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巴西灵活燃料汽车市场概况乙醇燃料是众所周知的清洁能源,对环境的污染较小。巴西号称"甘蔗王国",年产甘蔗6亿多吨,其中一半用于生产蔗糖,一半用于生产汽车燃料所用的乙醇。巴西因此成为世界上唯一大规模使用乙醇燃料的国家,并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灵活燃料汽车市场。自2003年投入灵活燃料汽车以来,到2011年12月,巴西一共  相似文献   

2.
被誉为古代中国的"黄金时代"--唐代,国力昌盛、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同时还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中外交流十分频繁.其中京师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国际性大都会.这为道路交通建设提供了契机,同时也促进了道路交通管理制度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巴西是拉丁美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拉丁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10年,人口达1.9亿,其中城市人口约占3/4,城市多分布在气候比较温和的高原地区,东南部人口最为密集,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人口都在1000万以上。自2002年全球最大债务危机以来,巴西与俄罗斯、印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就像一座熠熠发光的金矿,吸引着各路诸侯前来淘金。看到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大局已定,美系,欧系、日系、韩系纷纷抢滩登陆,印度、巴西等也在觊觎谋划,志在分食一块蛋糕。与此前人们想象的“狼群追逐厮杀羊群”的惨烈场景不同,入关后,车市两年来表面上平平稳稳。  相似文献   

5.
四、部分国家都采用的汽车排放法规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美国和欧洲排放法规,但采用的实施日期却各有不同。 表7为巴西、韩国、墨西哥采用的汽车排气污染物限值。  相似文献   

6.
黄江波 《上海汽车》2007,(12):42-44
1自主创新是中国汽车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自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获得第一个内燃机汽车制造专利之后,人类社会开始迈向汽车时代。随着人们不断地改进汽车的结构提高其性能,汽车也改变了整个世界。最明显的是,不断壮大的汽车工业越来越突出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对社会进步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纵观历史,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崛起,50年代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经济的起飞,60年代日本经济的发力,无不以汽车工业的高速增长为先导,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业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尺。我国汽车工…  相似文献   

7.
薛艳丽 《汽车运用》2012,(10):31-32
新加坡是个面积只有626.4平方千米的岛国,人口却有300万.经济繁荣使城市车辆密度居世界之首——平均每千米公路有81辆汽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新加坡交通问题成堆而造成严重的塞车现象,人们丝毫不会感到奇怪.然而,塞车现象在这里很少发生,人们所见到的是车辆虽很稠密,但马路上见不到塞车现象,亦未发现有尾喷黑烟的残车.难怪当地的导游小姐无不自豪地宣称:"新加坡是亚洲唯一没有塞车的国家."  相似文献   

8.
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这集中表现在一流的技术、一流的产品上。我们要从实现国家繁荣兴盛的民族复兴大业的战略高度,鼓励我国优秀的企业,争创世界顶级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据美权威预测机构Scotia Economics预测,如果可以更好地获得贷款支持,2010年全球汽车销量将会带动世界经济增长,世界经济增长率可以回升至3%,从而为2011年汽车产业复苏打下基础。中国在2009年一跃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将协同印度、巴西.成为2010年全球汽车产业的领军人物。  相似文献   

10.
兰仲菊 《汽车情报》1991,(12):32-35
从1981年起到1990年,巴西汽车工业受整个世界范围内经济衰退的影响。外债危机和高通货膨胀率导致巴西经济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巴西汽车工业的发展,使其汽车年产量由1980年占世界第8位降到了第11位,国内汽车市场呈现疲软状态。预计到1992年以后,形势将发生变化,经济政策有可能放松,通货膨胀将有所缓解,预计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将明显回升。到1993年将加速增长,1994年轿车市场将恢复到1980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公路运输中存在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便是汽车的燃料问题。无论从经济还是环境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始终是挥之不去,特别是2005年燃油价格的巨幅飙升.再次激起人们对石油储量日益减少的恐慌;此外,南于近年世界各国尤其是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汽车污染问题,也一直是各国政府对汽车业的关注点。  相似文献   

12.
霍潞露 《汽车工程师》2013,(5):20-22,62
巴西是税收体系较为复杂,总体税负较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进入巴西市场,并取得较快发展。文章在介绍巴西汽车市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一方面介绍了巴西针对车辆和燃油征税的体系,其中针对车辆的征税体系分征税环节进行了详细归纳,为中国汽车企业进入巴西市场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将巴西和中国汽车税收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汽车税收体系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巴西位于南美大陆,大西洋之北,国土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5位。全国有1.1亿人口。巴西在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如今却使人刮目相看,它已成为拉丁美洲一个新掘起的工业大国。本世纪60年代,政府为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推出了振兴本国工业的政策,在这段时间里,巴西的汽车工业也随之悄然发展。如果从历史这个角度来考察,严格地说,巴西的汽车工业的建立发端于50年代后期。当时,诸如美国、日本以及前西德等国的汽车工业公司大举挺进巴西,这些公司包括GM、FORD、VW、BENZ、TOYO-TA等。国外的先进汽车技术,孕育了巴西的汽车工业。60年代,政府振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世界史上标志鲜明的一年,这个标志就是低迷。2009年,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挥影响,使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也大幅减速。全球经济处在阴霾中,实体经济大受波及,工业生产积极性低落;又因危机释放太多风险,使国际贸易继续萎缩。摩托车是全球化特征最明显的机电产品之一,世界各大洲均有生产消费。经济危机同样影响了2009年的世界摩托车产业,无论欧洲各国、美国、日本,还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摩托车产业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可以说2008年以来,金融风暴带来的寒风持续的侵袭,让世界摩托车产业也"感冒"了。  相似文献   

15.
巴西是税收体系较为复杂,总体税负较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进入巴西市场,并取得较快发展.文章在介绍巴西汽车市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一方面介绍了巴西针对车辆和燃油征税的体系,其中针对车辆的征税体系分征税环节进行了详细归纳,为中国汽车企业进入巴西市场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将巴西和中国汽车税收体系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我国汽车税收体系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驾驶园》2019,(5)
<正>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近6年来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173项"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为世界提供的这一公共产品已经成为各方携手加强互联互通、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实现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一带一路"通过改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助于消除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的瓶颈,助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并为后全球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汽车消费成为热点议题,但汽车文化发展水平落后于汽车工业发展水平。本文从中国汽车文化的历史沿承、发展趋势及精神内涵的层面对中国汽车企业利用汽车文化做好营销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汽车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现代文化发展理论认为,文化与经济是"车之双轮",应同步发展,文化经济相互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双重效益的共同提高。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进文化大繁荣和大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化进程,用文化引导消费。汽车行业就是通过汽车文化的繁荣带动汽车产品的消费。  相似文献   

18.
巴西汽车市场总体情况 1.汽车产业概况 2004年开始,随着巴西经济复苏以及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展,巴西汽车市场步入高速发展期.2008年下半年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市场增速放缓,但依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2010年巴西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0万辆,其中轿车保有量超过2500万辆.与此同时,巴西汽车生产和出口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产量增速明显放缓,出口在2009年出现明显下滑,2010年和2011年出现恢复性增长.  相似文献   

19.
木易 《汽车与配件》2006,(48):48-51
2002年Luiz Inacio da Silva在大选中获胜成为巴西总统,对巴西混乱的财政政策进行了抨击。虽然是在后动荡时代.仍扭转了经济形势.使巴西走出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经济困境。da Silva的政策似乎得到了回报.没有任何工业比得上汽车工业能从中获益。2005年.巴西的汽车产量达到244万辆.打破了1997年原200万辆的纪录。与之相比.中国同期生产汽车571万辆,而印度为164万辆。最近几年.巴西汽车生产量年跃升20.7%,而出口猛增几乎达到52%.2004年巴西汽车跨国生产值在82亿美元以上。截至目前为止.在巴西的汽车制造商达到27家.雇用职工17万人.年生产值超过180亿美元。这相当于巴西国民生产总值的11%.现在巴西的汽车为全南美汽车销售的80%。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逐步进入家家户户。在如今,汽车成了交通发达的标志,而且汽车在我国的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富强昌盛的标志,但是汽车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时刻的进行保养,只有将汽车保养好才能更好地增强其使用的安全性和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的维修和保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少有人在意汽车的维修,从而给汽车的使用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对实践生活的了解,对汽车在维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使其能够更好地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和保障驾驶员的安全。除此之外,希望能够通过对一些措施的提出,来给众多的驾驶者和研究者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