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速列车火灾逃生通道狭小的特点,首先利用Pyrosim仿真软件结合真实燃烧试验所得的材料参数,进行了列车的火灾仿真。通过火势扩散程度、温度、热流量和烟层高度变化,确定了火灾状况下列车内乘客的极限逃生时间。然后通过人群疏散演练试验,并用Pathfinder软件对疏散情况仿真建模,确定了人群实际的疏散逃生时间。在列车中部起火后,引导疏散方案与自由疏散方案均能满足仿真所得的极限逃生时间要求,但引导疏散方案的效率更高。通过对整列列车的轨道面疏散仿真发现,若配有逃生梯的车厢起火,应及时将逃生梯转移,以大幅提高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2.
从众心理是火灾等其它灾害发生时人们最容易产生的心理倾向。应用STEPS对北京西客站进行建模。模型假设西客站地下一层换乘大厅中间起火,并将疏散方案分为4个小工况:不考虑北夹层和火车站台,只考虑北夹层,只考虑火车站台,北夹层和火车站台都考虑。根据假设的起火位置在模型中设置从众路线、从众人数的比例及人不同区域的人员分布,将人员从众心理的概念引入计算机疏散仿真当中,得出了从众人数比例与疏散时间的关系图。最后给出了每种工况下从众人数比例对疏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高速列车通过武汉天兴洲长江公铁和桥运行仿真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4.
接发列车是一项综合全面的系统工程,除了有高科技的现代化硬件设备外,更不可忽略人的因素.不去刻苦钻研业务和进行严格的科学训练,就会存在严重的行车隐患,就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此,研究开发一种接发列车网络模拟演练系统方案,来解决既有行车作业人员素质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治标又治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高速试验列车牵引试验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配合Z型动车组的高速试验,进行列车牵引能力校核和试验方案的仿真研究,以帮助确定列车编组和试验方案。研究选用成熟的牵引计算仿真平台,建立描述Z型动车组性能的机车车辆数据库,以及试验区段的线路数据库。进行仿真研究时,考虑了两动九拖、两动五拖、两动四拖、两动三拖、两动两拖5种编组方案。认为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利用现有条件,试验可能实现的最高速度为330km·h-1,具体的编组方案选为二动三拖较为适宜,并应遵循确保安全、秩序渐近的原则逐步提高速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6.
高速列车操纵运行的数值仿真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根据世界各国发展高速列车的经验和中国京浪高速试验列车预研究的进展,应用先进的数值仿真方法,深入详细地开展高速列车操纵运行的研究。以京沪试验列车运行的可行性方案为基础,建立了京沪高速线路库、高速列车机车车辆数据库和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数学模型,研制了高速列车操纵运行的数值仿真程序,对京沪高速试验列车操纵运行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还对京沪高速列车进行了不同牵引重量、不同运行速度和不同停车方式的操纵运行的数值仿真。比较了京沪高速列车不同运行方案的运行时分、制动距离和能量消耗。研制的数值仿真程序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在近年来的各次重大提速和高速试验中得到反复验证。  相似文献   

7.
是继铁道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科研项目(合同96J03 B-2)完成后的后续研究结果。针对高速列车车厢压力控制系统中的主要附件-压力调节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建立了压力调节器的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并用matlab语言对其进行了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采用压力调节器进行高速一厢压力的调节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基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的高速列车制动系统气动仿真平台.该平台具有自定义专用元件库、仿真结果处理及分析、模型优化、元件加密、CAE共仿真、硬件在环仿真等功能,已在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研发设计中应用.压力变换阀和直通式电空制动系统的仿真案例表明,利用气动仿真平台既能缩短制动系统的开发周期,又能提高设计的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20的一节半车编组的高速列车带路基轨道模型进行风洞试验研究,研究路基前端和两侧斜坡的结构与尺寸、车厢间隙和轮轨间隙对高速列车模型风洞试验结果的影响规律,获得满足高速列车模型风洞试验要求的模拟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高速列车模型风洞试验中,当模拟路基时,路基前端伸出车头的长度应不小于3倍的车身宽度,路基前端和两侧的斜坡坡度应不大于35°;当采用多车编组时,1∶20模型的相邻2节车厢间隙应不大于5 mm,车轮下表面与轨道上表面的间隙应不大于4 mm。  相似文献   

10.
准高速列车侧向人员安全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现场实测方法,对钝形准高速列车运行时对线路侧向人员的气动作用进行量测,研究了人体气动荷载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采用类比法,提出了准高速列车的轨侧人员和站台人员的安全距离。  相似文献   

11.
武汉站高速列车过站列车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商业软件fluent对武汉站高速列车过站的列车风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列车风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头部和尾部,头部的列车风侧向影响范围比尾部大,列车风侧向影响范围最大处出现在头部顶端.头部列车风侧向影响范围随列车速度增大而增大.与明线实车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列车风的侧向分布数值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调研分析了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地铁隧道列车火灾疏散模式的相关规范、标准和工程案例,研究了定点疏散与随机疏散模式的差异,系统梳理并对比分析了铁路和地铁隧道列车火灾疏散模式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列车火灾疏散模式对设计的需求不同,应根据相关规范和工程特征尽早、慎重确定疏散模式,以便开展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14.
接发列车作业与调度指挥模拟演练系统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铁路车站接发列车作业与列车运行调度指挥模拟演练系统功能设计的基础上,提出系统软件和硬件构成的实施方案.计算机技术和部分现场设备模拟铁路行车作业过程,为铁路运输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提供接发列车、调度指挥模拟教学和仿真演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5.
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高速列车通信网络仿真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高速列车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传统的现场总线存在带宽低的缺点,不能满足大量数据的传输任务,而工业以太网具备带宽高、成本低等方面的优势.利用仿真软件OPNET,搭建了基于工业以太网的高速列车通信网络仿真模型.针对实际高速列车网络通信数据特性进行分类,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建模.通过仿真,对基于宽带100 M和1 000 M的工业以太网列车通信网络的延时特性和利用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宽带1 000 M工业以太网能够满足列车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利用高速铁路列车运行仿真实验系统,在已定的列车运行调整原则和模式的基础上,对高中速列车共线混行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给出一系列仿真结果数据和结论,为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模式的确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不同的湍流模型对数值模拟结果精度和数值准确度的影响,采用了PRO-E和ICEMCFD进行模型的建立和网格的生成,使用FLUENT软件对高速列车外流场进行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湍流模型选用双方程k-ε模型和标准k-ω模型,通过对流场的受力和速度分布图的分析对比,可以看出RNGk-ε得出的数值结果与真实情况最接近,更加符合列车外流场气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ANFIS的高速列车制动控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王卓  王艳辉  贾利民  李平 《铁道学报》2005,27(3):113-117
将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应用到高速列车制动控制当中,实现了高速列车制动过程的智能控制,具有控制安全性好,停车误差小,同时在模拟人操作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在MATLAB环境中进行了仿真研究,将ANFIS与SIMULINK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简化了仿真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列车通过隧道的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有限体积法求解三维可压缩Navier Stokes方程,对高速列车突入隧道所引起的瞬变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低存储、低耗散和低弥散的龙格 库塔法(简称LDDRK法)对方程进行高精度的显式双时间步长离散,使用条件化预处理和人工压缩相结合的方法消除了低马赫数时在方程中所产生的"刚性",并改善了方程的收敛速度。采用分区重叠网格和滑移界面对流场进行离散,同时使用"挖洞技术"和三线性插值以进行各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较好地解决了运动物体问题(单或多个运动物体均可)和各区域之间的藕合问题。  相似文献   

20.
高速列车合金锻钢制动盘温度场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紧急制动时的制动盘温度状况与其使用寿命密切相关,而如何准确预测制动盘摩擦表面的温度及温度场分布成为研究摩擦制动盘表面磨损、金相转变及热裂纹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把热辐射系数折算成对流换热系数的方法,建立了锻钢制动盘三维循环对称有限元模型、热输入数学模型及对流散热数学模型。用平均轴制动功率法,对高速列车“中华之星”在270 km/h紧急制动时制动盘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高速列车实施紧急制动时,制动盘摩擦升温最高可达935℃,且高温区域集中在制动盘摩擦表面的中部区域。在1∶1制动动力台进行紧急制动试验,试验结果与仿真数据比较接近,从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为制动盘应力场分析及其结构参数优化提供了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