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导热油加热沥青装置的选择我段于1988年4月开始筹建沥青砼拌和厂,选用 LB-30型沥青砼拌和设备.为了寻找与拌和设备相配套的沥青加温装置,我们先后赴甘肃、咸阳、西安、无锡等地,考察了远红外电热管加热沥青装置、蒸气锅炉加热沥青装置和导热油加热装置.经过反复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导热油加热沥青装置与其它装置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即安装简单,能作到当月安装当月使用;一次性投资较低,比蒸气锅炉加热装置低三分  相似文献   

2.
导热油加热沥青技术在国内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逐步得到广泛应用。此文就导热油加热装置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其主要参数,对设计部门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被加压后,其温度即可升高而不汽化的原理,将水增压作为传热介质加热沥青的新工艺是当前的发展方向.文中分析了中压水加热沥青的可行性,并介绍了工艺设计及主要设备,指出中压水加热沥青比蒸气加温可节约能源25%以上,此导热油方案可节省投资和使用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4.
沥青加热方法及导热油的脱水升温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几种沥青加热方法,通过对比得出导热油加热沥青被广泛运用的原因,并详细介绍了导热油脱水升温时应采取的工艺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0年代以前,我省的公路以土路为主,60年代之后,随着黑色路面的日益增多,沥青加温设备也逐渐发展起来,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1)柴(煤)地灶明火加热(火管) (2)蒸汽加温 (3)太阳能加热(83年开始) (4)沥青导热油加热设备(85年开始) 用导热油加热沥青的流程  相似文献   

6.
导热油加热沥青系统,因其自动化程度高,热能利用率高,沥青温度容易控制,加热工况较柔和,近年来获得了广泛应用。但对加热炉的选择却还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新建沥青场都是根据同类规模的已建其它沥青场所用加热炉的大小来选择加热炉,也有采用热平衡法选择加热炉的.前一种方法为经验法,有一定的盲目性,后一种方法片面性很大.故此,近年来新建的导热油加热沥青场所采用的加热炉普遍过小,以致在使用过程中加热炉寿命显著缩短,增加了维修费用,有的甚至刚用了2~3年就报废,造成很大损失.笔者在设计导热油加热沥青场的  相似文献   

7.
受广东省公路局委托,在参考了国内9座沥青库以及到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于1991年9月设计了国内首座万立方米级的应用导热油加热技术的广东省三水沥青库.该沥青库于1992年8月建成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公路养护用车载式导热油炉沥青加热装置,它利用汽车发动机排气余热来加热导热油,用导热油去加热沥青,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对该装置进行的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导热油加热工艺在沥青加热系统中具有许多优点,掌握该工艺中热平衡的计算方法对于设计、制造导热油加热设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沥青加热过程中脱桶、脱水、升温三大部分的热平衡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安)—三(原)、西(安)—临(潼)高速公路路面的修筑中,对沥青的加热及贮存都有较高的技术要求.我们采用英国Parker公司HL2250型导热油加热器系统,它的沥青贮存罐采用盘管式导热油加热方式,圆周及端部均有矿棉保温层,另配有浮球式液位计、加油口、溢流管及进口油管,热油加热器的小时发热量为2423400kJ.  相似文献   

11.
动态沥青加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静态沥青加热法容易使沥青罐壁附近的沥青因温度过高而碳化,造成沥青性能的下降,而运用动态沥青加热,不仅能够保证沥青的使用性能,而且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传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对沥青性能在加热中的损失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动态沥青加热法的原理及过程.  相似文献   

12.
SBS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奕鹏  杜洪波 《公路》2005,(1):151-156
通过对辽宁省常用的两种AH-90号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掺加岳化SBS改性剂生产的改性沥青进行室内试验,比较SBS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分析改性沥青性能与基质沥青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在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室内试验的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具体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3.
随着隧道数量的不断增多,隧道沥青铺装的安全性越来越受重视。该文阐述了在隧道中采用阻燃沥青混合料,可以提高铺装结构的阻燃能力,沥青的氧指数达到28以上,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得到改善。阻燃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施工工艺有异于常规沥青混合料,实铺工程表明,阻燃沥青路面显示出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从安全、生态与环保方面出发,世博园区行车道路面设计采用安全、环保的排水性沥青路面。该文通过一系列研究,修订了高粘度沥青粘度的评价指标,将60℃粘度的测试方法由毛细管粘度改为零剪切粘度,并提出了高粘度改性沥青与OGFC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5.
沥青库加热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沥青库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效率.从供热系统3个主要环节热源、热网和散热系统分别对供热技术的发展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对沥青供热技术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道路越来越采用沥青路面。沥青路面出现早期损坏现象也得到专业人士的更多关注。该文阐述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水损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在基层顶面设置沥青防水下封层能有效预防此问题。该文通过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改性沥青防水膜的试验及施工,并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认为:改性沥青防水膜下封层在防水、层间结合、防止基层反射裂缝等方面优于沥青表处式等下封层,并提出了一些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SBS改性沥青质量检测及路用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对SBS改性沥青的性能特点及与非改性沥青性能的差异分析,总结了以路用性能为基础的Superpave结合料规范的优点与不足,讨论了欧洲沥青技术标准最新草案的组成与特点,建议在目前情况下对SBS改性沥青的质量控制与检测以及路用性能评价分别采用的2套指标与方法,并强调通过沥青混合料试验来评价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秀君  拾方治  董兆辉 《公路》2005,(2):150-155
首先对旧路况进行调查,包括分析病害及其原因、结构承载能力及交通条件等。其次,采用就地冷再 生机现场取样,能够较好地反映施工情形。取样材料可进行室内混合料设计,该设计主要包括根据取样材料和泡沫 沥青级配要求,确定混合料的设计级配;根据沥青发泡试验,确定选用沥青的最佳发泡条件;试件成型后进行养护 工作,然后测试试件的间接抗拉强度(ITS),并选择湿试件最大ITS值对应的沥青用量作为设计值。结合试验路工 程简述了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并对再生路段的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