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公交车辆检测系统是依托公交信号优先策略而存在的一个相对独立检测系统。公交信号优先算法的实施需要获取更全面的交通信息,包括公交车辆的运行状态。公交信号优先检测系统检测的信息是否及时、可靠、全面,直接影响到实施公交信号优先对整个交叉口或者整个优先区域的控制效果。根据信息的覆盖范围以及所采用的技术,分别介绍适用于公交信号优先的检测系统,并对所采用的技术及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我国公交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研究提出基于GIS-T的城市智能化公交信息系统,较全面地论述了该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功能需求与数据流程,并对公交地理信息的采集和输入、公交地图数据库建立以及公交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SCATS)系统无法实现国内复杂交通环境下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控制需求的问题,提出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首先,设计基于SCATS系统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以及兼顾上下行双向公交信号优先请求的公交车辆信息采集检测器布设方法;其次,建立绿灯延长、插入相位、绿灯提前优先控制流程,确定不同优先方式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依托上海市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重点工程进行实际应用,评估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社会车辆车均延误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公交车辆延误降低12%以上。  相似文献   

4.
城市智能公交中的信息采集与融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公交运营信息是整个公交企业管理业务的基础,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可为现代化公交信息获得和处理提供了支撑和保障。本从我国城市公交系统的特征及其系统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出发.构建了智能公交信息系统,并探讨了信息采集与融合技术在智能公交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当前许多国家实施可持续交通发展的治本之选,公交优先体现了平民权利的优先.结合《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和南京市交通建设规划现状,对公交优先策略的必要性、实施公交优先的方法与有效措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坚持公交优先,发展立体交通,构建市民和谐出行环境的城市交通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6.
采取集中式处理技术对大规模公交信息进行处理时,传输与运算耗时长,不利于实现公交信息实时发布的需求。相比之下,公交车载智能终端可以针对单车信息进行独立感知与挖掘。由此构建基于分布式处理技术的公交信息感知与挖掘系统框架,包括公交车载智能终端、公交信息服务平台、公交调度中心三大模块。进而明确系统实施流程,并探讨公交信息挖掘软件的信息映射模型。由于分布式处理技术下的公交车载智能终端与调度中心可联网共享及交互信息,因此该系统除了实现公众信息实时发布之外,还能为交通部门的公交优先管制技术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公交车辆信息采集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通信网络仿真技术对WSN的公交信息采集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基于OPNET建立了一个公交信息采集和传输的模型,通过对不同的场景进行仿真得到了决定公交信息采集系统网络性能的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WSN实现连续采集传输数据的能力、预测了系统可靠性及数据准确性,实现了对基于WSN的公交信息采集系统网络整体性能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IC卡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并且已经全面推广到公交和地铁中。围绕北京公交特性,对公交IC卡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应用进行探讨,研究基于现状IC卡信息采集技术的公交客流及出行信息的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公交乘客上车站点确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IC卡是一种新的客流信息采集手段,它的广泛使用为公交管理者进行客流分析提供了新的数据源。充分利用公交IC卡刷卡时间信息,根据相邻两站点间的最短刷卡间隔,通过系统聚类法对IC卡刷卡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聚类分析的结果与公交运营资料所推算出的车辆到站时间进行时间匹配,确定持卡乘客的上车站点。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包含六大子系统.即智能交通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信息采集、闭路电视监视、电子警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交通信息发布、交通诱导、停车诱导)、交通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车辆管理信息、交通违章管理、交通事故信息管理)、公共交通管理系统(公交车辆调度、公交换乘信息、公交信息服务)、紧急事件快速反应系统(事故紧急处理与救援、  相似文献   

11.
以SCOOT系统实施公交优先为研究对象,以信号控制系统层面实施公交优先为视角,通过SCOOT系统控制参数、前端信号机控制参数的设置和优化等技术方法,为其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公交优先策略提供参照。以阜外大街为例,采用无源公交车辆检测技术,用SCOOT系统参数描述公交优先的原理和过程,对比分析实施公交优先方案前后的公交车辆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基于SCOOT系统进行的公交优先控制能有效缩短公交车辆的行程时间,减少车辆延误。  相似文献   

12.
实施公交优先道是落实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策略的重要措施。公交优先道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重庆主城区实际情况,总结了公交优先道系统设置技术和实施方案,即"四个系统、一个平台",包含交通标志标线系统、交通违法抓拍系统、公交优先道信息系统、信号优先控制系统和综合信息平台,有效改善了主城区地面公交运行环境,同时提升了交通纠违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信息直通     
城市公交报刊界同仁济济一堂共谱公交优先公交优秀新篇章——首届公交企业报刊信息交流与互动研讨会纪实;首届公交企业报刊信息交流与互动研讨会会议纪要;城市公共交通学会报刊工作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名单。  相似文献   

14.
以自适应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交叉口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全新自适应公交信号优先控制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计算模型。并运用仿真测试平台,对该信号控制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较常规信号控制方法,自适应公交信号优先配时虽然有助于减少公交行车延误,但是对道路交通系统中的其他车辆通行会造成很大的干扰,对整个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不一定是正面的。车辆平均延误分析对公交优先策略的具体实行方式、城市交叉口信号控制算法优化及其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基层公交线路管理手段相对落后、车辆营运秩序难以人为进行规范的问题 ,阐述公交车辆运营信息采集分析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设置公交优先道是缓解山地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构建体现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有助于掌握并提升公交优先道的通行效率。 分析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路段特征,从而根据通行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山地城市特征,提出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思路并基于已有模型进行优化,构建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结合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通行能力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即该优化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实际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万经  杨晓光 《城市交通》2010,8(6):70-78,16
公交信号优先是提高公交系统运行速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回顾公交信号优先控制40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总结该领域的总体研究脉络。对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实时优先以及与不同设施相结合的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进行了综述分析。研究表明,公交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发展历程是:控制的实时性逐步提高,优化要素的考虑逐渐全面,控制对象日益扩大,控制策略逐步系统化、适用性逐步增强。最后指出,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多目标平衡、控制策略的协调与网络优先控制,以及控制与调度策略的协调优化是后续研究的重点,而公交车辆行程时间预测以及如何应对预测偏差带来的影响仍然是信号优先控制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现有的公交优先通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动车辆监控的公交优先系统理念,即:提高公交车运行的准点率,尽量减少公交优先通行措施对其它交通方式的影响,以较低的工程造价达到或接近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自动车辆监控的公交优先系统的结构框架并对其子系统进行了划分,给出了作为其应用条件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基于自动车辆监控的公交优先技术在智能公交领域的应用。最后用VISSIM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时模拟结果进行了时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国当前实施公交优先政策的方法和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情况,结合国外城市解决公交发展问题的经验,提出发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是实现我国城市公交优先政策的最佳途径。另外,讨论了我国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的不足之处,结合实现公交优先政策中遇到的问题,对我国智能公交系统的发展与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社会群体型交通,公共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能源紧张、污染严重等问题的首选,故近年来各地政府纷纷在综合交通政策上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地位。公交优先信号作为公交优先在时间优先的发展方式,主要控制策略包括被动优先、主动优先和实时优先。在综述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机非混行条件下单点信号交叉口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策略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的软硬件系统架构和模块功能。最后,提出应引入先进的仿真技术来进行方案评测与论证,从而更好地制定控制和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