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二维超声对慢性肝脏疾病的诊断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早期诊断尚存在困难。本文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慢性肝脏疾病患者的肝静脉血流频谱与正常人对照分析,以探讨肝静脉血流频谱tHepaticveinfrs-quency,HVF)形态的变化与肝实质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检测对象正常对照组:100例健康人,其中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21~42岁。无肝病、饮酒及手术史。肝功及乙肝系列化验均正常,超声检查无异常发现。肝病组:分别经超声、CT、食道钡餐、化验检查,部分经内窥镜、肝穿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对肝血流的影响和并发症的观察。对21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实施TIPS治疗,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支架内血流速度,及核多功能仪检测肝总血流。结果表明,TIPS技术成功率85.7%,肝内分流道建立后,门静脉压力下降,门静脉流速增加,肝总血流减少不明显;一过性肝性脑病、支架狭窄,除与建立的分流道部位不同有关外,与血流动力学紊乱也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1974~1987年收治的22例肝豆状核变性中,以神经系统紊乱为首发症状者15例(68%),以肝病为首发症状者7例(32%)。其中20例查到K—F氏环,5例有溶血性贫血,9例有遗传家族史。提高对本病肝病型的认识,对可疑患儿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及对先证者的同胞和父母进行筛选试验,对于本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肝癌患者病理性血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癌复发和转移的原因。方法 对 62例肝细胞癌 (Hepaticcellcarcinoma ,HCC)中的 50例做了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 (Selectioncavityartery ,SCA)检查 ,对 48例行氰基丙烯酸正酯 (TH胶 )肝动脉支铸型栓塞治疗。结果 发现肝内、外侧支交通 1 5例 (2 4 2 % ) ,肝动脉与门静脉和肝静脉瘘 2 1例 (33 8% )。肿瘤血管栓塞完全 30例中 ,9例生存超过 2年 ,4例超过 7年 ;栓塞不完全病例中 ,仅 1例生存 2年。栓塞完全者 ,生存率高于栓塞不完全者。经统计学处理 ,P <0 0 5,有显著性差异。TH胶栓塞治疗后发现肝动脉 -门静脉、肝动脉 -肝静脉瘘 5例 ,其中 4例 7个月内死亡。结论 肝内、外侧支动脉供血是影响栓塞治疗疗效的关键 ;动 -静脉瘘是肝癌向门静脉、肝静脉方向转移的通道。也是小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的主要病理改变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近年来,临床检测学的飞速发展,新的检测方法相继问世,寻找肝硬化早期诊断及动态观察肝纤维化指标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检测100例慢性肝炎血清PcⅢ,并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评估门静脉脾动脉化对门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对丝线栓塞性门脉高压模型犬进行脾动脉门静脉吻合联合完全门体分流(PACS术),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对门脉高压犬采用脾切除、门静脉(入肝段)-脾动脉吻合、门静脉(远肝段)-腔静脉吻合。测定入肝门脉、入下腔门脉血流、压力;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内径、最大血流速度、血流方向;观察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肝脏蛋白质合成变化。结果术后向肝门脉流量(PVF)上升至原来的180%,向肝门静脉压(PVP)上升至原来的196%,门静脉入下腔门脉血流量增至原先的130%,而压力降至原来的45.5%,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术后3周末肝功能指标和蛋白合成与术前比较,改变不明显,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ACS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死亡率低,可同时提高入肝血流和降低侧支压力,是一种值得尝试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固相致敏红细胞吸附技术 (SPASE) ,用于快速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 2 (TIMP 1 ,TIMP 2 ) ,了解血清TIMP 1和TIMP 2在各种肝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用TIMP 1和TIMP 2单克隆抗体分别包被微量血凝板 ,加热冲洗后加入待检血清标本 ,最后加入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用致敏红细胞作为指示系统 ,观察红细胞吸附状况来判定结果。结果 SPASE法全过程仅需要 2 5~ 3h ,共检测 6 5 4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 ,TIMP 1和TIMP 2阳性率分别为急性肝炎组 1 7 3 9%、1 4 1 3 % ;慢性肝炎组 3 3 1 9%、2 7 88% ;肝硬化组 82 84%、6 7 1 6 % (P <0 0 0 1 )。结论 TIMP 1和TIMP 2表达的变化可作为肝纤维化较为有用的诊断指标 ,TIMP 1的诊断意义更大。SPASE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性 ,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操作简单 ,尤适于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外伤性肝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40例临床表现为肝脾损伤并手术证实的患者,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资料并与临床对比分析。结果肝脾损伤多层螺旋CT表现为肝脾撕裂伤、肝脾内血肿及肝脾包膜下血肿。140例肝脾损伤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龄10~30岁,致伤原因以车祸伤及高处坠落伤最多,140例肝脾损伤病例中,脾脏损伤69例,占49%,肝脏损伤51例,占36%,肝脾同时损伤20例,占14%。结论多层螺旋CT外伤性肝脾破裂诊断价值高,有助于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院1989年10月~1995年3月对5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血流同步双栓(经腹肝动脉、门静脉双置管同时注入化疗栓塞剂)治疗。结果半年生存率为94.1%。1年66.6%,2年31.3%,3年5.8%。该方法明显优于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是中晚期肝癌综合治疗中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血清Ⅲ型前胶原和甘氨胆酸联合检测对慢性肝病的诊断意义苌新明,薛挥,段仲壁,贾爱琳,冯新莉(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西安710061)肝纤维化是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肝硬化的重要病理基础。本文用放免法测定各种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甘氨胆酸(...  相似文献   

11.
有关硒影响RNA分解代谢的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低硒组、加硒组和西安组大鼠心、肝组织中核酸含量及RNA/DNA比值改变,溶酶体RNase活性改变及其与RNA含量的关系。同时观察了心、肝组织细胞浆蛋白质含量及肝TBA值。发现:低硒组大鼠心、肝的组织RNA含量减少,RNA/DNA比值显著下降,溶酶体游离酶/总酶活性比值升高,胞浆蛋白质减少,肝TBA值升高。此变化可能与低硒酶体内脂质过氧化增强,GSH-Px活性减低,溶酶体膜受损,RNA分解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用克山病病区低硒粮饲养的大鼠心肌、肝、肾、骨骼肌线粒体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及肝MAO结构改变。以低硒饲料喂大鼠8~11周后,上述四种组织MAO活性及肝线粒体膜流动性、肝Se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而肝MAO的降解和脂质过氧化物明显增高。喂补硒饲料可防御出现上述改变。在体外肝亚线粒体加硒可防御由脂质过氧化所致的MAO降解。缺Se大鼠不同组织的MAO活性降低差异较大。结果表明硒在防御脂质过氧化及维持MAO结构完整和功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对195例健康成人进行的MEFV曲线测定结果表明:PF、(?)_(75)(?)_(50)及(?)_(25),男性较女性高;年龄越大,呼气后段流速越低。慢阻肺患者之呼气后段流速随病情的严重性而降低。在健康人,(?)_(50)/(?)_(25)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主要表现为(?)_(25)的降低,而109例慢阻肺患者主要表现为(?)_(50)的降低,病情越重,比值越低。MEFV曲线测定方法简便,不需特殊气体,对小气道功能的判定是一个较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Thebody’santi tumorimmunoreactionisma inlythecellularimmunity .Tlymphocytesubsetistightlyrelatedtoit .Recentstudieshavedemonstrat edthatmanykindsofmalignanttumorpatientshavetheabnormalconditionofTlymphocytesubsetandlopsideddevelopment.Wehaveobserved 4 5 pa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D 山梨醇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评价其在测量正常和肝硬化肝脏的肝功能性血流量、肝内分流率方面的合理性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和方法。方法 雄性SD大鼠 60只 ,分为肝硬化组 (4 0只 )和正常对照组 (2 0只 ) ,持续静脉滴注D 山梨醇后 ,在不同时间分别采血和收集尿液 ,采用酶分光光度法测量山梨醇血浓度和尿浓度 ,计算正常大鼠和肝硬化大鼠的山梨醇整体清除率 (CLTOTAL)、山梨醇肾清除率 (CLREN) ,从而得出山梨醇肝清除率(CLH)。然后剖腹测量门静脉压 (PVP) ,同时制作肝脏隔离灌注模型 ,采用含山梨醇 0 3 95mmol·L-1的KH液为灌流液 ,分别测量灌流液和流出液的山梨醇浓度 ,计算出肝摄取率 (E)、肝总血流量 (QTOTAL)和肝内分流率 (RINS)。结果 ①静脉滴注山梨醇 ,1 2 0min后达稳态血药浓度 ,正常组 (0 2 0 9± 0 0 43 )mmol·L-1,肝硬化组 (0 3 3 4± 0 0 7)mmol·L-1。②正常大鼠PVP =(0 94± 0 1 9)kPa;E =(90 .1± 7.2 ) % ;CLH =(3 4.0 6± 5 .1 2 )mL·min-1;QTOTAL =(3 7.8±5 .44)mL·min-1;RINS=(9.9± 1 .4) %。③肝硬化大鼠PVP =(1 5 6± 0 3 7)kPa;E =(63 8±9 8) % ;CLH=(2 1 3 1± 7 0 2 )mL·min-1;QTOTAL =(3 3 41± 9 71 )mL·min-1;RINS=(3 6 2±9 6)  相似文献   

16.
通过建立16例“简易犬自体肝原位移植模型”,用酶组化光镜观察及分离肝细胞酶活性定量测定技术,检测了肝组织细胞在肝动脉系统缺血(HAI)1h及3h的情况下其SDH(琥珀酸脱氢酶)和LDH(乳酶脱氢酶)的活性,并与正常肝细胞及冷缺血15min的肝细胞作了比较。结果显示:当HAI达1h,肝细胞线粒体SDH活性已明显减低,而LDH活性显著增高,与冷缺血15min组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01);当HAI达3h时SDH活性极度减低,而LDH活性极度亢进。提示:HAI可能是移植术后供肝病变致某些早期并发症和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应尽量限制在1h以内。  相似文献   

17.
用GOULD-4600型多导生理记录仪测定了尼群地平(NTP)对20例肝硬化鼠门脉压力的影响及用核多功能仪测定了NTP对63例肝硬化患者肝血流的即刻及慢性作用。结果表明:NTP可使肝硬化鼠门脉压力下降13.0%。NTP即刻及慢性作用均可降低肝硬化病人门脉血流,对全身循环影响小,不影响肝脏的有效灌注及肝、肾功能。提示:NTP可望成为一种预防肝硬化食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21例川崎病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肺静脉血流频谱(PVF,含Vs、VD、S/D、D/S、VTIs、VTID、SFF、DFF、Ts、TD、Ts+D)改变,与21例健康儿童对照。发现:川崎病急性期VD明显低于对照组,致S/D>1。VTID亦明显减低。DFF相应减低,恢复期VD重新增高,S/D<1,VTID亦恢复。时间指标各组间无明显变化。表明川崎病急性期存在可逆性左室舒张功能障碍,PVF可动态反映这一改变。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173例肝血管影像与肝癌的介入治疗资料,结果显示:①肝动脉起源及其分支走行形态与超选择性插管的成功密切相关。②肝动脉解剖变异23例(13.3%),主要为肠系膜上动脉供血型,其次为胃左动脉供血型。③肝癌的动脉血供主要为规则性供血(136/157),变异性供血21例(13.4%)。④肝癌合并脉动静林瘘20例(11.6%)。⑤动脉性门抓造形可了解门脉内有无痛性及门脉血流方向,可为选择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结合本组肝血管影像资料,讨论了肝癌的肝动脉介入治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