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日内瓦车展上的节能减排技术可谓百花齐放。除了新能源汽车以外可替代能源汽车,以及传统能源节能减排技术同样引人注目。在全球范围内,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都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顺势而为,两者都对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推动作用。有望于今年上半年出台的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按汽车节油率划分,混合动力车也将可以享受到合理而公平的补贴。本期《插电式柴油混合动力车的节能减排潜力》让我们看到了插电式  相似文献   

2.
<正>在汽车的各种节能减排路径中,轻量化非常关键。对于传统内燃机车来说,通过材料、结构、工艺设计的创新来实现降重,有助于车辆降低油耗并减少排放。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普通乘用车的整车质量每减轻10%(约100~200 kg),可节油6%~8%,排放降低4%左右。而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来说,轻量化也尤为重要,各种轻量化设计有助于延长车辆续驶里程。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汽车产业链上的各相关企业,包括整车生产商、零部件供应商、材料供应商及制造装备供应商,正致力于轻量化研发,探寻技术突破点。为了  相似文献   

3.
随着私家车的发展和道路的不断变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能耗逐渐增加,如何进行节能环保的控制成为热点话题。整车厂在制造技术上达到了欧Ⅰ到欧Ⅴ的标准,但是汽车维修技术却一直延续,这些技术是否能够适应目前的技术发展,大家都在倡导的节能减排与绿色维修对维修企业带来了哪些升值空间呢?在2013年4月1日的节能减排与绿色汽修技术研讨会上,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俊强进行了"节能减排与绿色维修——汽车维修企业如何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产业升级"的演讲,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4.
正(上接2018年第2期)4电动车体轻量化成趋势轻质化材料走上前台电动车产品的轻质化和轻便化,是发展节能减排低碳产品和绿色产业的题中之意。从提高电动车产品减重节能的低碳品质的创新要求上看,开发和应用轻质化新型工程结构材料和高性能蓄电池对提高电动车  相似文献   

5.
<正>以全球金融危机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为标志,全球经济从信息化时代步入低碳化时代。我国的节能减排国家战略也从关注能源强度转变为关注碳排放强度。交通运输行业是国务院确定的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作为化石燃料消耗大户,我国道路运输车辆正面临低碳化的巨大挑战。道路运输车辆实现低碳化,除了对发动机及相关技术进行优化,降低油耗、提高车辆排放水平以外,轻量化也已成为公认的、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车辆热管理技术就是从整车角度,合理有效的对车辆的发动机、变速箱、冷却系统、空调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进行热流的控制及利用,使各系统在一个最佳的工作环境下高效地运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文章依托项目开发,对项目开发过程中热管理技术对整车节能减排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摩托车》2008,(3):64-66
在发动机及各种车辆的节能减排技术中,首推电喷技术。电喷以其控制的精准性和智能性,在节能减排的同时可以最大程度优化整车发动机性能。电喷技术是现代发动机控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8.
能源危机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为此,节能减排也就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致声音和共同责任。对于车辆而言,燃油消耗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车辆技术状况、道路环境条件及汽车使用3个方面,在汽车使用方面,汽车驾驶习惯是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关键环节。因此,关于驾驶的节能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改善不良的驾驶习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节能措施,既响应了全社会节能减排的号召,又能够降低用车成本。本文分析了8种常见的  相似文献   

9.
<正>德尔福正在研发一系列绿色创新技术,更好地满足汽车行业对于节能减排的需求。这些绿色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以及传统内燃机车辆的技术优化。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为了更好地提高能源效率、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正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并对传统内燃机车辆进行技术优化。不久前,本刊记者来到德尔福位于外高桥的中国研发中心,就绿色创新技术的研发及应用,与该公司的技术高管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10.
于挺 《驾驶园》2012,(6):90-91
节能减排是我们公交企业的永恒主题,车辆节油主要和人有直接关系,即"车人合一"。作为驾驶员,只有对驾驶技术和车辆的操作方法加以关注和学习,才是节油的真谛;只有熟知车辆和正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LCA)一整套方法和理论,基于德国开发的生命周期评价专用软件GABI,选取国内市场上某款增程式电动汽车,建立该车全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而对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节能减排绩效进行研究.根据增程式电动汽车结构特点,将整车划分为发动机、发电机等10大部件,从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运行使用和报废回收4个阶段进行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新能源货运车辆装配不同动力电池对节能减排的影响,选取某款新能源货运配送车辆为研究对象,利用GaBi软件建立了3种常用动力电池的整车生命周期评价模型,从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装配、运行使用、报废回收5个阶段进行节能减排差异分析,并对全球变暖潜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GWP) 等环境影响类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和量化计算处理。结果表明,分别装配3种电池整车的化石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环境排放以CO2为主;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集中在运行使用阶段;综合比较,装配了三元锂电池的整车,其全生命周期节能减排效果最佳,装配了锰酸锂电池的整车则表现最差。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力度、减少用于电力生产的化石能源消耗、提高回收率等措施,可以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3.
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能耗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限制给车辆节能减排提出了巨大挑战,网联化、智能化和电气化是提高未来交通效率和减少公路能源消耗的三大支柱。为了全面了解智能网联汽车节能减排的前沿问题与研究进展,对当前经济驾驶领域的重点问题进行了总体概述。首先,从广义的能量转换角度总结了智能车辆节能优化技术的本质和3个过程,其中Wheels to Distance环节的车辆系统优化是挖掘汽车节能潜力的重要一环,针对其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节能优化问题的基本数学原理;其次,从智能运输系统的各类非同源异构数据出发,分别从人-车交互、车-车通信、车-路感知三方面阐述来源于"人-车-路"交互体系的智能信息与数据;然后,针对单车智能网联环境下的多维度信息与先进控制技术相结合的关键问题,从考虑道路坡度预测巡航控制、跟车工况预测巡航控制、智能辅助驾驶和车道变换等应用场景进行具体介绍;针对"人-车-路-云"多源异构环境下车辆行为协同节能关键科学问题,从经济驾驶、多车协同节能、道路交叉口车路协同节能和车云协同节能等方面详细介绍研究现状;并进一步介绍电气化公路系统的前瞻性研究,说明融合智能化信息的E-highway节能潜力和智能重型商用车协同节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总结并梳理智能化信息对于提升车辆节能的重要影响,并展望了其在理论与实际层面遇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高健 《天津汽车》2012,(3):17-19
节能与环保已经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2大主题。文章通过对丰田混合动力轿车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的叙述,以及对于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分析,说明了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效果显著,克服了普通电动汽车行驶里程短及充放电技术落后等缺点。表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产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现如今,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电气设计,得要顺应现代化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在后期发展阶段之中,新能源汽车会引领着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当然也可以凸显出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优势。因此在新能源项目发展阶段之中,针对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实施电气设计至关重要。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电气设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排放节能减排要求愈发严格,汽车发展日趋电动化,越来越多的传统汽车厂家都选择在当前传统车平台上开发混合动力汽车作为纯电动汽车的过渡车型.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为动力电池,由于电池容量小放电倍率高,如不进行主动冷却导致电池的温度急剧攀升.本文主要介绍一种比较先进的电池包双冷却液冷系统设计理念,通过对比当前市场常见风冷系...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的重要意义是应对新时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基于未来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培养能够支撑我国产业的创造性卓越工程人才.为了培养车辆工程的学生紧跟目前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的趋势,本文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当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及产教结合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途径及其评价的角度出发,对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必要性、实现途径、可替代材料进行分析,旨在重点阐述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轻量化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从车身轻量化的角度说明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通过此类专题研究可以启发新能源汽车的从业人员,在车身轻量化的基础上达成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增程式电动汽车是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对其结构特点、工作模式、动力系统和技术关键等方面的分析,证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具有节约燃油,对发电单元功率需求小,降低排放,延长续驶里程等优点。通过与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比较,突出了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特点,充分说明了增程式电动汽车是当前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随着节能减排的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汽车新能源技术已备受世界各国瞩目。车载电池的研发成为竞相角逐的焦点。文章详细介绍了电动汽车车载电池新能源的种类和发展方向,以及各国在车载电池新能源方面研发和投资的情况。得出车载电池既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瓶颈也是未来电动汽车产业最理想的最终产品,指出锂电池将成为未来车载电池市场的主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