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枕霞 《城市车辆》2007,(8):15-15
从1949年亚星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空军后勤部汽车修理所"开始,亚星迈上了漫漫征途.1957年扬州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亚星历史上第一辆客车,1981年中国客车史上第一台客车专用底盘诞生,同年成功生产的JT663客车,到1988年与西安公路学院联合开发JS6970型客车,中国第一辆卧铺客车诞生…….中国客车50年的发展史,亚星客车的身影始终相伴相随.  相似文献   

2.
王培祥 《商用汽车》2011,(21):54-55
1957年,亚星客车的前身扬州汽车修理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客车;1981年,与交通部联合开发了JT663客车,该车型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第一辆客车专用底盘诞生。"七五""八五"和"九五"期间,亚星引领中国客车发展10多年,辉煌的销售业绩让亚星成为那个时代的"传奇";然而,这个"传奇"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却由于自身的原因,逐步远离了大众的视线。伴着精心的准备、华丽的登场、完美的表现,2011年,亚星重回中国客车  相似文献   

3.
杨亮 《运输车辆》2008,(2):36-37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亚星并不算一家中小型企业,这家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客车生产企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拥有太多值得肯定的回忆。亚星,曾经一度是中国客车行业的标杆,经历过中国客车史上第1辆客车专用底盘和第1辆卧铺客车诞生的荣耀,“中华之最”,这一国务院1995年颁发的奖项,维系了数代亚星人的骄傲,也见证了亚星曾有的辉煌。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2008中国(苏州)国际客车展览会上,亚星股份与亚星商用车在客车业务整合后第一次整体亮相。亚星带去了6款精品客车JS6811GH、JS6880H、  相似文献   

5.
杨亮 《商用汽车》2012,(11):62-63
从2006年斯堪尼亚·海格第1辆高档客车A80下线,到2012年5月双方合作的第1000辆的客车走向市场,6年的时间,看似漫长. 如果把这一合作周期放进中国客车业的近代史,在过去的20年间,在见证过亚星-奔驰、广州五十铃、天津伊利萨尔等企业的黯然退去,对比着2006年后中国高端客车市场的逐年萎缩,斯堪尼亚·海格这6年1000辆的成长,却演绎成了震撼.  相似文献   

6.
《驾驶园》2015,(11)
<正>海格客车的国际化步伐加速。10月30日,1200辆海格客车出口沙特,成为2015年中国客车出口第一大单。以海格客车为代表的中国客车在海外市场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尊重,而海格客车——这家2014年大中型客车业务出口增幅行业第一的客车企业也欲借助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国际化之路。实际上,海格客车批量出口这不是第一次。刚刚过去的2015年8月,就有500辆海格客车发往卡塔尔,两个月之  相似文献   

7.
杨亮 《商用汽车》2007,(5):64-65
当2005年顾雏军离开亚星股份的时候,给这家曾称雄一时的客车企业留下的,是一条基本接近断裂的资金链.大堆的应收账款和银行贷款曾叫无数关心过亚星的人为之揪心,当年的亚星还能不能"回来",这是所有人都对亚星存有过的疑问.  相似文献   

8.
占斐 《驾驶园》2007,(9):22-24
亚星,上世纪90年代曾经叱诧我国客车市场,连续7年产销量位列全国第一,是有过显赫荣誉和辉煌历史的国内客车著名品牌和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9.
路智军 《驾驶园》2011,(2):38-39
2010年12月28日,第一万辆安凯客车正式下线。这标志着安凯成为继"三龙一通"之后又一家年产过万的客车生产企业。"万辆"是新起点年产一万辆不仅标志着安凯从此进入了中国客车市场的第一阵营,而且预示着走"豪华"路线及倡导"安全第一"理念的安凯客车正在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1993年6月,安凯与德国凯斯鲍尔正式签订技术合作项目,第二年,当安凯引进组装的第一辆客车面世的时候,业  相似文献   

10.
王威 《时代汽车》2011,(1):108-111
从1994年安凯散件组装的第一辆赛特拉客车下线至今,安凯不仅见证了中国客车业的黄金时代,同样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客车与世界客车不断缩小差距的缩影。12月28日,随着第一万辆安凯客车在合肥下线,安凯成为继三龙一通后,又一个晋级客车业"万辆俱乐部"的企业。引进让安凯大开眼界1993年2月,在安凯与德国凯斯鲍尔公司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