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加固挡土墙的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锚索与钢筋混凝土梁和板的结合使用 ,能较好地传递锚索的强大作用力 ,提供较大的挡护力。文章结合一工程实例 ,对设计中涉及的锚固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地梁、板的设计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在路堑高边坡防护工程中预应力锚索锚固的施工工艺,并通过对锚索的试验与监测,为高边坡锚固工程的动态设计提供有关参数,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向莆铁路尤溪车站位于福建省低山区,车站开挖路堑边坡高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为保证边坡稳定并保持车站绿化环境,设计采用了近年一项新的锚固技术—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加固;坡面采用框架梁内三维排水柔性生态系统+喷混植生防护。研究结论:本文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加固机理、压力分散型锚索的设计计算和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从不同锚固体系的对比分析进而确定向莆铁路尤溪车站采用压力分散型锚索的适宜性,结合工点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工点压力分散型锚索的代表性设计计算,对于压力分散型锚索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内容和结论对于山区地质条件复杂铁路高边坡、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预应力锚索加固设计和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预应力锚索长度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锚索技术的出现 ,为岩土体的加固和支护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文章结合金温铁路的工程实践讨论预应力锚索的作用机理、锚固段长度的确定、混合式结构的开发与计算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黄土地区高陡斜坡溜坍下滑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黄土高陡斜坡溜坍下滑的现状、特点、地质情况等,应用预应力锚索锚固桩预加固坡脚,通过检算各级边坡的最不利圆弧滑动面,设置锚索格梁、十字形锚杆格梁加固防护各级边坡,可有效治理高陡斜坡的溜坍下滑。研究阐明本项目的边坡设计参数、设计检算与工程设置情况,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锚索在滑坡治理和边坡防护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工中对锚索作用进行检验,是验证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的重要环节。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工程实例,对锚固力1 000 kN、孔深25 m的锚索进行了加载试验。发现锚索锚墩、腰梁设计失当,加大尺寸后,最终满足了锚索锚固要求。  相似文献   

7.
浙江平湖九龙山通天桥为一座空间预应力索桁结构桥梁,该桥主锚碇、抗风锚碇设计为架构式带地锚索轻型锚碇.地锚索一般应用于水利工程坝体的加固及边坡的支护,作为承力结构出现在桥梁工程中的情况国内较为少见.本文结合九龙山通天桥工程的施工,介绍了预应力地锚索的工作原理和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施工工艺和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8.
岩土锚固技术在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北京站地下行包库深基坑支护施工 ,就预应力锚杆 (锚索 )支护的应用范围、施工工艺等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崔健 《铁道建筑》2006,(1):70-72
在锚索布置中,从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选择锚索的锚固角,并论述了锚固角的取值。为避免群锚效应,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选择锚索的间距。为实现锚索的承载能力,按锚索的受力功能确定锚索的布置方向,然后根据滑坡推力大小确定锚索的根数、排数及列数。  相似文献   

10.
介绍某路堑边坡病害整治施工中的设计变更情况,对锚固桩、预应力锚索、框架锚索等支挡结构在本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并对框架锚索的应用及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大跨度斜拉桥索梁锚固区三维有限元仿真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不同建模方法,对大跨度斜拉桥索梁锚固结构—钢锚箱进行三维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钢锚箱静载模型试验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实体单元加接触单元法计算模型,即用实体单元模拟钢锚箱底部的锚垫板、用空间高阶壳单元模拟锚箱中其他钢构件及主梁、用非线性接触单元模拟锚垫板与承压板间不焊接但紧密压贴的关系,能够较真实、合理地反映钢锚箱的实际受力情况。钢锚箱虽然板件较多,但整体性能好,索力传递流畅,锚箱锚固顶、底板上2条焊缝传递索力,承压板与主梁焊缝主要传递抗弯作用力,因此要保证各板件接触、焊接良好,不能产生大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随着荷载的增长,钢锚箱高应力区应力增长速度减缓,部分低应力区应力增长加快,这对受载有利。仿真计算时,要注意壳单元角点局部位置可能出现应力计算失真。  相似文献   

12.
大跨度斜拉桥设计中,斜拉索精确状态的计算是一步重要的计算环节,但求解不易。为解决这一问题,以悬链线解析法为基础,综合考虑索梁锚固构造和索塔锚固构造的影响,提出在斜拉索张拉力、斜拉索规格已知时精确求解斜拉索线形、无应力长度的迭代计算方法,并以一个算例演示计算过程。提出的斜拉索索形计算方法理论上可求得斜拉索索形的精确解,设计者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迭代终止条件控制计算精度;通过算例可知采用本方法计算迭代收敛速度快,计算效率高;在实际工程中,可用于合理成桥状态或某一施工阶段的斜拉索索形求解。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铁路矮塔斜拉桥索梁锚固区的受力形式,以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为工程背景,针对该桥采用的新型梁顶混凝土锚固构造,通过缩尺模型试验研究其在不同荷载下的应力分布和开裂特征。结果表明:在斜拉桥成桥恒载索力作用以及最不利荷载组合索力作用下,C7锚固块更容易发生破坏,将其作为试验构件开展缩尺模型试验,发现锚固块在不同张拉荷载作用下张拉至设计索力的过程中,应变增幅基本上线性增加,卸载后同样呈线性减小,说明混凝土受力处在线弹性阶段,且应力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在试验荷载加载至140%设计索力时,锚固块前端倒角位置开始出现细小裂纹且随荷载的增加不断开展。当荷载卸载至0时,之前出现的裂缝随荷载的减小逐渐闭合,宽度肉眼不可见,表明该构造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且具备足够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purposes: The large-span transition section tunnel of the Badaling Great Wall station on the Beijing-Zhangjiakou high-speed railway with the maximum excavation width of 32.7 m, and the largest excavation area of 494.4 m 2 , is the world's biggest traffic tunnel in the world with the largest excavation width and excavation area, which has difficult construction and high security risks. The initial support system of tunnel is mainly realized by prestressed bolt, prestressed cable and shotcrete. After test, anchor cable tension using the traditional anchor cab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an't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takes about 30 days to achieve prestressed tensioning. Therefore, we need to study the high-performance fast tensioning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surrounding rock deform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improv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Research conclusions:(1) The traditional anchor cabl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s adopted. The anchor cable tension value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grip force between the anchor rope and grouting body and the cohesive force between grouting body and surrounding rock. (2) The grip force between the anchor rope and the grouting body can be increased by about 2 times by increasing the "barb"; The cohesive force between the grouting body and the surrounding rock can be increased by 1.5 times by 6 ~ 7 MPa high-pressure grouting process. (3) The modified sulphoaluminate cement slurry can reach more than 30 MPa within 1 day of the slurry strength, so as to realize fast anchor cable tension within 1 day after grouting completion. (4)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similar prestressed anchorage cable construction projects. © 2018,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Railway Engineering Society. All right reserved.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等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型悬索桥不断涌现,其锚碇及其锚固系统向更大空间尺寸、更大受力方向迅速发展。针对主缆锚固系统的施工工艺,依托新建连镇铁路五峰长江特大桥建设实践,系统分析其结构特点及施工难点,发现常规锚固系统施工工艺先安装定位钢支架后浇筑混凝土的局限性,提出"V"形混凝土台阶+型钢混合型定位支架和逐层安装锚杆逐层跟进浇筑混凝土施工新工艺。采用常规及新工艺的南、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对比表明,南锚碇定位支架结构最大变形量20 mm,北锚碇定位支架最大变形量2.43 mm,新工艺减小了支架变形87.8%;南、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用时分别为402,261 d,新工艺提升效率35.1%;南、北锚碇锚固系统定位支架总用钢量分别为1 869,960 t,采用新工艺节约了48.6%的支架钢材。最后进一步讨论了施工工艺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津富民桥为单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其主跨主缆由塔顶中点向两侧对称张开至桥面梁端两侧的锚碇,呈空间曲面状态。运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天津富民桥进行3种不同主缆空缆初张力条件下成桥过程的模拟计算,研究空间索面悬索桥主缆初张力对成桥结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成桥时,主缆初张力越小,在结构自重作用下主梁底部应力、主缆张力也越小、主塔应力与锚碇应力也越小,主缆初张力的大小对成桥时吊索索力的大小及分布没有明显影响;在活荷载作用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产生的主缆张力增量则越大,吊索索力增量也越大,即更多的荷载通过吊索传递到主缆,相应地主梁承担的荷载较小,主梁挠度、梁底纵桥向应力随主缆初张力的减小而变小。总之,主缆初张力越小,悬索桥结构体系的性能越佳。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宁波市福明路跨铁路宁波东站斜拉桥索塔锚固区U型预应力筋张拉工艺模型试验,通过对索塔锚固区U型预应力筋施工控制研究,对此类预应力体系在斜拉桥索塔锚固区中的应用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汴河大桥主桥B部分为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该工程是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的新材料、新技术应用工程,该桥塔上鞍座锚固段拉索采用了国内首次使用的钢绞线拉索专用防腐聚脲防护处理,该聚脲材料具有极佳的防腐性、韧性、拉伸强度、耐冲击性和耐磨性,从而提高了斜拉索的使用寿命。结合本工程施工实例,综合介绍该新型聚脲材料作为钢绞线拉索防腐耐磨层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可为类似工程的应用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跨度钢桥常采用弹性索体系作为大桥的纵向约束,其锚固结构的局部应力较大、传力路径复杂,设计中需要针对其进行专门的计算分析,以保证锚固结构的可靠性。对某大跨度异型拱桥的弹性索锚固结构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了钢锚箱结构在最大索力作用下各板件的应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钢锚箱在最大索力作用下各板件的各项应力值均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同时,针对钢锚箱各板件的布置情况进行优化计算分析,得到合理的锚箱加劲板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20.
铁道车辆液压锚定机械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道车辆在港口、厂矿等装卸时需要固定的要求,研制出铁道车辆液压锚定机械手。机械手最大锚定力为450 kN,在非工作状态时设备最高点不高出轨面。机械手采用液压驱动,由升降臂、伸缩臂和末端手爪组成。升降臂采用双杆结构的四连杆机构,并对伸缩缸、支撑杆等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校核。液压系统采用节能设计,并利用液压锁实现机械手的位置锁定。采用程序互锁和行程时间联合冗余控制,以保障系统的可靠性。现场使用表明,机械手在1.5 m水平距离内可实现车辆空间位置自动寻找、自动摘挂车钩、定位和位置锁定,达到设计目标,可实现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