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故障一点通     
别克君越(GF6)发动机故障灯及TC灯启亮TCM模块中存在"P1825内部模式开关-无效范围"的当前或历史故障码。一般情况下故障码可以被清除,清除后车辆可以正常行驶,直至问题再次出现。检查发动机和变速线外围线束无异常后更换变速器总成(TCM)无效,更换倒车雷达模块后故障便可排除。倒车雷达模块需要的挡位信号由TCM提供,当雷达模块失效时会将错误信号通过3号针脚传至  相似文献   

2.
顾彬 《汽车维修》2011,(4):36-36
例1别克君越(GF6)轿车显示P1825故障码故障现象:一辆君越汽车发动机故障灯及TC灯点亮,TCM模块中存在"P1825——内部模式开关-无效范围"的当前或历史故障码。维修经过:一般情况下故障码可以被清除,清除后车辆可以正常行驶,直至问题再次出现。检查发动机和变速器外围线束无异常,更换变速器总成(TCM)无效,更换倒车雷达模块后故障排除。  相似文献   

3.
倒车雷达系统作为汽车安全驾驶辅助工具之一,可以极大地减轻驾驶者的体力、脑力劳动强度,降低倒车难度,避免驾驶员因方向感不强、判断和操作失误而引起的事故,在现代汽车中被普遍采用。本文从倒车雷达系统的功能、性能、质量及价格等方面入手,进行比较选购,并简要介绍倒车雷达系统的安装方法,最后总结了汽车倒车雷达系统的使用与保养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国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检测标准、检测方法和现状,给出了电磁兼容数值仿真分析的基础理论模型,并基于仿真软件CST建立了标准规定的汽车控制器线束的辐射发射测试仿真分析模型。通过仿真模型对控制器线束周围电磁场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屏蔽、滤波和可靠接地对控制器电磁兼容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通过抑制线束上的电流振荡有效减小其辐射电场强度的方法。该电磁场数值仿真技术的应用解决了传统测试方法周期长、费用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1射频线束市场形势当今汽车已成为行驶的通信中心,为了增加驾驶的安全性和娱乐性,一款普通的汽车包含AM、FM、卫星广播、GPS接收机、SIM卡、倒车影像、蜂窝射频、ADAS等,高档车还要增加多屏、蓝牙、WIFI、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另外,以后还会增加用于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6.
倒车雷达系统作为汽车安全驾驶辅助工具之一,可以极大地减轻驾驶者的体力、脑力劳动强度,降低倒车难度,避免驾驶员因方向感不强、判断和操作失误而引起的事故,在现代汽车中被普遍采用。本文从倒车雷达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入手,并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汽车倒车雷达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最后介绍了汽车倒车雷达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相似文献   

7.
正一、倒车雷达概述倒车雷达是汽车泊车和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倒车雷达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和车辆之间的距离情况。以此来弥补驾驶员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有效提高了车辆驾驶的安全性。传统的超声波倒车雷达是根据蝙蝠在黑夜里高速飞行而不会与任何障碍物相撞的原理设计开发的。倒车雷达首先向外发射超声波,超声波碰到障碍物发射后又被倒车雷达接受,根据发射和接收超声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某型轿车倒车雷达异常报警问题,通过分析报警原理和相关影响因素,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倒车雷达报警异常的验证方法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汽车雨刮电机形成的瞬态脉冲干扰原理的分析,把实际问题简化为电机线束串扰的研究。对汽车雨刮电机线束形成的串扰进行了建模和仿真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仿真可以有效地对车载电器子系统进行电磁兼容验证,双绞线能够有效降低线束接收干扰源的串扰耦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汽车电子电气系统中,汽车线束作为连接汽车各个电器和电子设备的重要部件,是汽车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和品质评价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汽车设计制造及生产中,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不断提升汽车线束设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以确保汽车线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本文从汽车线束的零部件选型和线束布置两个层面,结合汽车不同区域的防水要求,对线束的防水措施做全面分析,为线束设计的零部件选型布置、线束布置及防水试验验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型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大型载货汽车造成的人员死亡仅次于小型客车,工货汽车在交通事故中造成对方伤害的主要因素是:大载货汽车车架结构离地高度大,在前、后方造成轿车钻入碰撞、侧面造成展压,大型载货汽车的质量远大于轿车;与轿车时导致碰撞相容性问题,前、后下部防护装置能有效地防止轿车钻入,合理的能量吸收特性可改善载货汽车与轿车的碰撞相容性。中用交通事故统计数说明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重要性,深入分析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特点,最后介绍了改进载货汽车被动安全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结合国内外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现状,对比了电动汽车整车及其零部件的国内外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并对国内电动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标准体系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车用CNG加气机电磁兼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企业自主研发的某型车用CNG加气机在进行出口认证的电磁兼容性检测时,其电磁辐射发射不合格。针对该问题,通过试验研究,频谱分析,找出了骚扰源,并对其重新进行了电磁兼容性设计改进,经过试验验证,整改后CNG加气机的电磁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均符合标准要求,顺利通过了出口认证测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大型营运客车换道预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采用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车道线识别传感器、GPS、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数据采集仪等设备,基于小型乘用车搭建浮动车采集平台。通过在试验线路上进行1.5×104 km的驾驶试验,获取1 200余次营运客车的真实换道数据。以Jula提出的换道安全性模型为基础,结合营运客车的换道行为特征,通过分析换道进程结束后客车需要与周围车辆保持的安全距离,建立适合于营运客车的3类换道安全性识别模型(客车与自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后方车辆),并利用真实数据对3类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客车换道持续时间均值为10.4 s,换道起始时刻与目标车道后方车辆的距离为10.0~40.0 m;所有换道样本中,73.3%的换道过程中客车速度要高于目标车道后方车辆,且超过90%的换道过程是由前方慢车引起;不同的速度区间下,车速和航向角联合变化情况下,驾驶人控制营运客车的横向偏移速度保持稳定,可认为客车驾驶人的心理预期换道进程存在固定经验模式,这与小型车换道的研究结论存在较大差异,传统的TTC预警算法识别率较低,在不同速度区间情况下,所提出的模型对客车与自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前方车辆、目标车道后方车辆的换道安全识别评价准确率均超过了90%。  相似文献   

15.
根据所开展的客车出口认证电磁兼容测试实践,阐述客车出口认证中涉及电磁兼容性能的标准法规,分析客车出口认证检测中的宽带辐射发射、窄带辐射发射和电磁辐射抗扰度的电磁兼容测试内容,提出客车出口认证试验中常见电磁兼容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汽车电线束试验标准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车线束试验标准中未涉及的试验项目,详细介绍整车线束性能试验的必要性及试验方法、振动试验过程及试验后的检测方法,使汽车线束试验验证项目及方法更全面、更科学。  相似文献   

17.
纯电动汽车的线束设计影响着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研究了在越野汽车的基础上改装为纯电动四驱越野车中线束设计问题,通过计算确定驱动电机、电池的相关参数及选型,并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合理制定以简化线束布置,对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相关的匹配计算,最后通过Proteus软件对高低压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并运用Altium designer软件绘制整车布线图。该设计方案提高了电动汽车线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为线束设计人员提供了借鉴方案。  相似文献   

18.
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车载电子电器部件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汽车的电磁兼容性问题日益突出,并直接关系到车辆的安全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等。文章简述汽车电磁兼容问题,简要分析汽车电磁兼容问题典型表现.重点论述影响汽车电磁兼容性的各种因素,最后提出汽车电磁兼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As driver assistant systems (DAS) and active safety vehicles (ASV) with various functions become popular, it is not uncommon for multiple systems to be installed on a vehicle. If each function uses its own sensors and processing unit, it will make installation difficult and raise the cost of the vehicle. As a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integrating multiple functions into a single system has been pursued and is expected to make installation easier, decrease power consumption, and reduce vehicle pricing.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side/rear safety system using only one scanning laser radar, which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corner of the driver’s side. Our proposed system, ISRSS (integrated side/rear safety system), integrates and implements four system functions: BSD (blind spot detection), RCWS (rear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 semi-automatic perpendicular parking, and semi-automatic parallel parking. BSD and RCWS, which operate while the vehicle is running, share a common signal processing result. The target position designation for perpendicular parking and parallel parking situations is based on the same signal processing. Furthermore, as system functions during running and those during automatic parking operate in exclusive situations, they can share common sensors and processing units efficiently. BSD and RCWS system functions were proved with 13025 and 2319 frames, respectively. The target position designation for perpendicular and parallel parking situations was evaluated with 112 and 52 situations and shows a success rate of 98.2% and 92.3%,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20.
针对某混合动力汽车低频电磁场辐射发射电平达不到国家标准的问题,研究混合动力汽车的低频电磁场辐射骚扰特性,诊断分析其主要骚扰源及电磁骚扰产生机理,采取对应的电磁兼容技术措施进行整改,并通过试验验证其有效性,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