易争端、优化外贸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中国对外贸易利得和贸易失衡分析框架进行了初步探析,对于更为深入的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利得和贸易失衡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柏峰 《中国电动车》2007,27(2):110-112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比较分析,得出美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成功经验是进行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文化产业的产业内贸易以及积极的文化政策扶持,从而分析了我国当前文化贸易存在的问题是文化产业未进行合理的产业化运作,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高“文化折扣”以及国家文化政策的缺位。并且在文章最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京津冀三地在服务贸易领域有着各自的特征但同时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立足保定市,从旅游、运输、信息和建筑服务贸易等领域,探讨与京、津在服务贸易领域协同发展的空间,以提升保定市服务贸易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服务贸易结构是影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量增长。但中国服务贸易在区域结构上存在失衡问题,各地差距较大。应优化内部和外部的区域结构,发挥政府政策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汽车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汽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介绍了国外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的最新动态,分析了目前我国汽车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我国汽车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济导报》2007,(42):48-48
据政府统计处上月发表的对外商品贸易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8月份本港整体出口和进口货值均缘得按年增长,分别上升7.5%和9.0%。[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郑民彬 《经济导报》2010,(35):19-20
过去半年,本港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自去年7月起,在内地部份城市试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後,今年6月内地人民币跨境贸易范围再次扩大,由上海及广东四个城市,扩大至20个省市及自治区,此外,修订後的《香港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正式签署.新协议容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设人民币账户,不同账户之间亦可进行各种用途的资金转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