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介绍了美联邦头部碰撞法规FMVSS 201U的技术要求和实验方法;分析了内饰件的造型、吸能块的形式和布置、吸能材料的选择和吸能结构的设计等因素对内饰件头部碰撞保护性能的影响;根据该法规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内饰件的设计准则,为针对FMVSS 201U的内饰件结构设计和系统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某车门护板的开发过程为例,探讨微发泡注塑技术在门护板总成上的应用研究。该技术减轻了产品质量,加快了注塑的节拍,降低注塑模的锁模力,在实现零件轻量化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节约能耗,对于汽车内饰件的设计和工艺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叶阳 《上海汽车》2007,(3):27-29
轿车内饰件设计是整车开发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营销重要的卖点之一。文章介绍了轿车主要内饰件的最新工艺、材料和结构,并从内饰件产品要求和性能要求的角度分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个性化特征对客车内饰件的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了客车内饰件的变型设计特点、变型设计中的参数及其约束,并开发了客车内饰件变型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目前国内经济环保型汽车的需求,对低VOC低密度的PP材料应用于薄壁内饰件的前景进行了评述,详细介绍了低VOC的PP材料、低密度的PP材料在国内中低端车型上的应用现状和技术概况。阐述了同时满足低VOC低密度要求的PP材料应用于薄壁内饰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内饰件和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内空气污染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组织有关科研机构将“车内空气污染物浓度限值及测量方法”列入国家环保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计划,其中《车内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要求》已经于2009年11月18日公开征求意见。作为整车车内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逸散水平对整车车内空气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介绍了汽车内饰件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的检测方法。考虑到整车、内饰件和材料检测方法的一致性,以及检测技术的可行性及其经济性,提出以采样袋方法测试汽车内饰件(含总成)和车内装饰用非金属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  相似文献   

7.
在中高档汽车仪表板、门板生产中需要对其发泡件进行铣切加工,双机器人自动铣切加工工艺生产效率高,逐渐被众多汽车内饰件制造企业采用。运用PowerMILL编程软件,对铣切产品3D数据进行机器人切割轨迹离线编程,应用于双机器人铣切加工,实现了汽车仪表板、门板铣切工序自动化、柔性化、高效率生产。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概述作者所在公司近期某款越野车型后侧围肘靠内饰件的开发,阐释了在汽车行业新的竞争形势下如何充分利用各种验证手段在较短时期内(通常少于6个月)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一般内饰件产品。该论文介绍了汽车内饰件从概念提出、方案设计到产品验证、数据制作、模具开发的通用流程,描述了某款侧围肘靠内饰件的DTS设计及定位原则,安装策略,零件的分块方式等。举例说明了在汽车内饰件设计开发过程中常用的各种CAE分析技术及手段,通过有限元的方式重点分析了该后侧围肘靠内饰件产品的力学强度与产品结构的关系及在产品加工成型过程中的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等工艺参数对产品本身性能及外观的影响,并通过比较最终确定了该侧围肘靠内饰件的产品及模具3D数据,加工成型工艺参数等。该论文不但可以指导其他车型后侧围肘靠饰板的开发,也可为其他类似内饰件的开发提供技术积累及参考等信息。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整车感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内饰件的包覆材料也越来越多样化,仿麂皮包覆慢慢应用于中高端车型的内饰件上。但因仿麂皮耐温性能、延伸率及匀染性较差,故未得到普及。文章基于国内某高端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对仿麂皮在汽车内饰件顶棚、立柱及遮阳板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汽车内饰件的材料、工艺和仓储环境是影响车内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研究,总结了内饰件的注塑温度、注塑前的烘料工艺、仓储的温度和时间对其VOC含量的影响规律,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相应的控制车内空气质量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汽车内饰塑料零件采用表面喷油漆工艺是当今轿车内饰设计中的亮点,也是一种趋势。通过对汽车内饰零件表面油漆工艺进行分析,从素材及油漆的选取、前处理的要求、空气洁净度要求、工艺流程规划、工艺参数控制及常见缺陷分析等各方面,找出了该工艺中关键的影响因素,只有加强对这些特殊特性的监控,才能保证稳定的生产过程,杜绝油漆色差、开裂及磨损等质量问题的发生,从而提高企业的制造水平及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体验经济时代(在消费过程中追求顾客满意、注重自我体验),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行业的新兴产业,不断受到人们的追捧,其内饰比外观更为重要。在新能源汽车的内饰中,许多零部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互动性,这也是用户了解新能源汽车内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智能化时代的背景下,大多数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单纯地将智能技术应用到新能源汽车上,其内饰造型、人机交互和使用体验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人机工程学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出发点,掌握用户形象认知是新能源汽车内饰设计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用户的认知角度来研究新能源汽车的内饰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江想莲  张景煌  李含 《汽车科技》2020,(1):51-54,50
汽车副仪表板作为内饰部件之一,既满足强度和功能要求同时也需满足GB11552-2009中的碰撞性能要求,本文主要基于CAE仿真手段对副仪表板的碰撞性能分析和优化,优化后所有碰撞点均满足设计目标值,经试验验证其满足法规要求,这对副仪表板的开发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车内乘员保护,进一步改善和优化汽车仪表板及结构部件设计,文章通过分析汽车内部凸出物标准有关技术要求,探讨了相关试验方法,通过不同试验方法对比得出了试验设备与实际测量碰撞点空间位置重合法,能更好地模拟乘员在事故中的碰撞;该方法能更好地考核乘员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同时能更好地验证仪表板及其结构部件的质量。因此,建议试验机构或生产厂家应按照该方法进行汽车内部凸出物静态吸能试验。  相似文献   

15.
车门内饰板设计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正伟 《汽车工程师》2012,(3):44-46,63
车门内饰板对汽车内饰整体的美观性、乘坐舒适性、使用方便性及安全性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车门内饰板设计在车身设计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文章通过归纳分析车门内饰板的典型结构形式、其与周边各系统部件的关系以及试验验证方法,提出了车门内饰板的设计开发思路,总结归纳了设计开发方法及要点,用以确保车门内饰板设计开发的正确性,从而确保整车内饰品质,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从提升电源车自动化保障程度角度出发,阐述了在电源车内加装自动供油系统的必要性,针对电源车内部布局特点,分析了储油箱位置选取和结构工艺要求,提出了最佳方案,并给出了自动加油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介绍了自动加油系统油位保护功能,目前该项设计已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7.
周宇明  齐汗军 《客车技术》2011,(3):18-19,21
针对汽车覆盖件在传统冲压工艺中方案难以确定,需反复进行试模的问题,引入了板料成形有限元分析软件Autoform 对汽车保险杠板料进行冲压仿真,准确预测了板料在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从而在汽车保险杠模具加工前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使得修模工作量减少50%以上.  相似文献   

18.
黄忠仕  农应斌 《时代汽车》2021,(7):131-132,145
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拉动了汽车产业的崛起。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汽车内部装饰也成为了产品销售的独特优势,实用、精良的内饰材料会给消费者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舒适体验,从而有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基于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汽车开发设计中也开始注重内饰制造工艺的研发,从而提高内饰材料的实用性、精美性、以及环保性。IMD成型技术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下衍生的一种新型表面装饰技术,代表了未来汽车内饰工艺的主流趋势。本文将通过阐释IMD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工艺流程,明确IMD技术的优缺点,然后通过对IMD各技术产品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了 IMD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表明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孙冠哲 《天津汽车》2009,(11):27-29
在汽车整车设计开发过程中,内饰件的设计开发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内饰件的间隙面差是整车制造精度的很好体现,内饰件的配合与设计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介绍了一些内饰件的设计开发经验,总结了在设计前期一定要充分对比成熟结构,防止低级设计失误的发生。通过这些整改,整车内外饰精细水平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指出前期设计失误对生产有很严重的影响,同样会加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因此一定要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