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模拟季冻区公路混凝土桥梁台身开裂加固行为,采用6种不同修补方法对混凝土试件表面裂缝进行修补处理,对比分析6种不同修补方法对试件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和劈拉抗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环氧树脂修补法和碳纤维布修补法试件的质量损失率相对较低,具有相对较好的抵抗季冻环境能力;随着冻融循环次数从0增加至150,6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都呈现逐渐减小特征,且未经过修复的对照组试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值一直处于最低(相同冻融循环次数),而环氧树脂修补试件和碳纤维布修补试件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值较高。环氧树脂修补法和碳纤维布修补法都有助于提升季冻区公路混凝土桥梁台身的抗冻融破坏能力。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沥青路面裂缝的修补技术要求,并通过沥青混凝土试件之间灌填修补材料的方式,对道路密封胶、SBS改性沥青和SBR改性沥青三种材料在不同缝宽、不同温度下的黏结抗拉、剪切强度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室内试验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3.
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材料填封后,在交通荷载及外界环境的综合影响下,受力形式比较复杂。研究试验模拟了裂缝修补材料受力的最主要两种形式,拉伸与剪切两种受力情况,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对相关养护部门调查的基础上,试验选择了两种较典型的裂缝宽度和3种填缝材料,主要研究低温条件下几种不同修补材料的修补效果,力求寻找一种有效提高季冻区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修补耐久性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总结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防治处理措施,文章结合高寒地区昌都公路项目的施工经验,对高寒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混凝土路面裂缝的局部裂缝修补、表面龟裂的修补、贯穿性裂缝修补及严重的错台裂缝处理四方面的裂缝治理措施,并提出了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汪振祺  赵弘亮 《公路》1989,(11):38-42
一、前言现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凝土的设计强度是以抗折强度为标准。但是,制备的抗折强度标准试件的重量比抗压强度试件重要的多,试验时花费的劳力也多。于是有关研究单位,曾在试验室内制备了大量的混凝土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及抗劈裂强度试件,以探索其间的强度关系,力求简化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本研究是结合混凝土路面施工,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在工地间隔进行大量制备混凝土抗折及抗压试件,以及混凝土路面完成后,在某些路段用混凝土取芯机取芯试件进行试验,以探索其间的关系,实际数据关系式对现行国(部)颁的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施工规范的不断充实和完善,有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考虑影响裂缝间距的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用正交设计法制作了37片混凝土梁试件,结合试验数据,详细阐述了试验室条件下钢筋混凝土矩形梁依锈蚀率变化的破坏过程、归纳了试验现象,探讨了锈蚀钢筋梁对裂缝间距分布的影响机理,以及试件在静载试验中的裂缝间距分布随锈蚀率变化的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了现行裂缝间距公式中各主要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建立钢筋锈蚀率与平均裂缝间距的GM(1,2)灰色模型.研究表明,随着锈蚀率的增大,裂缝间距总体趋势也变大;锈蚀引起的粘结性能退化改变了受弯构件破坏机理;钢筋锈蚀是比混凝土抗拉强度对裂缝间距分布影响更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钢纤维混凝土由于能有效地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在道路工程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文中对钢纤维混凝土在不同纤维含量、不同试件宽度以及不同初始裂缝深度下的断裂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钢纤维混凝土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c和临界J-积分JIc与试件宽度无关,但随着初始裂缝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是用途最广的结构工程材料,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特种混凝土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文章主要研究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做胶结材料时,外加剂的种类和用量对树脂胶砂试件的抗折抗压强度影响;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参考胶砂试验数据,预制树脂混凝土试件,研究其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9.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裂缝问题比较常见,所以对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进行修补的施工工艺进行探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从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原因和形式、修补的现状、裂缝修补的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供相关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黄小洛 《公路》1989,(4):16-22
十、用化学补强方法加固桥梁用高分子化学材料(环氧树脂类、甲凝材料等)灌浆修补裂缝,或以环氧树脂粘贴补强层(玻璃布、钢板、钢筋)加固桥梁承重构件是一种国内外常用且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法。兹分述如下: (一)用高分子化学材料修补裂缝与水泥灌浆相比,由于环氧树脂浆液硬化后的强度较高,通过压力进入裂缝周围受损或疏松的混凝土内,使其恢复整体性,达到恢复  相似文献   

11.
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进行沥青混凝土加铺是目前旧路改造的一种常用方法。为延缓或减少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反射裂缝,通常在旧路面上铺设夹层材料(防水卷材或土工织物等):本文利用路面分析仪APA对采用不同夹层材料的试件进行模拟疲劳试验,分析了沥青加铺层反射裂缝产生的机理及比较铺设不同夹层材料抗荷栽型反射裂缝出现的效果。对于指导路面加铺设计,正确选择夹层材料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现有梁板结构裂缝宽度量测技术的缺陷;基于碳纤维智能层的力电传感特性,对带有预制裂缝的玻璃钢板试件进行循环等幅加载检测试验,研究碳纤维智能层对试件表面裂缝宽度变化的感知能力。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加-卸载周期内,树脂基碳纤维智能层传感器的电阻随钢板裂缝宽度基本呈线性变化;在循环加-卸载周期内,树脂基碳纤维智能层传感器的电阻随钢板裂缝宽度基本呈现周期性变化;构件挠度在一定范围内,传感器电阻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3.
陆庆  张瑜 《中外公路》1998,18(6):51-54
反射裂缝是有接缝普通水泥混凝土(JPCC)路面上加铺沥青层中常见的最严重破坏类型之一.文中综述了目前用于修补普通水泥混凝土(PCC)路面上沥青加铺层中反射裂缝的不同技术,同时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修补方法.该方法主要以对接裂缝合适清洗并用聚合物材料填补为基础,填补之后再用各种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  相似文献   

14.
鉴于混凝土构件普遍都有的裂缝问题,通过实验室试件对超声波法检测裂缝深度进行研究。根据被测裂缝所处位置的具体情况,采用单面平测法或双面斜测法检测裂缝深度。用检测深度与实际深度作比较,得出最佳检测方法。单面平测法和双面斜测法都是有效可行的,测试结果与实际裂缝深度接近,且相对误差都满足工程检测要求。本次试验只是针对特定裂缝的研究,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结合裂缝本身及检测环境的条件,制定合理的检测方案,尽可能的使检测结果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得出更加精确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的渗水裂缝在工程中近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通病,当渗水裂缝可采用迎水面处理方式、且不需对结构进行加固时,其处理方法简单,且效果很好。在海安项目施工中,U型槽墙身出现裂缝,采用一些常规的方式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采用高压注浆法从背水面修补混凝土渗水裂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文章主要介绍这种方法的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陈军  任伟  杨俊  邹杨  周建庭  张洪 《公路》2022,(4):207-214
为探究钢-混凝土结合段钢梁端面局部承压效应,在总结境内外相关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结合段钢梁端面承压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试验试件在最终破坏形态上表现为结合段混凝土与钢结构脱离,正面钢板端部下方破坏时混凝土大块剥落且裂缝呈“八”字型分布,侧面钢板靠近钢板端面呈斜裂缝且裂缝沿着底面发展,符合局部承压破坏特征;根据试验所得荷载~滑移曲线可将加载过程分为线弹性阶段、裂缝发展阶段、屈服阶段,从开始加载到试件破坏,试件裂缝发展的同时伴随着钢梁与混凝土脱离,滑移量的增加,试件刚度的降低;试件极限滑移超过10 mm,呈现延性破坏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钢梁段整体沿加载方向均为压应力,但内部钢梁端面接触区域的混凝土处于更加理想的三向约束状态,其极限压应力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均远大于混凝土表面钢梁端面压应力;换算至钢梁端面极限平均压应力可以达52.9 MPa,传力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裂缝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常用的裂缝修补方法,并根据修补材料和工艺对修补机械的选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8.
以高寒干旱的北方某高速公路混凝土桥涵裂缝修补工程为依托,探讨了桥涵的裂缝修补及裂缝化学灌浆修补的关键技术。通过聚氨酯预聚体和环氧丙烯酸酯反应,制备了一种性能良好且可在低温(-15℃)下固化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灌浆材料,用于高寒环境下混凝土裂缝修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陆庆 《国外公路》1998,18(6):51-54
反射裂缝是有接缝普遍水泥混凝土(JPCC)路面上加铺沥青层中常见的最严重破坏类型之一,文中综述了目前用于修补普通水泥混凝土(PCC)路面上沥青加铺层中反射裂缝的不同技术,同时提出了一种经济有效的修补方法。该方法主要以对接裂缝合适清洗并用聚合物材料填补为基础,填补之后再用各种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钢筋的存在对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早期开裂的影响,缓解连续配筋混凝土早期开裂的问题,为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设计提供依据,基于对轴向直接拉伸试验和间接拉伸试验试验难度和效果的区别,以及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在温缩和干缩作用下受力状态的符合程度,通过轴向直接拉伸模拟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早期开裂的过程,采用控制变量的试验方法对不同配筋率、不同配筋形式及不同龄期的钢筋混凝土试件在轴向拉力作用下的开裂性能进行试验分析。为探索钢筋和混凝土的应变以及裂缝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基于传统直接拉伸试验,通过优化拉伸试件的形状与尺寸来提高轴向受力的符合程度,使用球铰支座固定试件避免试件偏心受压,利用高精度摄像与图片处理技术提高裂缝的发展过程中观测数据可靠度,采用位移控制模式对试件进行轴向拉伸并记录首次开裂以及裂缝发展过程中钢筋和混凝土应变数据。通过钢筋混凝土开裂过程的动态观测和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在轴向受拉状态下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得出了首次开裂后不同配筋率的连续配筋混凝土的受力特点和引起配筋混凝土早期开裂的极限拉应力、应变的时变规律,并给出了相同配筋率下合理的配筋位置、配筋数量和钢筋的截面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