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海事》2009,(1):72-74
海关总署近日公布,将出台10项措施帮进出口企业“过冬”。在系列措施中,首先明确的是,对拥有自主品牌、核心技术的产品和企业,将会享受到更加便捷的通关措施,以及相关的可放宽的政策。十项措施主要包括:最大限度地提供海关通关便利、实行担保通关、提供个性化政策法律支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发展、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强统计监测预警、加大对国内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海关保护力度等。  相似文献   

2.
“区港联动”业务的特点、构成及流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区港联动”业务的特点实行“区港联动”最大特点是,改变港口传统、单一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发展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商品展示、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和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和采购等高附加值业务,形成储、供、运、销产业发展链。在这个特殊区域内,海关通过区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通关模式,在全封闭的监管条件下,最大限度地简化通关手续。港口和物流园区之间相关手续简便,实行“无缝对接”,多种运输方式有效组合,货物快速地流入流出。而“区港联动”的具体业务则有多项特点:1.经营范围广。“区港联动”业务多样、涵盖范围广,不…  相似文献   

3.
<正>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虽在宏观管理、政策与市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重报批轻管理、改革思路不清晰、发展步伐滞后等问题,亟需解决自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设立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6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16个,分布在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港口关系最为密切的包括保税区、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园区和部分综合保税区。一、发展情况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海关特殊监管区  相似文献   

4.
姜晓依 《水运管理》2010,32(11):27-29
为推动供应商管理库存(VMI)模式的发展,分析当前国内海关政策与VMI管理模式之间不相适应之处,并提出解决构想:树立便利化、区别化的监管理念;加快“分类通关”实施步伐;及时更新报关单信息;加快海关信息系统全国联网;重视保税物流领域的研究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保税区与港口合一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也是我国目前开放度和自由度最大的经济区域,其功能定位为“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商品展示”四大功能。保税区的设立和增多,为我国扩大开放广度、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强化、催化、润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一年来,黄埔海关立足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平台,结合地区产业实际,精准施策,推动液晶显示屏保税维修、进口汽车保税存储、有色金属物流分拨等业态快速发展,切实发挥黄埔综保区区域辐射带动效应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节点作用。“嘀!”的一声,是智能化卡口验放提示声,是跨境电商监管中心包裹条码扫描声,是液晶显示屏保税维修的检修声,更是广州黄埔综合保税区(以下简称“黄埔综保区”)业务蓬勃发展的“心跳声”。  相似文献   

7.
《世界海运》2009,32(3):19-19
港口是水陆运输的枢纽,是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沿海开放城市天津、大连、深圳、上海外高桥、张家港、广州、厦门、宁波、肯岛等地已建立了一批保税区和保税物流园区。国家对保税区在关税、财政、金融、贸易等方面实行了特殊政策,保税区不仅成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接点”“桥头堡”,也成为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其实,同样是改革开放产物的还有出口加工区等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于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对外开放形势的发展变化,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8.
梅叶 《集装箱化》2014,25(11):27-29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于201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并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上海自贸区范围覆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呈"四区三港"格局,总面积达28.78 km^2。  相似文献   

9.
王凌峰 《集装箱化》2009,20(2):35-36
为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昆山海关不断降低企业通关成本,增强企业发展信心。作为我国最早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将加工贸易从“散养”转变为“圈养”。出口加工区就像是保税区的“孩子”。一方面,出口加工区是保税状态下的加工区,仅适用于外销产品;另一方面,国内采购的原材料进区即视为出口,可获得退税,比保税区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0.
曹艳文 《世界海运》2009,32(3):26-27
在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基础上,通过政策、功能叠加、融合而设立的保税港区是目前我国特殊监管区的最高形式,洋山保税港区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复设立、2005年12月正式封关运作以来,在政策落地和高效监管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探索改进,推动了各项功能在洋山保税港区的顺利起步和运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港口保税物流园区发展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强 《中国港口》2006,(10):40-41
<正>自199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我国第一个规模最大的保税区——上港外高桥保税区以来,目前已发展为8个保税物流园区。通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保税物流园区作为具有口岸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充分发挥了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港口的区位优势,这种形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发展中已取得累累硕果,前景非常美好。  相似文献   

12.
《集装箱化》2006,(2):14-17
上海,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腾飞的象征。 199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2000年,诞生了中国第一批出口加工区之一--松江出口加工区。 2004年,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区港联动"试点--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 2005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中国首个保税港区--洋山保税港区。上海海关承担起这一新的保税港区海关监管的重任。 2005年12月5日,上海海关发布2005年第25号公告,明确了"洋山保税港区通关监管作业流程"(见附件)。 2005年12月10日,洋山港正式开港。  相似文献   

13.
王怀岳 《世界海运》2009,32(3):44-45
2008年9月7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圈务院批复建设,成为我国第8个保税港区,也是全困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要求,由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临近港口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14.
加快推进集“综合运输、出门加工、出口监管、保税仓储、货运配载、装卸搬运、信息处理、检验检疫、商务咨询、招商引资”等功能叠加和融“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常熟临江现代综合保税物流园区的建没与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实践,也是构建常熟跨越发展新机制,争创全省科学发展示范区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5.
视界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主要任务是要探索我国对外开放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推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减轻全球金融危机对进出口企业的影响,昆山不断出招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截至目前,该市出口加工区内开展保税物流功能试点的企业总数已增至51家。  相似文献   

17.
动态     
《世界海运》2010,33(2)
<正>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封关运作2010年1月12日,厦门海沧保税港区顺利通过验收,正式挂牌、封关运作。厦门海沧保税港区成为海西第一个正式封关运作的保税港区,也是中国目前开放度最高的特殊监管区域之一。据厦门海关介绍,海沧保税港区是目前对外开放层  相似文献   

18.
物流     
《中国远洋航务》2007,(11):91-92
我国构建与跨国采购相关保税物流监管体系 目前,我国内地已有保税港区3个,综合保税区1个,保税物流园区8个,保税区15个,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4个,公共保税仓库和出171监管仓库近700家。在近日举行的2007中国(上海)国际跨国采购高峰论坛上,海关总署副署长孙松璞介绍了我国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的最新构建情况。他认为,  相似文献   

19.
保税港区叠加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及港口通关的所有政策和功能,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优势于一体,从发展趋向上讲,保税港区是未来我国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先行实验区.通过对国内现有保税港区的研究发现,为实现保税港区的统一管理和统一查验,设置统一卡口和集中查验区将是未来保税港区监管设施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国内部分已建或拟建保税港区的查验区、卡口的分析和研究,对我国保税港区集中查验区的主要监管设施及其建设规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务院日前正式批复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 规划面积9.72平方千米的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国家批复设立的第8个保税港区,也是中国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要求,以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以及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